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苹果、三星、小米三家公司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

0519 回答数0 浏览数572

这是“科技“时光机第 39 篇文章。读一读过去,比一比目前。
由于数据和写作背景与当前有所差异,如有错误和不符合,欢迎指出,和谐讨论。
<hr/>这个问题非常大,可能只有各个公司VP级别的以上的人才可能完全讲清楚。这里单单只是作为一台数码爱好者,聊一聊观察的现象和体会。如果说我们抛开企业端的业务不看的话,只谈个人端的业务,那么无非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硬件、软件、生态。
硬件,从差异到趋同

实际上手机市场发展到今天,作为消费者来说蛮无聊的,尤其是安卓阵营的产品,每一年从年初到年尾,硬件方面什么火,各个厂商就做什么。2020年手机市场会是指什么呢?其实无非就是骁龙865芯片,5G基带,高刷新率屏幕,高像素镜头,钻孔屏,65W超级快充,5000毫安电池这些东西。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购买什么样子的手机,关键在于价格和外观,而并不在于太多考虑性能方面的事情。只要你目前购买的是各个牌子的主打机型,包括子牌子,性能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尤其是2019价格战重新打响之后,5G手机已经被拉到了1999元的价位,而2019初谈论的5G的时候,还在说5G手机的价格会在4000+的价位以上。


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只能从苹果、三星、小米三个厂商各自的特点来谈吧:
苹果,卓越的工艺代表。实际上iPhone目前在性能方面来看,除了A系列芯片在CPU和GPU方面还有优势之外,NPU和基带,包括拍照,已经算不上最顶级的水准了。但是苹果在硬件方面有一项是其他厂商无法撼动的:工业设计。很多消费者单纯将工业设计理解为外观是不对的,工业设计还要包含材料和结构。iPhone 11背后的那块玻璃,物料成本高达50美元,还不算苹果为此采购几千台加工设备的费用。内部的结构设计上面,iPhone逐年缩小L型主板变成方形双层主板,电池则变成了L型电池增大容量保证续航,同时装下了更大的线性马达和外放扬声器。
三星,供应链全产业链掌控者。虽然说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倒了1%,但是依旧不影响其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手机牌子。实际上每年全球出货量最多的机型,三星肯定会上榜,而且上榜的机型并不是我们熟知的S系列和Note系列,而是A系列和J系列,这两个系列都是非常有性价比的中低端手机。论做性价比的机器,所有的牌子厂商在三星面前都是弟弟。三星本身行业全产业链的覆盖,包括屏幕、处理器、内存、闪存、传感器、基带、铰链、电池等等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这样的恐怖之处就是三星一边可以向行业不断输送各种零部件成为供应商,一边又可以做出高性价比的机器抢市场。实际上S系列和Note系列,更多的是秀肌肉而已。
小米,永远的硬件搅局者。实际上小米过去通过高性价比的方式,以1999元的价格,不仅仅吸引到了一波线上的用户快速圈粉打响牌子。更重要的一点是,小米避开了十年前在3000元以上价位三星、HTC等企业的厮杀。实际上即便是目前,小米依旧是性价比机器的代表,因为目前的硬件足够成熟。2020年的小米10系列,顶级的屏幕,顶级的处理器,顶级的内存,顶级的拍照模组,价格依旧要比三星和苹果的旗舰便宜不少。只要有小米存在,那么三星、苹果、华为这些企业就不可能完全把价格拉到5000的档位上去;只要有三星、苹果、华为不断推出高价机器,小米就一定有机会继续存活下去。


软件,开放与封闭

如果说硬件上面,几个牌子的机器实际体验并不会有明显差别的话,那么在系统和软件方面,是真正决定了产品之间差异化的东西。实际上对比起欧美的用户,在软件和系统来讲,中国的用户整体的体验要丰富很多。从早期的HTC Sence、魅族 Flyer、小米 MIUI,到目前华为 EMUI、 OPPO Color OS、一加 氢OS、锤子 Smartisan OS,再加上苹果自个的IOS,还有三星全新升级的 One UI,国内的消费者有超过十几款不同的定制化系统可以使用。再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应用软件和第三方软件。我们这里就或是以IOS系统和安卓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系统平台来讲一讲。


Android,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很多时候提起安卓系统,大家无非就是想到什么开源、开放、免费等等这样的关键词。其实就像是小米当年主打1999元超性价比的价格一样,谷歌选择将安卓开源,不仅仅是底层的Linux内核本身就是开源的,更大意义上是谷歌的一种战略思考,类似于上世纪微软开源Windows系统打击苹果一样。
事实证明,在早期基于开源,给到了安卓系统更广阔的市场份额。但是从目前来看,开源的安卓也出现了很多混乱的问题。比如说在中国缺失谷歌应用商店,市场缺乏监管,导致第三方软件横行霸道,流氓软件数不胜数。实际上一直到安卓4.0以前,谷歌从来没有重视过第三方App关于硬件的调用权限管理;一直到安卓7.0,谷歌才开始真正重视用户个人的隐私保护。
今天的安卓,山头耸立,但是没有一家拥有自个的核心资源。这一点是小米未来发展最大的瓶颈,MIUI好用,功能很多,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但是小米本身握在手中的开发者资源、应用资源、内容资源,相比起华为还有一定差距。这样一来对于小米未来在系统和软件方面的竞争力就会缺失,系统和软件都不在自个手中,更三星一样只是做硬件的一家企业而已。如果MIUI修改了一套UI算是有竞争力的话......实际上所有安卓阵营的厂商,除了华为在努力从系统架构底层做出改变,与开发者建立关系之外,其它厂商都是跟在谷歌后面。


IOS,毫无疑问是iPhone之所以可以成为全球旗舰手机标杆产品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用户体验。IOS在早期,凭借其出色的交互功能,超越了塞班系统5年左右的技术领先身位。其核心在于苹果自个出色的软件设计能力和洞察能力。
其实最初,乔布斯的设想跟30年前做Macintosh时没区别,在乔布斯眼中,IOS应该是封闭的系统,不仅仅是只能够运行在苹果的硬件上,还要严格控制软件的开发,甚至准备未来所有的应用全部自个开发的计划......最后被一众苹果高管说服,做了App Store,如今看来,这是苹果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决定。
IOS之所以是IOS,不仅仅是系统本身的稳定性,易操作性。更加重要的,就是App Store中超过500W个应用,全球超过2000万名开发者,来自于77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开发者在苹果的统一管理下,按照苹果提供的设计标准制作应用,接受苹果严格的审查。这样一来IOS的应用质量,要比安卓高出很多很多。虽然有部分应用是收费的,让开发者赚到钱,总比动不动插广告要合理很多。
同时苹果对于系统的支持,也要比安卓更好。IOS的版本支持普遍在5年左右,比如说目前最新的IOS 13版本,从最新的iPhone 11,一直支持到了2015年发布的iPhone 6s上,也就是说你只要购买了iPhone,从系统来看,至少有5年的时间,你都可以体验到最新的系统版本。而安卓的支持,只有2年左右。
生态,方向各不相同

生态这个东西,分为了很多层次。从这个环节来说,苹果和小米各有自个的优势,而三星在生态方面其实很薄弱,或者说三星主要发力并不在个人产品的应用上。


苹果的生态,来自于软件和硬件的统一。实际上苹果的打造生态的思路,就是覆盖屏幕场景,然后使用云服务链接到一起,这个计划从2011年WWDC,乔布斯最后一次发布会推出iCloud服务的时候就已经初具模型了。
苹果的硬件产品,Apple Watch、iPhone、iPad、Mac、Apple TV,屏幕的覆盖尺寸从2寸一直到几十寸的电视机屏幕,这样就覆盖了几乎所有消费者可以使用到的屏幕设备。而这些设备,又通过Apple ID链接到iCloud上进行数据和推送的同步。这样一来,当你用有超过3台苹果设备的时候,就会发现及其的好用。
如果你拥有一台Mac电脑,一部iPhone,一支Apple Watch,信息之间可以相互同步,各种推送也可以相互操作。你可以在手表上回微信,在电脑上接电话,在手机上查看电脑打开的网页。这样的协同体验,目前只有苹果是最流畅,最便捷的。


小米的生态核心,在于米家产品生态。小米依靠手机为支撑点,打造的米家生态产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生态。这是小米在整个发展中最重要的成就。
过去我们讨论过几个国产牌子如果做机失败会有这样的结局。分析到小米的时候,基本上都清楚如果小米手机做不下去,那么还有米家智能硬件产业链可以继续做,小米可以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牌子。
小米做智能生态并没有专注于某几个品类,而是多点开花的形式展现。按照米家负责人刘德的话说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认为啥有可能就做什么。毕竟在5G技术并未完全成熟的过去和目前,米家生态已经累积了超过100款智能硬件产品。而伴随着5G的商用和成熟,这些设备只要在下一代入网,接入手机端的米家App,就可以实现我们所说的智能家居使用场景。
<hr/>因此,苹果的未来是围绕屏幕设备继续打造系统和应用的生态;三星则是牢牢把握住供应量的全产业能力;小米则是继续发力智能硬件产业。三个企业未来的方向,其实并不相同。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