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如何搭配?

KINGMAX1314 回答数10 浏览数1302234
qpalzmqpalzm | 未知
你知道这三者合起来会构成什么吗?
它叫做曝光三角形。
何为曝光三角形?


摄影师用光的艺术,你听说过吧?拍照片要曝光,那么影响曝光的变量有几个呢?

三个:快门速度,光圈大小,ISO感光度高低。

这就是曝光三角形。



1.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快到可以拍摄飞驰赛车,慢到可以凝固流水。我们常说的“慢门”,就是使用长曝光的方式,让水面柔滑,让云流动起来。

常见的快门档位:30s 15s 8s 4s 2s 1s 1/2s 1/4s 1/8s 1/15s 1/30s 1/60s 1/125s 1/250s 1/500s 1/1000s 1/2000s 1/4000s 1/8000s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档快门。






2.光圈大小:光圈是镜头焦距除以镜头通光直径的比值。以F值表示。F值数字越小,镜头光圈叶片打开的面积越大,通光量越大,景深越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光圈,可以营造背景虚化效果。

常见的光圈档位:f1.0、f1.4、f2.0、f2.8、f4、f5.6、f8、f11、f16、f22、f32。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档光圈。


3.ISO感光度:对于光的敏感性,越高感受的光线越多,在数码相机里,越高的感光度意味着越高的噪点。夜晚等暗光下提高感光度,有助于拍摄清晰影像。

常见的感光度档位: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ISO3600。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档ISO。

一个烂梗

你看我上面解释都是分着说的,好像它们之间没啥影响。其实影响很大!我先用一个很烂俗的比喻,老师们都是这么讲:

想象你的相机就像一个窗户的打开和关闭。

光圈就是窗户的大小。窗户越大(光圈越大),进入的光线就越多,屋内就会越亮。

快门速度是窗扇打开的时间。开启的时间越长,进入的光线就越多,屋子越亮。

现在,想象一下你站在屋内,戴着一副太阳眼镜,此时你的眼睛对光线就不那么敏感了(正如低ISO)。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增加屋内的光线(指你站在屋内看到的光线)。你可以延长窗户打开的时间(降低快门速度),也可以增加窗户尺寸(加大光圈),或者你还可以摘掉太阳镜(增加ISO)。


这个比喻好理解吗?


三者关系

当然上面那个例子很好理解,但似乎还是没解释清它们三者的关系。所以他们是个什么关系呢?

应该就是一个稳定的三角恋关系…

为得到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假如光圈不动,提高一档ISO,就必须增加一档快门速度;同理如果ISO不变,减小一档光圈,就要降低一档快门速度。

如果三者一起动呢?没有这么拍照片的…

在胶片时代,每种胶片都有自己恒定的感光度,只要你选择了一款胶卷,在拍完它之前,感光度都是一定的。

数码时代我们也保持了这个传统,不过在相机上可以选择不同的感光度。

但不论怎样,感光度是一个比较确定的变量。白天我们一般都是用低感光度拍摄,因为光线强度足够;夜晚增加感光度,为了获得更多光线。

即便你的相机设定成“自动感光度”,它也不会轻易调整。

而快门速度和光圈就不一样了,根据你拍摄的场景,不同的题材。这两样一直在不停变化。

可一直在变我们如何拍照呢?于是就产生了“光圈优先”,“速度优先”档,这就是下一章节要和你介绍的内容。

一句话总结:实际拍照,不要轻易调整感光度,通过调整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来拍摄想要的照片。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ckbai | 未知

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圈用F表示,后面跟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反比)。大光圈(如f/1.4、f/1.8、f/2.8等等)进光量多,在暗处能使照片变亮,也可以配合快快门将飞快移动的物体“凝固”下来(比如鸟、飞机、运动员),还可以拍人物特写,背景虚化那种。小光圈配合慢快门,可以拍摄流水、星轨、车轨等,也可以拍摄光芒。
再来看快门速度,分母越大越清晰,分母小点的运动轨迹会连成线。
最后是感光度,用ISO表示,后面跟的数字越小,感光度越低,反之越高(正比)。感光度低拍的画面清晰,感光度高拍的画面有很多噪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jys | 未知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其实摄影主要就是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的搭配,三者不同的搭配,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的搭配,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光圈快门的搭配,感光度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一般是越低越好,越低越细腻。一般大家都喜欢细腻的照片,除非特意要粗颗粒感觉的。
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如何搭配呢?空说不行,咱们举个例子吧。比如晴天拍照,我们喜欢景深大的,就是基本哪儿都清楚的那种,可先定光圈为16,感光度定在100,摄影模式放在光圈优先的A上,实拍几张,找一找恰当的速度,如果深了或是浅了再调一下增减曝光量的按钮,比如我们选了一张曝光满意的,查一下数据为光圈16、感光度100、快门速度为100分之一秒,好了,我们就以此为准看一看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的搭配。

首先我们要知道光圈快门为反比关系。假定我们先调光圈快门,感光度不变,又假定我们不需要太大的景深,光圈可定为8,从16到8如果光圈增大了5档,快门速度也要随之加快5档比如是320分之一秒。再假定我们希望速度更快些,提高到500分之一秒,速度又增了两档,那么我们可以把感光度100也增加两档为320。

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搭配其实不难,只要我们多练,多分析很好掌握,关键是怎样用三者搭配传达自己的摄影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ifei2223 | 来自山东
这张图对你有用吧!是不是一目了然?坚持看头条!你会发现现在什么都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浩浩荡荡 | 未知
具体你耍表达的主题对象还有相机成象水平。比如拍晚上室内婚礼(不用闪光灯情况下),5d3我通常高感2500,光圈F8,速度根据场景调整。拍风光有时候iso100--200,光圈优先,总之要根据你要表达的主题多练习,这个没有程式答案,都在作者心里



这些都是本人业余拍的,要谈体会就是把相机说明书能背下来,把功能在实际中运用了,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SDS8989 | 未知
摄影中最重的和曝光有关系的三个参数:光圈,快门,感光感。
这三个参数都可以控制照片的亮度,其中,光圈和快门在摄影中合称为曝光组合,它们和感光度一起,决定了一张照片的亮度。
一张照片拍摄时所确定的亮度,就是由这三个参数共同参与、协同工作而得到的,从本质讲,也只有这三个参数和环境光线会影响到照片的实质亮度。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问题就来了,照片的亮暗由三个参数一起来影响,到么到底哪个参数是最重要的呢?
那我们先来说下这三个参数是如何一起控制亮暗的。
网上有一个例子,说的很形象。现在我们也利用这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
我们可以把光线比作水,照片合适亮度所需曝光量比作水杯,水龙头比做光圈,放满水所需时间长短比作快门速度,水压比作感光度。我们看一下下图:

为了得到一张曝光合适的照片,我们需要“一杯水”量的光线,也就是确定了杯子的容量,水流大时,放满一杯水的时间就短,水流小时,放满一杯水所需要的时间就长。
当感光度高的时候,相当于是给水加压,让水的流速变快,接满一杯水的时间就会变短。当感光度低的时候,相当于把水压变小,水的流速变慢,接满一杯水的时间就会变长。
所以,水流大小,时间长短,水压大小,会有多种组合方式,但我们最终都会得到同样“一杯水”。
看完上面的比喻,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光圈,快门,感光度的工作原理了,就如同放水一样,得到一杯水是目标,但如何得到这一杯水的,就有很多种“放水”的方法,也就是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的组合。
所以,这三个参数,对于亮度来说,重要性是一样的,不分谁强谁弱。
具体用哪什么参数,需要我们跟据拍摄时的意图来确定了。因为光圈除了管亮暗,它还管着景深的大小;快门除了管亮暗,它还管着运动物体虚实的效果;感光度除了管亮暗,它还影响着照片的画质。
针对我们旅行中的照片来说,一般多采用光圈优先。拍人的时候,光圈可以大一些,如果光线太暗,就提高感光度,把人物拍清楚是第一位的;

F2.8, ISO2500, 1/280秒。

F1.4,ISO640,1/80秒。

F2.8, ISO2500, 1/100秒。
拍风光的时候,光圈小一些(这样景深比较大),如果打算长时间曝光,感光度低一些(风光摄影,一般都是低感光,星空极光除外)这样曝光时间就长了。

F16, ISO50, 2秒。

F13,ISO100,0.6秒。小光圈,大景深。

F11,ISO200,6秒。
根据拍摄意图确定曝光组合,不够的曝光量最后由感光度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mar | 未知
三者都是控制照片曝光的关键,那么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一波通俗易懂的解释,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感光度(ISO):



就好比是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在快门,光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感光度数值越大,相机对光线就越敏感,照片呈现的效果就越“亮”,但同时照片的躁点也会相应增加。

所以,在日常拍摄中,我们在大白天,或者长时间曝光拍摄中,感光度通常设置为100甚至更低,以获得更纯净的照片效果。但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光圈已大到最大,快门已慢到达安全快门的极限,就不得不提高感光度,获得正确的曝光。

快门:



快门一次完整的动作,可以理解为一次水库“闸门”开和关,快门的长短就是“闸门”开关时间间隔的长短。平时的光线就像水一样,源源不断,无孔不入。快门越慢,相机进光量越多(“闸门”关的越慢,水库截取的水量越多),照片最终呈现的效果就越亮。
但当我们拍的是运动物体,物体身上反射的光线会随其运动位移而发生改变,那么映在相机感光元件上的“像”也会相应改变,快门越快,“像”变化的越小,甚至在肉眼看来毫无变化;快门越慢,“像”变化的幅度越大,造成照片出现拖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糊”片。
于是,根据拍摄对象和环境的不同,我就可以利用快门呈现不同的效果。
当我们拍摄高速运动物体时,快门最好快于安全快门,相机准确对焦后就能呈现下图效果。快门,越快,捕捉到的运动物体就越清楚,“静止”效果越明显

但,当我们想拍出如丝绸般的流水瀑布,长虹般的车流,这就要用较慢的快门实现。快门越慢,照片上的拖影就越明显。





光圈:



对于光圈的理解,我们可以视为镜头里“闸门”的大小。光圈越大,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进光量越多,照片就相应越亮。
同时,光圈额外呈现的效果就是,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越虚化,主题越突出。反之,光圈越小,虚化的效果就越不明显,前景和后景的区别就越小。
尤其是拍人像,用大光圈虚化背景,提出人物,是常见的手法之一。



但是,如果我们想拍清楚大环境,看清楚更大范围,就得用小光圈。


综上,拍照的前提就是合理搭配光圈、快门、感光度让照片呈现一个正确的“亮度”,然后,根据我们最终想要的效果,合理改变其中参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ig0121 | 未知
对于这个问题,肯定是讲给摄影新手的,太复杂的理论和专业术语我想新手可能理解体会起来比较困难,我就简单通俗点讲吧。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这三项参数是决定你拍出的照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先不说照片的好坏,拍成功的照片最基本的就是先要拍清晰,如果照片曝光稍微过点、欠点,还好挽救,如果连清晰都达不到,拍糊了拍虚了,就算后期再如何厉害也挽救不回来。所以对于新手首先你得要把照片拍清晰是第一要素,然后第二就是要力求曝光准确,不能过曝也不能欠曝,能够拍出曝光准确的清晰的照片这就要对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搭配好才可以。这三者参数搭配合理就要求摄影师要有经验,知道在什么光照环境下,用多大光圈多少感光度快门速度是多少,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拍摄锻炼出来的,熟能生巧吗。那么对于新手如何来练习呢?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拍,多关注这三者的参数变化。
一开始可以为了把照片拍清晰,你可以用快门优先模式进行拍摄,ISO感光度设置成自动,相机会根据你的快门速度来自动设定光圈值和ISO感光度的数值,用你的安全快门速度来拍,一般新手设置1/125-1/200之间吧,每次拍摄的时候你可以看一下每张照片的光圈和感光度信息。然后你再用光圈优先模式来拍,选定你想使用的光圈,虚按快门进行测光看相机给出的快门速度,如果在你的安全快门范围内,可以拍摄到曝光准确的照片,如果超出你的安全快门了,就要提高感光度来提高快门速度达到你自己的安全快门值,这样多次使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拍摄时注意关注三者的参数配合情况,拍一段时间你就会大体对在什么光照环境下,光圈快门感光度值如何设置心里有数,以后在使用纯手动模式的时候对三者的参数搭配设置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zls3146 | 未知
感谢邀请。
光圈、快门、感光度,这是摄影中最基本的参数,也是最关键的参数,把这个掌握了,那至少也算是摄影入门了。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这三个参数,首先有个顺序问题,我又画了个简画,请看下图:

不管拍摄任何对像、任何题材的照片,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感光度(ISO),它是决定另外两个参数的基础,也是照片画质的前提,感光度(ISO)的选择标准,就是根据现场光线情况,尽可能选择低的原生感光度(ISO),因为感光度(ISO)越低,拍出来的照片画质就越好,有一个更低的原生感光度(ISO),是高级相机一个重要的参数、卖点之一。这是第一步,定感光度(ISO)

这是用手机拍的照片,看上去画质还可以吧?因为这是大中午拍的,室外光线又好,感光度肯定是最低的。
然后,第二步的选择,就得根据拍摄对象进行选择了。如果是人像、花卉等需要用景深来突出主体的,就先确定光圈,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在相机上就得选择光圈优先,确定合适的光圈后,让快门速度变成自动调整,这样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景深。

大光圈,小景深。

小光圈,大景深(远近都清晰)。
第二步的快门选择:如果拍摄对像是快速移动的物体,比如体育摄影,就需要高的快门速度来凝固拍摄对像;如果拍摄对像是水流、大海、星空,你想把它们定格在那儿,就得用更高的快门,你想让读者看到丝绸般柔滑的水流或星轨,就得把快门速度放慢,慢到你甚至可以听到“叮咚”的声音,这个时候就得选择快门先决,让光圈成自动调整。

慢的快门速度,可以让水流起来。

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将快速移动的被摄物定格下来。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跟选择,基本就这样。还是那句话,掌握了这三者的关系,至少可以是入门了,哈。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交流、关注,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