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my123123
| 来自上海
在写回答之前我基本刷了这一整个系列的回答,发现目前的HIFI真的被分为好几个板块,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定义现在的HIFI。
HIFI除了有绝对保真之外,门槛高的点就是在于调声,音乐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千人千面,很难做到审美一致。音乐性质上如何调制,如何均衡等等,这才是HIFI真正门槛高的地方。
客观一点,HIFI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确实存在有用着HIFI的名号“割韭菜”的人。虽着更多人能有金钱和时间来充分音乐,HIFI这个词立马大火,绝大部分宣传和实际不符合、性能和价格不符合。
所以,遵从自己的观点,不要光看价格,购买适合自己觉得爽的音箱才最舒适。
另外就是监听音箱,如果说你是单纯要听音乐的话,不建议选择使用监听音箱使用。
也有看了知友所说的监听音箱有修音的,可能会存在误解。
前面也说了,HIFI音箱门槛高就是在于调音,为了可以给听众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本身就会有很良好的音染,而相比之下,相对专业的监听音箱就不具备有好的“音染效果”,它发出的声音会更加准确和细致,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监听音箱。
例如录音、混音等音乐工作就需要用到监听音箱,需要最本质的声音,才可以进一步的进行修饰,如果声音已经被修饰过,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可笑的是,监听与HIFI一样,绝大部分宣传和实际不符合,多数音箱,监听先标上就完事了。
最后是声学环境,简单布置一下自己房间内的声学环境,效果都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如果嫌麻烦,那就看以下3点;
- 地板:木制地板会有助于竖直方向上的声场。
- 地毯:地毯对家庭影院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吸收垂直方向上的能量,确保只有少量能量被放射,一般地毯有一半面积即可。如果需要更小的混响那么就可以选择更大的地毯,但是如果覆盖整个房间,会影响到地板的放射声,从而导致声场不对称,或者是声场过小。
- 窗帘:窗帘可以对声波的放射造成染色现象,我们可以选择吸音窗帘亦或者绒布窗帘
如果要更好一些那就进阶到加入隔音、吸声、扩散材料;
1.吸声材料
吸声与隔音总会有人把他们混淆,其实两者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吸声=吸收声音 隔音=放射声音
如果单只有好的隔音而忘记做好吸声,那么则会导致反射声强烈、高频强烈。
这是没有做任何声学材料的声音传输;
入射声-反射声=吸声系数
入射声-透射声=传输损耗 在声音传播到墙体也会有部分声音被墙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与墙体一般,吸声材料能将声音吸入并转化为热能,目前吸声材料可分为声阻吸声材料和专门吸收低频的低频陷阱。
声阻式也称为吸声多孔类材料,在处理吸声时,同过细小的孔状结构来缓解,并吸收转化。因为厚度的原因声阻式在面对低频时,就无法有效的吸收低频,如果要吸收低频,那么就需要用到低频陷阱了。
不理低频了可以吗?
当然可以,以上基本都可以按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啊。
市面上大致会有30mm和60mm两种厚度选择,一般厚度越高,吸声性能越强,一般我们可以选择60mm的来使用。
2.低频陷阱
低频陷阱可分为赫尔姆霍兹共鸣器、共鸣式低频陷阱、玻璃纤维宽频带吸收式等类型,他们的工作原理差异不大,大致都是通关共振转化为热能。
当声波接触到箱体时,箱体吸收并引起内部空气的往复运动。声波能量于是被消耗到箱体内的空气中,从而将声波能量除去。
比起赫尔姆霍茨式陷阱来已经有更宽广的吸收范围,尽管此种陷阱不像赫尔姆霍茨式陷阱那样笨重,可他们体积依旧不小,而且往往很贵,还需要复杂和仔细的分析。
结合硬质玻璃纤维隔膜可以达到很高的性能。象这种混合式设计可以覆盖很宽一段频率,低频可以潜至80hz甚至更低。 采用玻璃纤维的陷阱对于80hz以下的频率很难产生充分有效的吸收。不过大多数的房间不需要吸收80hz以下的频率。 3.扩散材料
什么是声音扩散呢?
入射声-在接触到墙体时,将会扩散出漫反射,最终将发生为规则反射。
简单点来说呢,声音接触墙体会形成反射,过程与光线放射很相似,不过通常没有很绝对的“反射”,声音反射会扩散更小的声波。
扩散材料一般会带来更好的漫放射,理想的状态下,声音传播应该拥有更好的漫反射,规则的反射声则会让声音更加复杂与高频。
- 对于录音棚来说,人声不会发出很强的规则放射,所以可以直接不安装。
- 对于小房间,或者是立体音箱系统,那么是可以通过扩散材料来保证更好的后期放射,达到更好的混响效果。
- 对于家庭影音来说,反而可以少用扩散材料,甚至也可以放弃扩散改为全吸声的材料设计。
4.隔音材料
隔音也是最常见和最好理解的材料,主要作用就是阻止声音透射传播,而隔音材料我们选购时,密度更高则隔音性能更强,而且隔音材料也是以上三种材料的基础,先隔音,再者才是吸声或者扩散。
那有推荐的入门级HIFI音箱嘛;
这里可以参考我的一篇回答: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桌面音响?如果你想要入手监听音箱,我最近倒是有在关注监听音箱;
例如5寸的KRK Rokit 5、6.5寸的Tannoy GOLD 7等等,都是一些值得入手的监听。
不过自己要找到比较OK的入手渠道,唠着唠着就到这里了..祝你看的开心,对了入门HIFI已经有人推荐了,而且也不错,所以我也就不巴拉那么多了,感谢观看,欢迎随时打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