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性e
| 未知
回答问题前,先上一组旗舰机OLED屏的对比图!左边为LG自产的,右边为三星自产的(两家都拥有OLED生产研发技术),从观感上看,你们觉得哪家的更牛?
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为何旗舰手机屏幕已经是OLED的天下(优点在哪?)
一、名词解释:
OLED:为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中文名称: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电洞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电洞与阴极电子便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子,依其材料特性不同,产生红、绿和蓝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
OLED基本结构:1. 阴极 (−);2. 发光层(Emissive Layer, EL);3. 阳极空穴与阴极电子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子;4. 导电层(Conductive Layer);5. 阳极 (+)
OLED的独特结构也造就了OLED的显示特性:
优点一
OLED的特性是自发光,不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且无视角问题(有机发光半导体主要是自体发光的,所以几乎没有视角问题),其次是驱动电压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 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PS:成本低是指批量制造后的材料成本,而不是研发成本噢)
驱动原理:
典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由阴极、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电洞输运层和阳极组成。电子从阴极注入到电子输运层,同样,电洞由阳极注入进空穴输运层,它们在发光层重新结合而发出光子。与无机半导体不同,有机半导体(小分子和聚合物)没有能带,因此电荷载流子输运没有广延态。受激分子的能态是不连续的,电荷主要通重载流子在分子间的跃迁来输运。因此,在有机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移动能力比在硅、砷化镓、甚至无定型硅的无机半导体中要低几个数量级。 在实际的OLED中,有机半导体典型的载流子移动能力为10-3~10-6cm2/V‧S。因为载流子移动能力太差,OLED器件需要较高的工作电压。如一个发光强度为1000cd/m2的OLED,其工作电压约为7~8V。因为同样的原因,OLED受空间电荷限制,其注入的电流密度较高。
通过一厚度为d的薄膜的电流密度由下式定义:
J=(9 / 8)e M (V2/d3)式中e是电荷常量、M是载流子迁移率、V为薄膜两端的电压。
优点二
手机OLED屏的色彩新鲜浓郁,饱和度极高,真正广色域,以今年的安卓机皇三星Note8为例,Note8在不同色彩模式下相应的色域覆盖范围基本达到了100%的水平[102%NTSC、100%P3、98%AdobeRGB、101%sRGB] -下图来源于数码多的评测
相比较于LCD屏,OLED更加艳丽的视觉风格会比较讨好眼球,在观看视频或欣赏图片时能获得更加赏心悦目的体验,当然,由于高饱和度高亮度等特性,长期盯着屏幕也会加重疲劳感,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肉吃多了,又想吃咸菜了
PS:华为Mate 10 Pro上那块显示效果比较优秀的OLED屏也是来源于三星制造(尽管国行发布会上余大嘴没好意思说)
二、关键技术
优点三
OLED的特色在于其核心可以做得很薄,厚度为目前液晶的1/3,加上有机发光半导体为全固态组件,抗震性好,能适应恶劣环境。;与LCD技术相比,即使在大的角度观看,显示画面依然清晰可见。有机发光半导体的组件为自发光且是依靠电压来调整,反应速度要比液芯片件来得快许多,除了适合旗舰手机使用,更适合当作超超清电视机使用。
优点四
OLED柔性屏可以做到大曲度弯曲,三星自S6E开始的夺目双曲面屏就是利用了柔性屏技术的OLED才得以实现的。
而且在2017年,随着iPhone X的震憾发布,三星为其定制的高端柔性屏再一次大放异彩
……
小结:只要分辨率足够,未来手机屏幕的大趋势都是OLED(6英寸全面屏用1080P OLED的话,正常场景问题不大,但在观看视频或对着手机进行图文阅读时,会存在著名的颗粒(像素颗粒)形象,参考一加手机……,所以,2K OLED更加稳妥,当然耗电也会增加,看如何权衡),包括国产的OLED厂商 ,京东方、天马等也都在快速崛起
(新华视点的报道)
这是好事,可以进一步降低我们对进口日韩屏的依赖,尽管国产的OLED还无法跟三星的顶级OLED相媲美,但假以时日,一定会越来越好,加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