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值得为了胶片模拟买一台富士相机吗?

ppdz 回答数5 浏览数661
个人对胶片比较感兴趣,也有一台胶片机,之外还有一台m43相机+3镜。学生党手头不是很宽裕,看中了xpro1+23f2,请问我值得再购入一台新相机吗?或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街拍和记录日常为主。
linmin1984 | 来自广东
大家都在说理论啊,我还是直接放对比图吧。


为了控制变量,镜头统一使用的尼康AIS 50 1.4和 AIS 135 F2。胶片使用的尼康FM3A搭富士premium400,数码使用的xpro3搭classic neg。统一的左胶片右数码。为了更好地还原色彩,富士没开颗粒模式。色彩效果弱,fx蓝色关闭,降噪开的-4。曲线高光-1阴影+1。为了模拟小白的使用场景,对比的是sp3000的扫描件和富士jpeg直出。
事实证明,classic neg只能说有色彩质感,晃一眼看上去加个噪点有个七八成胶片功力,但耐不住细看,看得越久越经不起推敲。
对于红色黄色的还原,胶片的低饱和低明度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见P2、P7)同时对于肤色低呈现胶片更自然。同样的曝光环境下胶片对肤色的呈现基本可以说碾压了数码了。
此外,在我开了高光-1的数码参数的前提之下,胶片的高光压制也碾压了数码(见P1)
不过,数码毕竟是时代的选择,在拍摄便利性、可利用性、容错率、后期空间上吊打了胶片。单就出图而言的话,暗部细节也更好。何况,几乎所有胶片,你都可以找到其在LR上的对应lut。
不过没几个人会那么夸张地放大到100%去扣你照片的色温和色彩,如果单看直观的呈现感,在开了颗粒模式的情况下,富士胶片直出还是能够提供比其他品牌更讨喜的直出方案的。对于不会后期的人而言或者和我一样懒的人,选富士未必能替代胶片,但可以最大程度节约调色时间。(用α7r3的最后几个月我已经懒到直接套lut了)
毕竟,在被夸了无数次派人好看的佳能,同样场景下的直出,是这样的。看完富士,觉得这也太清汤寡水了。


(我就不放索尼的公开处刑了)
简单来说,富士胶片模拟真的很像胶片吗?未必。
值不值得为了富士胶片模拟买富士,对于不会调色的人而言,值得。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溪 | 来自江苏
值得为了胶片模拟买一台富士相机吗?
值得。

尤其是你还没有相机的时候。
但是!!!X-PRO的第一代,不值得。
在有生之年,你能看到它变成一坨电子垃圾。


富士溢价成分在功能上的具体体现:一个观感不错的直出JPG。
求速度/求快捷的拍摄,这样减少很多后期工作量(偷懒)。
例如,直接传进手机发图(虽然说富士的APP惨),直接交给客户交付(例如婚礼)。

富士会提供给老机器以新固件,这些新固件会带来功能上的进步,以及更多色彩预设。
数码模拟胶片本身就是一条邪路,胶片是胶片,数码是数码,载体不同,何谈一样?
化学的归化学,物理的归物理。
只是人们对滤镜的关注,对美好色彩科学的追求,从来没有止境。

我记得十五年前,就有人在讨论富士的胶片模拟好不好。
https://www.flickr.com/groups/fujis5/discuss/72157634892799347/怎么过了十五年,大家还在对这个事情讨论????


FinePix S5 Pro说明书

你们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还有那些拿真胶片数字化的档案唬人一脸的,这很有趣吗?

不要单纯因为胶片模拟入富士
不要单纯为了画质入徕卡
不要单纯为了摇摇乐入索尼
N大说得有道理 @评者N大 。
胶片模拟,靠预设终究是一种自我安慰,还是得自己研究。
画质的话,Leica打不过Hasselblad和Phase One,另外价格上也打不过。
摇摇乐的话,Sony便利性不及Panasonic和Leica,ARQ得到电脑上用软件合成输出TIF。

至于模拟的话,意思意思下。


X-Pro2的一些DCP(Digital Camera Profile)

胶片模拟的本质,我个人认为,还是一个特别的“Lut”。
raw格式本身有色彩吗?可以看这里面,一步步还原观感的过程,第五步到第六步的跳跃,就是“胶片模拟”发挥威力的时候。
想起现在的软件,都把原始RAW的途径封死了,要想得到非矫正后的原档案,还是需要DCRAW来帮忙。

例子⬇️


特殊途径获取的debayer后的结果

Adobe Camera RAW

Apple RAW

值得再购入一台新相机吗?街拍和记录日常为主,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
拿出预算,问 @翔宇情

最后提一下。
值得为了色彩科学买一台柯达相机/柯达后背吗?
不仅值得,还得赶紧。
不出10年,这些都会变成真正的电子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ldxlx | 未知
最近搞了一台富士的X-S10微单,有着富士全部的18种胶片模拟,我应该算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是穷学生党,那么买之前先听一下我的忠告。

  • 富士的胶片模拟和真正的胶片拍摄有很大的差距;
  • 富士的胶片模拟并不是对所有场景都适用;
  • 最令我惊艳的胶片模拟只有经典负片(Classic Neg.),其次是经典正片(Classic Chrome);
  • 摄影初学者不要太看重胶片模拟这个性能,应该把重心放在摄影技术上。

不得不说富士微单的胶片模拟确实它独到的地方,我也是被朋友这几张X-S10的直出色彩毒到了,然后才去搞了一台富士玩玩。


拿到相机后我立马去了上海的田子坊,这几张都是经典负片的直出色彩,我们抛开胶片这个词不提,这几张直出色彩我是非常非常满意的。


我也是玩了很多年LR的人了,也知道调色,知道如何去模拟胶片味,为什么还会选择富士呢?因为这种调色我很难模拟出来,我也很喜欢这种色彩风格。
对初学者来说买相机应该关注性能规格,胶片模拟只是其中因素之一。我选择X-S10也是因为它在不考虑胶片模拟的条件下依然有强大的性能:对焦不错、可以AF的1080 240P、超采4K30P、五轴防抖、APS-C画幅里一流的2600万像素传感器,镜头群方面也有国产唯卓仕的4枚1.4廉价定焦。
但是对于题主你不一样,你说你没那么多钱去买相机,你只能考虑二手XP1+23F2这样的相机,那在我看来就是瞎折腾浪费钱了,没必要。手里有M43和胶片机就好好用呗,为了一个胶片模拟去换富士,怎么说呢,如果你买X-S10、X-T4、X-PRO3这些我都没意见,但是你买XP1我觉得就有点不值得了,XP1那个对焦和画质真的太落后了,还不如安心用你的M43相机去。

我可能和其他答主想法不一样,虽然这叫做【胶片模拟】,但我并不会把这玩意和真正的胶片拍摄混为一谈,电子模仿化学在今天还是有难度的。
如果我们仅仅把富士的胶片模拟当做一种独特的色彩风格,会不会更好呢?


如果抛开题主的个人情况,仅仅回答【值得为了胶片模拟买一台富士相机吗?】这个问题,我认为值得。就把胶片模拟当做富士微单的一个特色功能看待,而不是拿去和真正的胶片作对比。更何况这年头的富士微单哪怕没有胶片模拟,性能也很出色。

如果有器材方面的问题欢迎咨询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p/31683855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pic3.zhimg.com/v2-b78d499293505d03c90496dc791ba74a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792" data-image-height="1180" class="internal">翔宇情:2020年单反和微单相机选购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kylovewo | 来自上海
既然手头不宽裕,莫折腾才是正道。
只要你同时用过富士的数码机和富士的胶片就知道这模拟跟真胶片不是一回事。
它好看吗?假如你对调色的认识仅限于四处套预设,那这颜色确实还算可以,让你自己调的话可能还不如这个官方预设。但是它像吗?它真的不像,而且区别还不小。
我并不是说他们多差或是怎样,他们只是跟真的胶片不一样。虽然说受限于我们显示器的精度,哪怕14bit数据拿屏幕看也已经是大大大大过剩的了,但这不等于说原始数据多了没用,尤其目的是尽其所能地压榨色彩与光线信息的时候。
电影工业中对如何扫描胶片、制成数字中间片、统一颜色以及再调色之类有一套成熟的方案,要说【模拟】出某一胶片的特性大致还是做得到的(感谢电影工业有充足的钱烧给调色师吧)。
但是这和富士的胶片模拟有什么关系呢???
富士的胶片模拟与它自己的胶片差距大概有康师傅和廣帅博那么大(大概
以下是几个很直观的例子:


这是富士pro 400h (120),仅去色罩与调整白平衡,未调色

这是富士自己的中画幅相机上的Pro Neg模拟,类似时间,光照也类似。

由于彩色暗房配合专用像纸物理放大这事已经基本在民间凉透了,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厂商眼里普通民用负片的「标准」色彩长啥样,各位可以大概参考一下特性。
但是我们还有正片在嘛——


这是Velvia 100(哈苏X5扫描)参照灯箱上的视觉效果做了点调整

这是富士GFX 50s上的Velvia模拟,反正我先瞎为敬……

这是真的Velvia 100(同哈苏X5扫描),原扫描件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这是小相机X-T100上的Velvia模拟,日光白平衡(目前你能买到的所有普通卷都是日光卷)

你觉得这俩是同一种东西吗?


这样高光的过渡则更难,因为数码过曝就死透了,换什么神仙来也不能从255,255,255里淘出有效信息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胶片拿诺日士或者SP3000之类扫的话就当我没说,那个颜色,嗷,某种程度上说就跟富士这胶片模拟差不太多……也是误导很多人认为偏色就是【胶片色】的万恶之源。
富士最近变本加厉给整了个呐味贼浓的Classic Neg(经典负片)模式,模拟出的效果差不多就像那种产品序列里垫底的日常卷配弱鸡扫描和五毛像纸。富士真是看出了大家其实不是喜欢【胶片】色,而是【和大家不太一样的】颜色,某种程度上说跟玩lomo或者拍立得好像也没什么大区别(
利益相关:用过富士起码六七个数码时代的机器,手里有X-T3与GF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mmfdc | 来自北京
这个问题分两步说。
绝对说不值得,因为绝对说后期都能够调出来。Caputure One 20, Lightroom, Photoshop都可以调出来。
然鹅……
后期是需要时间和技术的,再说当你用富士相机拍摄你可以设置JPEG➕RAW的格式,RAW格式你也可以完全自己调。
就简单的套上预设有的时候也不错的。
你说你喜欢胶片,不投入个上万元拍片,其实你哪里知道胶片到底什么感觉呢?我说话不愿意绝对,富士的胶片调色还是很有特点的。


富士自带胶片风格还是基本符合富士各类专业胶卷的感觉的。


你没拍过胶片,拍过一堆几万元胶片,没有个10年以上暗房底子就说比富士相机调的更富士,你怎么可能调出来呢?题外话,原来我都去pitt st 88号,接待就是两位快60的老先生,柯达的,全亚太的专业反转全寄到这里,也没见人家那么牛逼。再说富士那么多胶卷呢。日落,日落前后,日出,日出前后就这六个黄金时段哪位大侠来聊聊你怎么调出Velvia 100的色彩来。所以说吹牛皮可以,也别太过了。国外调色的专业工作室都是40多岁,50多岁的十分有经验的近20年的专业人员,也就专精几种胶片。
所以别那么绝对。如果喜欢富士的胶片风格,买富士还是有收获的。要知道不同拍摄目的选用不同的胶片风格,不但省去大量的后期时间,也别有一番乐趣。
至于值不值得,单就胶片感觉来说,Xpro1少很多富士专业胶卷设置。个人认为一代的模拟太少了。还不如买个X100s随便玩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