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升级就一定好吗?极米H3与极米H3S家用投影仪对比

iylucas 回答数20 浏览数9724
开篇留一道思考题,封面图中家用投影仪的外观有什么不同点?


左边是极米H3,右边是极米H3S。
可以很容易发现左边高点,其实就是个脚垫。极米H3有个可调节的脚垫,但是实际使用中几乎用不到它,所以极米H3S给砍掉了,我认为也不是指什么问题。
“全自动梯形校正“相关辅助功能的升级

正面最大的差异点,其实在辅助镜头的位置。



极米H3的辅助镜头



极米H3S的辅助镜头

后者多了一台辅助镜头,用于实现宣传中提到的家用投影时的智能避障,对齐幕布等功能。
至于这个功能,有用肯定是有的,初次梯形校正,对齐幕布的时候会爽那么一下。
但是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一般用户是不可能高频使用这个功能的,可能一年就用那么一两次。如果你需要频繁搬动家用投影,移动使用的,那么这个升级点就对你非常有用。
对于普通用户,这可能就是个爽点,对于需要频繁移动家用投影仪的使用者,这就是个超级痛点。
极米H3于极米H3S的对比表格——包含大量实测数据



对你来说,这可能就只是一张表,但是对我而言,这是我两天的光阴。
低延迟模式利好游戏玩家

提升最大的点是系统使用体验,整个快速开机时间变短了,操作反馈更快了,得益于更大的内存和更快的处理器,以及新的INUI系统。
不过试了下这个INUI系统,应用市场应用少的问题依然存在,诸如网易云音乐,斗鱼直播,以及一些文件管理工具,快传工具仍然需要从电脑上拷贝到U盘上,再用U盘安装到家用投影仪上。
部分原因也和极米的合作有关系,比如内置了虎牙,QQ音乐,可能就势必会有一定条件不让安装直接竞争对手的app。但是对于用户来说,选择受限,体验不太好,这点是我在入手H3的时候就一直吐槽的。
最大的一台利好是,支持了低延迟模式,(在不开启梯形校正的情况下)最低可以跑进20毫秒大关,实测数据19.5毫秒,属于目前低延迟家用投影仪的第一梯队。
这个低延迟模式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影响操作体验。原先默认模式下的100多毫秒,根本就没法玩游戏,刚刚看见怪,可能自个就已经被砍了一下了。操作类的小游戏,刚刚到悬崖边想刹车,就掉下去了。
亮度提升但色准色域覆盖劣化

我反复测试了多个模式,多种预设下的极米H3S的色域覆盖数据,其中最好的数据也就是86.20%的sRGB色域覆盖,更多非默认配置的选项下,基本都在80%出头的水平。
我一度怀疑是测试设备出了问题,又回测了一遍极米H3的数据,发现或是那么好。
可见,这次在更换了更大功率的LED光源之后,确实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色准和色域覆盖。
我在另外一台牌子的旗舰机型测试中也发现了类似问题——亮度提升但是色域覆盖和色准数据都变差了。
下图是极米H3的色域覆盖情况,虚线是sRGB色彩空间。


大家熟知的色域马蹄图是这个样子的


可以看到极米H3的色域覆盖情况,基本都很好地覆盖到位了。
再来看看新发布的极米H3S的色域覆盖情况:


绿色,黄色部分的色彩空间缺失了很大的一块。


即使是看马蹄图,也很容易可以看出差别。
我手中没有更多的H3S,所以不能排除这是否是个体原因。结合另一款高亮度LED机型的色域覆盖数据,我倾向于认为这不是个体原因,就是这个大功率LED光机部分牺牲了色准和色域覆盖。

虽然目前营销环境就是铺天盖地堆亮度数据,宣传的亮度数据更是吹得天花乱坠,不多标个50%的亮度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但其实家用投影仪所需要的亮度是用来满足更多衍生场景的使用的,真正最主要的夜晚观影需求,并不需要动辄2000流明那么高的亮度。
就连极米自个都在功能中增加了一台自动适应环境光的功能,在暗光场景主动降低亮度。

而目前,家用投影仪的色准,色域覆盖又基本没什么人关注。电视机,显示器的色域覆盖基本都已经成为厂家必须的标称参数了,就算不标,厂家藏着掖着,也会有大量的评测媒体做相关的测试。
家用投影仪这块,我目前没有在资深找到任何人测了相关的色域覆盖、色准数据发布出来的,据我所知,我自个应该是第一台这样子做的。(如果有更早,欢迎评论区告诉我)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家用投影仪色准,色域覆盖范围等色彩参数的测试中来。

一方面也确实,家用投影仪的色准,色域覆盖数据受材质表面,以及环境温度,环境光照,工作时间等多个变量影响,比较难以控制这全部的变量进行测试。
但是我认为,在尽可能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选取典型的生活化场景,能够一定程度反应消费者看到的画面的色彩情况,这就够了。
我们并不需要自个造一台实验室才能去测这些数据,我可以发布一台自个遵从的相对规范的测试流程,持续去测一测这个数据,也可以给大家一台参考。

色准,色域覆盖劣化可能的影响因素

LED光源会随温度的上升,发光效率逐渐下降,且不同色光,产生光衰的衰变速率还各不相同。



华中科技大学 赵爽 基于LED的微型家用投影仪光学引擎关键技术的研究

这次H3S升级了家用投影仪亮度,势必增大了LED部分的功率,处理器系统的功率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总计功率提升的这40瓦,我推测大部分都加在了LED光机上。
更大的功率带来了更大的发热量,实测也是如此,同样持续工作半小时,极米H3S的散热区域温度要高2度,实际内部温差可能会更大一些。
是否因为整体功率升高,导致光机整体温度升高,最终各个LED发光单位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光衰,最终影响了色准和色域覆盖?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我目前能回答的了。
实际两三度的温度差异,也不应该带来那么大的色域覆盖问题,我又测试了不经过预热,在刚开机状态下的色域覆盖,发现数据仍然非常差。




这次开机不带预热的测试,sRGB色域覆盖仍然只有86.0%


这个时候没有持续工作,温度还没有上升到顶峰,理论上LED发光器的性能是最好的,色域覆盖却依然如此。
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出厂光机的色域覆盖问题。
极米H3S的宣传中提到,采用了自研光机,而极米H3大部分的光机或是来自外部采购。这次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自研光机的色彩水平或是距离一线光机厂的水平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的。
至于宣传中反复渲染的强大的色彩管理引擎,我倒是没觉得有多么出色,反倒是多了不少令人疑惑的模式。我分组测试了多个模式下的色域覆盖,色准表现,发现都不是很理想,测得的sRGB色域覆盖数据都在80%出头浮动。
极米的自研光机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谁更值得买?

测之前,一众营销自媒体账号都是无脑推荐新产品极米H3S。
但是测完之后,我要打个问号了。
如果你是游戏玩家,两个之间肯定无脑选极米H3S,因为新增的低延迟模式。
如果你会频繁搬动家用投影,多个地方投,或者就是办公场景,那么新增的自动对齐幕布,避开障碍的功能,包括提升的约200流明的亮度,应该也能帮到你。
但如果前两者都不是,就夜晚的家庭观影这个需求来说,我会更推荐极米H3,毕竟色域覆盖更好,色准更好,整体的画面色彩相对极米H3S会略胜一筹。
你可能未必去京东买,因为H3S的上市,导致闲鱼出现了不少低价的二手极米H3,对于胆大心细的来说,倒有可能捡个漏。不过捡漏风险也比较大,能不能真的捡到便宜,这就各凭本事了。

如果有任何想了解的家用投影仪实测数据/相关技术科普,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如果有任何家用投影仪相关的问题,也欢迎咨询。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cpiao | 来自北京
准确的说,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唯一理性的回答。投影市场,毕竟还是关注度小,意见领袖和利益相关肆无忌惮瞎说。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u13520 | 来自河南
支持一下,在软文满天飞评测两眼就不想看的环境下,第一次见到如此客观中立专业的评测,真心希望本系列可以突破资本博弈的屏障真正闯入广大消费者的主流视野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IWEISI3 | 来自北京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jb1983 | 来自重庆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Isi_AnGeLiNa | 来自北京
没用过h3 买了h3s,想问,实际对比色彩差距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饿日他 | 来自河南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单独看不做对比你也是看不出来好坏的,买都买了就放宽心别给自己添堵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kc123 | 来自广东
这个专栏真棒,硬核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304 | 来自北京
好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ac | 未知
尤其恶心的是,这么贵了,还是树脂镜头,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问题更多>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