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jldf
| 未知
我不是袁立的粉丝。但对于此次袁立与浙卫(以及腾讯卷入)死磕事件,我比较关注,因为我认为这是对普世价值观的一次呐喊(或许仅仅是一次呐喊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名”,不可否认,袁立老师应该也有。
可能,在事件的开始,袁立老师死磕浙卫有自己舞台形象尽毁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就演变了成了与强权利益集团欲盖弥彰的抗争。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代表一个阶层与另一个阶层价值观的对抗。
如果袁立老师开撕对象是某个人,也不会引发如此庞大吃瓜群众的关注,但浙卫作为国内一家知名的媒体传播机构(不是一家不入流的街头小报),传递正向价值观是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单纯追求收视率(收视率即时财富)而无良知底线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儿,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形成行业一种导向性。
BAT是中国新型互联网经济的旗帜,腾讯作为其中之一肩负着很多有民族情结中国人的期望。基业长青的基因是企业价值观与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利润。就像当时万科宝能之争,是情怀与资本的对决,是事业与贪婪的抗争,如果万科坠入资本的囊中,后面的连锁反应就会出现嗜血的资本扫荡格力、三一重工等等,寒了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家的心,甚至最终危及中国工业体系。如果腾讯真的象网络上传播的那样没有价值观底线,暴漏用户隐私信息,随意在后台删除信息,那我作为一个爱国公民,宁可期望腾讯尽早倒下,因为他越强大,给中国和谐社会带来的危害就越大。
袁立老师作为一个演艺界的公众人物,我不了解,但我知道一个有宗教信仰、坚持做慈善的人,不会坏到哪去。即时偶尔有一些私心,有时言语不当,但不会背离普世价值观的主线。
我们要对一个价值观相对正的人要多一些宽容,但对于一个组织机构,特别是承载着更多社会责任与义务的组织机构,我们要多一份提醒与监督(特别是主管事业单位,比如浙江省委宣传部)。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与个人,我不认识袁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