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D -> VCD -> DVD -> BD 光盘进化史

aaaa1018 回答数11 浏览数1533
零、写在前的录像机时代

<hr/>当时在中国比较广为人知的是VHS 录像机,出自日本 JVC 公司,说广为人知,但也不是大多数人能买得起的,毕竟农村地区,90年代500元就能盖一间房,而两台录像机的价格能盖一座楼!所以当时更流行的是公用的录像厅,由于年代太久,那会我也才刚出生,就一笔带过吧~
PS:贞子好歹也是从录像带播放的电视机里爬出来的。
一、光盘时代

<hr/>1、CD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hr/>



首先光盘这种存储介质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被挖掘出价值并商用的却是荷兰的飞利浦和日本的Sony公司。
当时的 CD 类型大致分为三类:


当时的主要用途有两个:
1.存放资料
2.存放音频(索尼做出了第一款商用音频CD播放器)
然后就逐渐进步,容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丰富 (比如可以播放视频),发展如下表:


注:蓝光向下兼容 DVD,DVD 也向下兼容 VCD,以此类推。
2、VCD —— DVD 诞生之前的国产奇迹

<hr/>



1992年4月,还在安徽电视机台上班的姜万勐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机技术展览会。在这次展览会上,姜万勐被美国 C-CUBE 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技术——MPEG-1 解压缩技术牢牢拴住了目光。用这个解压缩技术可以在容量有限的 CD 中存入占用空间更大的视频文件,就等于可以播放视频,于是“万燕”牌 VCD机 诞生了。
但可惜没有创业经验的姜万勐当初并没有想到申请专利,很快不光国内的效仿者纷纷竞争,日本等国外的大厂商也开始跟进,于是 “万燕” 很快便荣光不在。
最终 VCD 的国际标准反而是由索尼、飞利浦、松下和JVC于1993年创建。



而在这次 VCD 普及的浪潮中,亚洲(日本和韩国除外)是非常受欢迎的,第一台原因是来自中国的姜万勐灵机一动率先发明了 VCD 机,第二个原因是前面提到的 VHS录像机 因为价格的原因暂时没有普及开,这就造成了每家每户的空档,恰好 VCD 机的价格已经开始逐渐亲民,需求和供应正好合上了拍。
而当时欧美人 VHS 普及的更好,且 VHS 的画质跟 VCD 差不多,所以换 VCD 的动机并不强,大家都在等待即将到来的对 CD 的大升级 —— DVD。
注:VCD 就是 Video CD,本质上或是 CD。
3、DVD

<hr/>



DVD 从草案到拍板由多个国家的多个公司一起参与,但它们为了利益争执不下,拖了很久,最终或是由荷兰的飞利浦和日本的 Sony 敲定了最终的结果


DVD 跟 VCD 的主要不同:
1.画质明显清晰多了
2.多了菜单功能
3.取代了之前的内嵌字幕,可以自行选择
4.VCD 一般是双声道(比如左声道是英文配音,右声道是国语配音),而 DVD 最高支持六声道。
5.引入了区域代码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大致的原理就是全世界分为 1-6 的 6 种区域代码,每个出厂的 VCD 和 VCD 播放设备都含有区域代码,只有两两匹配区域代码一样才能正确读写盘。
这样可以防止美国的盗版影片光盘万一走私后,能在亚洲的设备上播放。



4、BD —— 索尼的 Blue-ray vs 东芝的 HDDVD

<hr/>



BD诞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取代DVD格式,提供更超清的服务(720p和1080p),毕竟目前的影片容量越来越大,画面越来越精致。
而日本的两大公司索尼和东芝却杠上了。因为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但是这两家指定的下一代光盘的标准却不一样。
起初东芝的拥护者也不少,但在 2008 年,原来支持 HD DVD 的华纳公司宣布脱离 HD DVD,以及美国数家连锁卖场决定支持蓝光产品,这给东芝公司致命一击,随后,在 2 月 19 日正式宣布终止 HD DVD 事业。 HD DVD 随着东芝宣布推出竞争后一蹶不振,虽然有中国的不少企业继续支持,但是显然掀不起什么风浪,所以最终的胜利者是索尼的蓝光。
目前世界上主要影片投资方都支持蓝光格式,也使得蓝光光盘逐渐有了保障。
蓝光虽然胜利了,有些地方却仍处境尴尬,比方说苹果的 mac 依旧不支持蓝光。
注:蓝光为啥叫蓝光:激光发光管所发射的激光波长不同,是蓝色极光。
5、中国的其它尝试(虽然都失败了 ಥ_ಥ)

<hr/>SVCD —— 超级VCD
HVD 与 NVD —— 非主流碟机产品
6、目前的光盘你还好吗?

<hr/>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丰富的视频资源,让 DVD 机迅速成为了历史。虽然市面上还有卖 DVD 的厂商,不过都是主打孩童教育的 DVD 机。
另外,SONY 的 PS 系列和微软的 Xbox 游戏机同样也配备了蓝光光驱。使得之前的超清播放器因为鸡肋而慢慢淡出市场。
<hr/>[拓展]
视频分辨率

<hr/>以前主流是 4:3,目前是 16:9


上面全是基于16:9
注:我的三星s9+就是2k屏了



<hr/>参考资料

[从老式录像带到超清家庭播放机发展史] http://hd.zol.com.cn/243/2431750_all.html
[维基百科]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hug | 来自北京
你好,本人是专业视频设备技术工程师。首先光盘和录像机是旋转视频编码器,也就是视频光头。跟鼠标滚轮在屏幕显示一样道理。VCD,DVD,mepg是我们美国华人创建的Cuba芯片公司发明的,这几个人现在在美国lsi公司,也就是说,lsi是世界专业视频芯片老大,任何公司的视频设备芯片都是它们的水平一样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454791 | 来自北京
国产的还差CVD和EVD,CVD画质介于VCD和DVD之间,EVD画质介于DVD和蓝光之间。两者都没有普及开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xyiming | 来自北京
CVD就是SVCD的另外一个别称[中国视频光盘],技术是一样的。都是用CD作为保存介质,容量有限,一部电影需要分成多张光盘保存。EVD当时号称要抢在BD和HD DVD之前占领市场,可惜,根本没有内容商愿意支持,其实缺点也是很明显,以DVD作为保存介质,只是编码改变,和SVCD想法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NBmgZVN | 来自辽宁
记得当年还有二合一光盘,通过改变cd光盘密度,一张盘装两张盘的内容,还能保证VCD碟机能正常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团仔 | 未知
还有LD。但国内主要用于(199x年代)的KTV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用普及率是真不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针对性e | 来自江苏
世界第一胎vcd的款式和我家那个好像[捂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uzi | 来自北京
好像有印象了,光盘换个方向放又可以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zc0571 | 未知
日本DVD還是主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qonly3002 | 来自广东
国内生产的DVD那个视频播放器的读盘激光头是日本的还是中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