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vin_0102
| 来自北京
在韩剧中,我最喜欢的三部片子依次为《请回答1988》,《搞笑一家人》和《我亲爱的朋友们》
一、《请回答1988》
《请回答1988》以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住在首尔市道峰区双门洞居住的5户人家之间的温暖的亲情、爱情以及邻里之间的情谊,这5户人家都有一台生于1971年的孩子,1988年这5个孩子刚好18岁,处于青春最美的时光,他们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点,双门洞发生的故事则是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
1,对友情的记忆
三两个好友一生相伴,闲暇时围桌笑谈,诉说着各自的情感,这样的青春既温暖又美好,这样的日子既安心又踏实,朋友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词语,但却包含着深深的情谊,这种情谊既有老年人的情谊,也有中年人和青少年时期的情谊,这些不同时期的情谊唤醒了我们心底的温暖,使我们忍不住的落泪、忍不住的感慨。
2,对亲情的记忆
要问世间最无私的情谊就是亲情了,给予我们帮助与依靠,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馨与幸福,是我们最后的港湾。《请回答1988》关于亲情的部分,我印象中记忆最深的一幕就是德善考试成绩差、心情不好,爸爸和她看影片的时候说:“对老大要好好教导,对老二要好好关心,对老小要教导他好好做人,爸爸我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做爸爸。”道出了多少做父母的心酸,德善觉得父母一直忽视了她的成长,导致德善一直缺乏安全感,觉得父母最爱姐姐,爸爸说的这番话让德善及时醒悟。
作为父母又怎会不爱自个的孩子呢?德善的爸爸忙于工作,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偶尔的忽视也是在所难免,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默默付出、不善言语,有的时候不善表达则会造成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即使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意或者父母对子女的爱意是我们成长必不可少的一课。
3,对爱情的记忆
《请回答1988》中,对于德善的爱情,我和不少“正焕粉”是一样的,比较支持德善和正焕在一起,但事与愿违最终或是与阿泽在一起了,其实有的时候爱情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错过,就如正焕与德善一样,如果在德善对正焕有好感的时候就找住机会,或许结局就会发生很大改变。
年少的爱情就是这样懵懂而又青涩,虽然不懂把握时机会错过,但这又何尝不是我们青春的回忆,年少的爱情是最美好的爱情,不掺杂任何目的和名利,仅仅是因为我们心意相通而又恰好互相喜欢,都希望我们青春这棵树会结下爱情的果实,其实错过何尝又不是一种“美”呢!缘起缘灭,时间会给你答案,虽然剧情中德善和正焕没有在一起,但是现实生活中两个人因戏生情有一台温馨的家。
将时间定格在过去的温暖,将爱人守护在身旁,将亲情围绕在身边,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做的事情,但时间会改变这些也会让我们成长,但不变的我们的心一直在那里,就如《请回答1988》对青春的定格一样,时代虽然变了但是美好却一直还在,相信多年以后再次重温《请回答1988》时,我的感悟又会发生改变,但请记住爱与美好永远萦绕在周围。
二、《搞笑一家人》
提起韩国搞笑情景剧,第一台出目前我脑海中的便是《搞笑一家人》。当年这部剧播出的时候,简直承揽了每天的笑料。光笑到肚子疼还不是这部剧的全部魅力,关键剧中的帅哥美女超多啊。如郑日宇、金范、金彗星、崔民勇、黄灿盛等。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哪部情景喜剧能够会集齐这么多漂亮的新生代演员和演技实力派老演员。《搞笑一家人》俨然已经成为了经典。
三、《我亲爱的朋友们》
《我亲爱的朋友们》讲述了老年人生活的故事。
人生而必有一死,我们拥有的是中间这一段,而这一段还不一定能够遵从我们的心意而活。也许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山川与河流。这样一想,生活仿佛了无生趣,终究不过一死么。但我们拥有的也只有中间这段生活,虽不尽人意,但我们或是可以决定如何样活,是认真对待越来越少的日子,或是敷衍以对。所以看完这部剧,正值时光美好的我,更加要认真的生活。
人生也必有一老,老很多时候是跟死相连的。中国人很讳忌说“死”一字,当一台老人去世时,也只用“年纪大了”一词。年纪大了,也代表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好像什么地方都派不上用场,只能给子女与他人带来麻烦与厌烦。正如剧中的喜慈阿姨,害怕给子女带去麻烦,宁愿一台人孤独的活着。对,年纪大了,也是孤独的代言词。我们常常想:我们无法抗拒时间在我们皮肤上留下的痕迹,但我们还可以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就像忠楠阿姨一般,不愿意跟老年人玩,不喜欢老人身上的味道,喜欢年轻人的幻想、憧憬、大言不惭、闹腾对未来生活的勾勒,以为这样就不会老去,不会孤独。年纪大了,疾病也会辛勤上门,把你的身体看作他们的游乐场,癌症、老年痴呆等如影随形,此刻健康的我们不能体会到绝症降临时的绝望感,但看着兰溪和英媛阿姨遭遇癌症后,从害怕到坚强面对自个内心想活下去的愿望,最后勇敢、乐观与癌症相处,面对生活的最后时光。年纪大了,是现实,也是梦想的坟墓,在我将近30年的生活经验中,老与梦想就如天与地,只可相望,却无法交融。老人仿佛没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但晶雅也怀抱着环游世界、死在路上的梦想,也在用自个的行动与激情感染着身边的人,直到最后梦想成真。这一部剧让我对老人有了新的认识,对“年纪大了”的定义更加丰富。
在我们的社会,好像无形中好像将“老人”另化为一类,不能将其视为普通人、正常人。但却忘了自个终将有一天会老。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人们对老人的“反感”是不是因为害怕自个也会变成这样。亦或者我们认为老人就没有自个的思想,就应该吃吃喝喝等死,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是否孤独,是否害怕,是否有些话不愿说出口,即使被子女嫌弃。我们的老一辈习惯将自个的爱意隐藏,而我们的年轻一辈却太执着于自个的爱意。两辈之间犹如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都想相逢,却无可奈何。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个的爱意,尤其是对于父母,对于老人。正视老人,正视他们的价值与存在,正视他们的思想与情感。对他们的正视,其实也是对自我的正视,正视逐渐消逝的时光与即将来临的岁月。
韩国与中国太相似,我们总是听着父母的话,其实内心想反抗,但是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已经渗入骨髓,我们的认知是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必须要听他们的。因此我们很多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有时候甚至带着讨好的心态来面对父母的要求。而另一方面,自我真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内心压抑着愤怒与不满,只好用违逆父母或者不与父母交流的方式表达。这样一来,父母看到的是子女不孝顺不听他们话的一面,子女看到的是父母的意愿投射到自个身上的一面,如此,留在心中的总是不如意。我们很多时候没有为自个而活,从小开始,我们更多的是为父母而活,为他人的眼光而活。更可悲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个事实,依旧这样去活。这部剧也让我想到我年老的时候,身边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群朋友,是否能够坐到不打扰子女的生活,能够自个好好活,是否能经受得住孤独。希望能像这一群老人一样,认真的活下去。正如90岁的老奶奶所说;人生没什么特别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