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cddchina1
| 来自北京
为啥小孩子尤其是男孩总是很调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原先的爱好会慢慢失去兴趣就比如小孩子喜欢玩游戏看动漫而到了一定的年龄会自然而然的不如何感兴趣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就是一台人的精力。
精力是一台人与生俱来天生的,年轻时每个人精力都非常旺盛充沛,但旺盛的精力也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去释放的,比如小猫小狗刚开始总是活蹦乱跳有用不完的精力有时候还需要主人陪它们一起玩耍这就是精力释放的一种表现,而过了几年就开始变懒整天睡觉。
在没有电子游戏的年代绝大部分男孩子都会通过各种室外活动来释放精力,后来慢慢出现了游戏厅,溜冰场,网吧等娱乐场所,总之玩乐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整天被家长关在家里的孩子长大后虽然不一定笨但大部分都呆头呆脑的缺少活力。
我是过来人所以我很能体会孩子的感受以及明白孩子的需求,个人认为强制禁止游戏并不科学,这等于剥夺了孩子一部分玩乐的权利,说的难听点这种强制措施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违反人权的而且治标不治本。
科技的进步为目前孩子玩游戏提供了便利但凡是都有两面性,只要手持一台智能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玩各种游戏也直接导致了孩子户外娱乐的缺失,这其实是很不健康的,户外娱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但不管是玩手机游戏或是户外游戏都要把握一台“度”。
我认为不管是游戏本身或是家长的约束以及孩子的玩乐都没错,而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国家最近连续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实际就是强制约束,因为孩子本身的自控能力普遍较差而家长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父母过于强硬加以限制会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还有可能引发各类矛盾所以把责任甩锅给游戏公司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就算禁了网络游戏问题就能解决了吗?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禁了网络游戏还有单机游戏,手机上还有各式各样的娱乐项目可以取代网络游戏最终或是会回到原点。别说孩子,很多成年人的自控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抖音刷个没完的群体大有人在,如果说网络游戏迫害青少年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滑那么刷抖音一样会迫害成年人影响其工作效率。不妨可以看看,不管是工作时或是上下班的路上基本人人捧着一台手机低着头刷着各式各样的东西,连自个都约束不了有什么资格去约束孩子。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二十一世纪一道大难题,虽然知道病根在哪但根本没有完全治愈的良药。
个人认为首先家长或是需要竖立一台良好的榜样,在家里也不要整天捧着手机或者ipad有空多带孩子出去走走,陶冶情操拓展孩子的兴趣范围,只有健康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也都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是光靠强制措施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把责任全部甩锅给游戏公司也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