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你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看过哪些大白幕影片吗?

zy2624620 回答数10 浏览数119136
你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看过哪些大白幕影片吗?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jaychenjacky | 未知
大白影片是农村7一8十年代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那时期当人们听说有放影片的,不管干活有多累,大人小孩都走十里八村的去看,那个高兴的劲就别提了。
那个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影响,"破四旧,立四新",许多的影片被打入冷宫,只演一些样板戏,或"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影片,把人们固索在及小的娱乐环境中。可受当时传播途径的影响,农村连广播都没有,别说目前各家普及的电视机了。正因为在那种娱乐的匮乏状态下,农村看场大白影片真是高兴至极。
目前回想起来小时候看大白影片的事,真的是记忆犹新。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科技的发展,影片已走入各户,但或是思念那小时候看到的大白影片,真的值得留恋。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ky2637358 | 来自北京
上甘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D2WR | 来自北京
大家好,我是白山黑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家乡在东北,可能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吧,我小时候看到的大白幕影片真的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崔智友 | 来自云南
说起大白幕影片,在60.70.80这些年代人的脑海中,都留下了美好记忆!如果有办喜事的人家,只要放影片,在远的地方都去,到放映的时间了,大家早早聚在一起,有的搬个小板凳坐着,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有的站着,还有的爬到草垛上,只见放映师拿出一盘胶卷,安装在放映机上,随着一束光射在白幕上,影片开始了。一般的人家办喜事,都放两场影片,影片放映完毕后,人们都各自回家,有的拿着手电筒,有的打着火把,三五成群,一边走一边吆喝,有说有笑的,真是很有趣!
在我的印象中,有一部影片最深刻,这就是《神鞭》,其中主人公的一句话我还记忆犹新,“辫子剪了,神还留着”,是啊,虽然失去了一些表面东西,但有着灵魂印在骨子里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失去,这就是中华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onsa | 来自北京
你好,我是农村在鼠标上繁荣,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沟起了很多儿时的回忆!
1本人80后,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看影片了,那种心情目前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2小时候说起放影片,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那个生娃娃了,就放影片。还有少数的白事也放影片,这种白事大人称为喜丧,是指过世的老人年龄在80岁以上!
3当时放影片不是经常有的,这也要看经济能力。有些家庭既便生娃,也不舍得放。我记得当时放一部影片是50块,通常都是放2部,这对于当时的农村家庭是笔不小的开销!
4目前回想起来,当时放的影片一般都是过时的。每次放映员来扯影幕时,我们就在旁边问东问西,当他们说出影片名称时,有人惊呼,有人失望,因为这些影片可能邻村都放过了,只不过我们有些人还没看过!
5当时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跟着大人去邻村看,邻村如果有熟人和亲戚的话,还能借把凳子,如果没有,要不站着,要不就是找几个砖头垫着,就凑合着看了起来!
最壮观的就是影片开始前,大家都搬着自家的椅子去的路上,很热闹,有说有笑!觉得过年也没有这么开心!好怀念那时的情景,一去不复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u001 | 未知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估计只能勾起70后80后的童年回忆了吧?毕竟90之后出生的人没有几个人体验过那样的生活了。


记得小时候,在我印象中我都还没读书吧。每年的大日子,如春节,中秋等,外面就会有人拿着设备来我们村放影片,那时候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非常开心,都拿着凳子非一般的跑过去了。有时候因为坐的位置不好,我还会骑在大人的肩膀上津津有味的看着影片,心里很开心。


在我的印象中,那种机器是一种胶卷设备,如果没记错的话或是手摇的。每次开始的时候,在场的人很自觉的全部安静下来,我看着一束光从机器里面射到前面的白布上面,然后影像就出现了。印象中,虽然画面是黑白的,有时候还不如何流畅,但是大家都很兴奋的看着,别提多开心了。


说起这些事情,我也不由的一阵感慨,人啊,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知足而让自个不快乐,甚至生出很多悲剧的事。其实我们人类原本的幸福就是三餐温饱,无战争,无灾难,一家和睦。目前回想一下,那时候的画面多和谐,虽然大家都穷,但是村里邻居都相处和谐,家人幸福,但如今呢?如今这种画面很少了。


哎呀,说着说着就跑题了,不好意思哦!话说回来,小时候大家那和谐的画面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最美好的幸福,也是最宝贵的回忆,你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ozhi | 来自北京
我是芒小果,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小时候当然记得大白幕影片,大白幕影片是我们那个年代才有的影片播放方式,现如今早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当地每次播放影片一般都是村里老人去世入土之前,都会在家里摆设灵堂,子女为了孝敬老人,会请来专门播放影片师傅,在自家的家门口,为大家播放一两场影片,对邻居们的帮忙表示感谢。
每次我们村看影片的时候都会聚集全村子的人,每个人都会拿着自家的板凳早早的来抢离影幕最近的地方,坐在那等着影片开始播放。播放影片的师傅,骑着辆二八加重自行车,车坐上带着播放影片的设备,早早的来到了播放地点,开始了播影片前的准备工作了。播放影片的时候也是我们村那时候最热闹的场景了。
当时看过的影片有很多,比如说《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闪闪红星》、《金镖黄天霸》等等。每一部影片当时都觉得特别的经典,好看,印象特别的深刻。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影片是《金镖黄天霸》。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次太专注看影片,导致忘记了回家,出门前一台人拿着板凳出去看影片,没有告诉父母,到了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影片才结束。回到家后就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后来才知道,父母为了找我都快急疯了。当时那个年代,不像目前有电视机,有手机之类的,想看什么看什么。那个年代家里有台收音机就算是不错的家庭了。知道邻村播放影片那劲头可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ondidi | 来自北京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对我来说满满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一起跳格子捉迷藏的伙伴们,放学后挎着篮子去挖野菜、一起去地里偷西瓜、一起挨打;冬天甩着鼻涕泡儿、一起打出溜滑、玩冰车,好玩的事数也数不清,最难忘的莫过于去看露天影片了!
六七十年代,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机,收音机都算结婚的三大件之一,什么娱乐活动也没有,村里放一场露天影片,那就是天大的喜事了!也不知消息是从哪里先传出来的,反正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今晚要放影片了!那心情无比的爽,把家里爸妈安排的的农活早早干完,扒拉一口饭,等不及天黑,拿着小板凳就去占地方,家家都是倾巢出动,没有那么多的小板凳,就拿砖头、石头垒一台座,叽叽喳喳,盼着天黑,影片快点演。


       那个年代
就那么几部影片,《地道战》、《地雷战》、《日出》、《红色娘子军》还有一台外国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多数都是八一影片制片厂的,当片头出现光芒四射的八一军徽时,场上才安静下来,就是看了十多遍也和第一次看那样认真、那样投入。放映员是我的一台本家大哥,每次我都骄傲的像一台大公鸡一样,抬着头去和他打声招呼,把小伙伴们羡慕的,觉得真了不起,公社都有认识人!当时归人民公社管,能当上放映员,在农村人眼里,是很让人羡慕的工作,本家大哥也威风凛凛的各村转悠,收获很多大姑娘爱慕的目光,并且没花一分钱彩礼,就在邻村领回一台大姑娘,由我大哥带头,下面的二哥、三哥都容易的就娶上了媳妇;当时的露天影片,成就了多少村里人的爱情故事。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露天演影片也不仅仅局限在村里出钱,谁家有个喜事都会包场影片,特别是结婚和生了男孩这两件事,都要包影片庆祝一下,等我到十几岁时,就有了彩色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桃李梅》、《五女拜寿》,那时候懵懵懂懂,羡慕里面的才子佳人,等看完影片,会按着影片里的样子,把家里的围巾、小被子都整到身上,模仿影片里的人物,修一根木棍,把树皮扒了,当做马鞭,那时候就想着长大后,就嫁给和我一起演的那个男伙伴,等第二天,忘了!不过,村里有很多年轻的姑娘小伙,在一场场影片放映过程中,暗送秋波,表达青涩朦胧的初恋。我和伙伴们就是一台闹啊,最令大人讨厌的就是提前剧透,因为看过很多遍,没等影片里说出台词,我们已经争先恐后的嚷出来,当然,父母会毫不留情的给你几巴掌,让你安静下来。




目前的孩子,天天拘在家里,玩着手机、平板,看动画片,室外活动很少,不像我们小时候,在屋里不能呆,广阔天地里自由奔跑。

怀念坐在村头看露天影片的情景。
怀念和我一起看影片的伙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凡泥 | 来自北京
我记得的小时候哪个时代没有电视机,村里面有一天说有人来放影片,为了看影片好早就奶奶煮好饭来、就是怕晚上会没有位置、我目前还记得放的是潘长江老师的(举起手来),当时笑的我们在嗑瓜子都没有力气了。其实农村放影片啊、杀猪啊我们都喜欢围观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经历?我是农村里出来的,我喜欢农村,我喜欢吃饭的时候端着碗到处走,大伙一起凑在一起吃饭那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