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小米MIX Fold手机?有哪些 ...

jiliang 回答数0 浏览数4007
这次不做发布会的复读机了,主要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关于产品的特点话可以直接去总结看看。
我认为这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不是MIX本身,而是MIX上首发的大屏设备专用MIUI,专用的影像芯片澎湃C1以及仿生的液态镜头。
这三个代表的小米对未来的探索与布局。
首先是这个MIUI



这是为大屏安卓设备专门定制的PC模式,在大屏安卓设备上实现PC的模式,以打通随时随地办公的需求。


分屏发送消息,在发送图片时可以不漏过任何一台红包(误)


直接拖拽图片发送微信
大屏幕,专用的MIUI,让这个Fold不再是一台可折叠的大屏手机,而是一台有意义的,能够显著提高各种场景下使用体验的“掌上电脑”。
开头说到,亮点并非MIX本身。
为啥要这样说呢?首先是价格,虽然MIX Fold性价比还可以,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能买得起,就算大多数买得起,我想产能也跟不上,做不到像小米11那样单月百万销量,只是少数人的玩具。那小米费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这个系统还用的到吗?能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科技的乐趣吗?所以小米真正的目的是指什么呢?
大屏安卓设备还能是指什么,平板电脑,车载系统。
这样想的话,这个系统的目的显而易见。这款系统为小米的造车,小米的Pad打下了基础。随时随地的可以办公,游戏。要是这次发布会能直接发布个Pad就好了,去年年初,小米平板就开始立项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
再来说说芯片

澎湃C1并非是像骁龙888一样的手机SoC,而是独立的影像芯片。


以前米黑对于小米的拍照评价,经常停留在算法是买的,ISP是高通的,跑DXO是给DXO交钱的,就是个组装厂,投入的研发资金是为了炒高股价,芯片从第一代澎湃后就再也没消息了。每次我看到这个时,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分工是现代化的模式,整条产业链,每个公司都有自个的职责。但是并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来说明小米到底做了什么。而这次的芯片则是小米用事实来证明小米的百亿投资并非是为了炒高股价。而小米的DXO一次又一次登顶加上这个影像芯片表明了小米确实有巨量研发投资在这上面。
最后再来说说仿生的液态镜头

如果仅仅从功能上来看,似乎并无大用,只是少了一颗镜头而已,研发成本却高了那么多。
MIX作为探索性的高端产品线,我认为这次探索的是机器人眼,人眼只有两颗,却能看远看近,两个组合在一起就能实现188°的超广角。而这次的液态镜头让我看到了仿生摄像头的前景,如果随着技术的进步,一台手机只需要两颗GN2加上仿生液态镜头就可以完成超广角,连续的无缝变焦。而这个影像系统如果用在电动汽车上呢?想象空间巨大。
对影像系统的探索让我更期待未来的MIX到底能探索到什么程度。
总结

这次的MIX承载这小米对电动汽车布局的野心,也昭示着小米对手机影像的探索,小米进军电动车行业我认为并非雷军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在很早以前开始布局,在以前雷军说要招千名工程师去研发手机摄像头时,我就在奇怪,为了一台手机影像,有必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研发吗?又不是刚需的场景,大多数人只是扫码而已。
而很早之前华为也开始大力发展手机影像技术,后来也开始进军电动车行业,我想这并非是巧合吧,也不是仅仅因为今年电动车炒起来时才打算进来,而是很多年的布局结果。
有些人肯定在奇怪摄像头和电动车的关系?当然是自动驾驶啊。只是用电和用油的车又没什么质的差别,智能化才是本质的差别,这也是传统的汽车厂商不足的地方。
当然,上面的只是一台猜测。先进影像系统并非只可以用于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也需要先进的影像系统支持,而自动驾驶只是AI最为确定的未来应用场景,并且卖车能够获得现金流支持AI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手机本身就没啥可介绍的了,其他回答的内容我就不再重复了。
简单说说吧
作为手机本身而言,我的评价是:一台可以代替平板的手机。拍照,娱乐上办公样样精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够满足你对于平板和手机的大多数追求。
大屏满足游戏上的追求,优秀的CMOS满足拍照的追求,系统满足了简单办公的需求,并且充分利用了大屏的优势,让日常使用也非常顺畅。如果你预算足够就买买买!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辽宁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