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ehaizi222
| 未知
从影片院的前期准备看,是做足了充分的工作,从厅面到影厅、从楼梯到空调都进行了全面消毒,各地同步出台了公共场所防护要求,复工开业的准备要求。憋了两个多月的影片院,迎来了希望。并积极的准备了额温枪、消毒液、酒精、口罩等一批防疫物资,为观众提供安全的观影条件。在走访了本地四家影片院,百老汇、万达、横店、海上明珠影城,虽然还有几天才能开业,但防疫措施已经基本完善,业内人员非常期待迎接第一批观众。从片源准备反面依然是前段时间中影公布的《中国合伙人》、《战狼2》、《狼图腾》、《流浪地球》、《何以为家》这五部影片,另外还加入了《哈利波特之魔法石》4K版,从影片吸引力来看,并不强,如《战狼2》和《流浪地球》当年上映的时候,很多人都刷了2遍,甚至有人刷了4遍,“哈利波特”早已经过了流行期。《何以为家》这样的获奖剧情片,需要有一些文艺范的观众。所有提供给观众的选择并不多,在全球各大新片撤档延期的情况下,影片院也是无米下锅,只能先开了门再说。
为了吸引观众,有些影片院开展购票送大礼包,线上预定送票上门等服务,也算是费尽心思。但观众走入影片院的目的是看好看的影片,这样的努力只能算是尽力。而新的影片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有上映的机会,很多新片延期最早到年底,最迟的都延后到了2021年,影片院“无米之炊”的日子要过上大半年,卖经典和情怀并不能引流来大量的票房。关键开门营业后的影片院,将面临日常运营和人工的成本需要照常开支。也许有一些实力薄弱的影片院会面临永远关门,看来任何时候、任何行业能生存下来的都靠“实力”两字。
从观众的角度,要走入影片院最大的或是心理担忧,放映厅如此密闭的空间,是病毒最好的存活场所,看个影片全程戴口罩不是件舒服的事情,本来属于享受愉悦的时间,搞得自个很难受。这样的心理会有大部分人拒绝去影片院看影片。另外一台实质问题就是片源,估计没有多少人有闲情逸致,到影片院去观看曾经看过,并且目前网络播放平台已经有的影片。就算谈恋爱的,影片院目前也不会是首选场所。
对于新发行影片直接进行网络首映,个人觉得只应该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不应该形成常态。但春节徐峥的《囧妈》线上免费上映时,一片叫好声,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都宅在家里,自然是好事情。但现状《大赢家》也采取这种方式上映,就不应该了,本来影片院就需要新的影片吸引观众,建立走进影片院的信心,可惜资源就这样失去。长远来说,对整个影片制作行业也不是件好事情,这就是为啥《黑寡妇》在要求缩短线上窗口期上映甚至直接线上上映的呼声中,导演毅然决然撤档,并对外公布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上映方式。也许其中有对利益的考量,其实也是对影片制作行业本身的保护。
另外一台现实层面的问题——消费力,除了担忧心理、片源问题,消费力就是限制人们走入影片院的一台实际因素,普通人现阶段还在为复工、收入操心,又面临孩子开学的各项支出,娱乐开支务必会被计划到次要位置,并且这些影片并不是刚需。只有当人们眼前的问题,有了空余时间和计划外开支,才可能考虑去不去看影片。
影片院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生存之路并不容易。从一台行业的角度可以去看其他行业,在疫情全球扩散的当下,各行各业都有自身面临的问题,目前有一台词很透彻“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可以理解国家为啥要对83个国家进行援助,世界都好了,中国自个也才会好,每个人都才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