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MP4/RMVB/MKV/AVI 等,这些视频格式与编码压缩标准 mpeg4,H.264.H.265 等有什么关系?

北京清大思创 回答数16 浏览数344093
MP4/RMVB/MKV/AVI 等,这些视频格式与编码压缩标准 mpeg4,H.264.H.265 等有什么关系?
小詠。 | 未知
我通过引入下面三个概念来介绍视频压缩知识。分别是:视频文件格式(简称:文件格式)视频封装格式(简称:视频格式)视频编码方式(简称:视频编码)
--
一,视频文件格式(简称:文件格式):我们知道Windows系统中的文件名都有后缀,例如1.doc,2.wps,3.psd等等。Windows设置后缀名的目的是让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来识别并关联这些文件,让相应的文件由相应的应用程序打开。例如你双击1.doc文件,它会知道让Microsoft Office去打开,而不会用Photoshop去打开这个文件。所以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如1.avi,2.mpg这些都叫做视频的文件格式,它由你电脑上安装的视频播放器关联。你可以随意改扩展名,但是真的对视频一点影响都没有,千万不要以为 avi 改成 mp4,视频就变成 mp4 格式了。
--
二,视频封装格式(简称:视频格式):AVI,MPEG,VOB是一种视频封装格式,相当于一种储存视频信息的容器。它是由相应的公司开发出来的。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的1.avi,2.mpg,3.vob这些视频文件格式的后缀名即采用相应的视频封装格式的名称。以下集中介绍几种封装格式:
1,AVI格式(后缀为.AVI):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
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由于无损AVI可以保存alpha通道,经常被我们使用。缺点太多,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2,DV-AVI格式(后缀为.AVI):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
数字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也是avi。电视台采用录像带记录模拟信号,通过EDIUS由IEEE 1394端口采集卡从录像带中采集出来的视频就是这种格式。
3,QuickTime File Format格式(后缀为.MOV):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
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并可以保存alpha通道。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每次安装EDIUS,我们都要安装苹果公司推出的QuickTime。安装其目的就是为了支持JPG格式图像和MOV视频格式导入。
4,MPEG格式(文件后缀可以是 .MPG .MPEG .MPE .DAT .VOB .ASF .3GP .MP4等):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该专家组建于1988年,专门负责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而成员都是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
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MPEG格式目前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MPEG-1、MPEG-2目前已经使用较少,着重介绍MPEG-4,其制定于1998年,MPEG-4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以求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目前MPEG-4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保存接近于DVD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你可能一定注意到了,怎么没有MPEG-3编码,因为这个项目原本目标是为高分辨率电视(HDTV)设计,随后发现MPEG-2已足够HDTV应用,故MPEG-3的研发便中止(百度百科说MPEG-3就是mp3,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5,WMV格式(后缀为.WMV .ASF):它的英文全称为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
WMV格式的主要优点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丰富的流间关系以及扩展性等。WMV格式需要在网站上播放,需要安装Windows Media Player(简称WMP),很不方便,现在已经几乎没有网站采用了。
6,Real Video格式(后缀为.RM .RMVB):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称为Real Media。
用户可以使用RealPlayer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RMVB格式:这是一种由RM视频格式升级延伸出的新视频格式,当然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RMVB视频也是有着较明显的优势,一部大小为700MB左右的DVD影片,如果将其转录成同样品质的RMVB格式,其个头最多也就400MB左右。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以前在网络上下载电影和视频的时候,经常接触到RMVB格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格式被越来越多的更优秀的格式替代,著名的人人影视字幕组在2013年已经宣布不再压制RMVB格式视频。
7,Flash Video格式(后缀为.FLV):由Adobe Flash延伸出来的的一种流行网络视频封装格式。随着视频网站的丰富,这个格式已经非常普及。
8,Matroska格式(后缀为.MKV):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封装格式,这个封装格式可把多种不同编码的视频及16条或以上不同格式的音频和语言不同的字幕封装到一个Matroska Media档内。它也是其中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多媒体封装格式。Matroska同时还可以提供非常好的交互功能,而且比MPEG的方便、强大。
常用视频格式及对应的文件格式


--
三,视频编码方式(简称:视频编码):所谓视频编码方式就是指能够对数字视频进行压缩或者解压缩(视频解码)的程序或者设备。通常这种压缩属于有损数据压缩。也可以指通过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常见的编码方式有:
1,H.26X系列 (由ITU[国际电传视讯联盟]主导)包括H.261、H.262、H.263、H.264、H.265。
1) H.261:主要在老的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产品中使用。
2) H.263:主要用在视频会议、视频电话和网络视频上。
3) H.264:H.264/MPEG-4第十部分,或称AVC(Advanced Video Coding,高级视频编码),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视频的录制、压缩和发布格式。
4) H.265: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简称HEVC)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H.264/MPEG-4 AVC的继任者。HEVC被认为不仅提升图像质量,同时也能达到H.264/MPEG-4 AVC两倍之压缩率(等同于同样画面质量下比特率减少了50%),可支持4K分辨率甚至到超高画质电视,最高分辨率可达到8192×4320(8K分辨率),这是目前发展的趋势。直至2013年,Potplayer添加了对于H.265视频的解码,尚未有大众化编码软件出现。
2,MPEG系列(由ISO[国际标准组织机构]下属的MPEG[运动图象专家组]开发 )视频编码方面主要有:
1) MPEG-1第二部分(MPEG-1第二部分主要使用在VCD上,有些在线视频也使用这种格式。该编解码器的质量大致上和原有的VHS录像带相当。)
2) MPEG-2第二部分(MPEG-2第二部分等同于H.262,使用在DVD、SVCD和大多数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和有线分布系统(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s)中。)
3) MPEG-4第二部分(MPEG-4第二部分标准可以使用在网络传输、广播和媒体存储上。比起MPEG-2和第一版的H.263,它的压缩性能有所提高。)
4) MPEG-4第十部分(MPEG-4第十部分技术上和ITU-T H.264是相同的标准,有时候也被叫做“AVC”)最后这两个编码组织合作,诞生了H.264/AVC标准。ITU-T给这个标准命名为H.264,而ISO/IEC称它为MPEG-4 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AVC)。
3,其他系列:AMV · AVS · Bink · CineForm · Cinepak · Dirac · DV · Indeo · Video · Pixlet · RealVideo · RTVideo · SheerVideo · Smacker · Sorenson Video · Theora · VC-1 · VP3 · VP6 · VP7 · VP8 · VP9 · WMV。因为以上编码方式不常用,不再介绍。
--
总之,即使是同一种视频文件格式,如*.MPG。又分为MPEG-1,MPEG-2 ,MPEG-4几种不同的视频封装格式,就算是同一种视频封装格式,如MPEG-4又可以使用多种视频编码方式。视频的编码形式才是一个视频文件的本质所在,不要简单的通过文件格式和封装形式来区分视频。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ojeff | 未知
就好比吃鸳鸯火锅,H264/H265/VP8视频可以理解成那口红锅汤料以及里面的各种食材,AAC/MP3语音可以理解成那口白锅汤料以及里面的各种食材。而mp4/rmvp/mkv/avi就是那个锅,负责把汤料和食材装好。

于是,鸳鸯锅有不同的款式(好比MP4/rmvb/mkv/avi等),当肯定都有鸳和鸯两个锅(就是说里面都有视频和语音),锅确定了,那么这口锅(比如确定为mkv)的格式就不变化,反正就是圆的中间有个弧形,锈钢材质,大小、直径高度等等都确定了(好比mkv里面的各种参数要求都指定了)。

至于汤底和食材,
红汤(视频图像)反正是辣的;
1) 微辣、中辣、极辣看客官的口味了(低码率、中码率、高码率的视频压缩看应用场景);
2) 麻辣(H264)、辛辣(VP8)、极品辣(H265)、芥末辣(VC1)等等也是由客官自己定义好;
3) 羊肉粒肥羊肉羊排羊尾巴(美片欧片日片韩片台湾片文艺片的视频),牛肉粒牛肉干牛排牛杂牛尾牛鞭(美剧英剧日剧韩剧AV剧的视频),鱼虾蟹贝蚝(新闻片纪录片采风片的视频),鸡肉粒鸡排鸡杂(抗日剧清宫剧军装剧时装剧家长里短剧的视频),以及其他各种荤素食材(小清新MV广告偷拍监视等等视频);
白汤(语音声音)反正是清淡的:海鲜味(AAC)、山珍味(MP3)、奶制品味(G.7xx)、水果味(mid)等等,素材可参考上述3)的描述,采集各类视频的过程也会伴随语音的采集,只是下锅(压缩)时,用不同风味(压缩标准)进行处理。
最后,红汤和白汤(视频和语音)分开放在锅里,一并端给客官享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opgunhan | 未知
MP4/RMVB/MKV/AVI这些属于封装格式。作用就是把视频和音频放到一块,相当于“容器”。其中可以放压缩编码的视频和音频

mpeg4,H.264.H.265这些属于视频编码格式,是压缩编码视频的。
AAC,mp3些属于音频编码格式,是压缩编码音频的。

详细可参考:视频参数(流媒体系统,封装格式,视频编码,音频编码,播放器)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emistry_130 | 未知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需要h.264之上的所谓封装,什么叫封装。就无声的视频而言,h.264是本性具足的,它里面已经包含解码所需要的帧率、同步等信息,无需任何添加,裸流送出足以看到流畅的影像。但是,加上了音频以后就麻烦了,你要在一堆信息中区分出哪些是音频哪些是视频,则需要加上一种分离的机制。当然,这种机制你也可以自行实现,谁不会呢?但是,张三自己定的规矩李四不一定看懂,而我们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务求彼此都能读懂对方的意思,这就是协议的精髓。所以,在h.264之上就再加一次的包装,这就叫封装。流式封装可以有TS、FLV,索引式的封装有MP4等。h.264/rm/rmvb等是视频协议,aac/mp3等是音频协议。TS/FLV/MP4等是封装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ВňВシの詠薳 | 未知
为什么有的视频换了个电脑就打不开?
如何使用转码软件给视频转格式?
什么样的视频文件又小格式又清晰?
上传网络的视频怎样才能保证清晰度?

不管你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小年青,都有可能遇到以上问题。
不如点击下面的视频从几个专业术语开始了解一下吧:


                                            
五分钟了解常用的视频格式!               
https://www.zhihu.com/video/998515880535425024
                                      

#关于帧速率#



关于帧速率,我们之前有提到过,我们看到的视频是由一帧帧的画面,也就是一张张的图片构成;如果一秒钟跑过去的图片有24张,帧速率就是24帧/秒(fps);只有8张,帧速率就是8帧/秒(fps);帧速率越大,画面就越流畅,当然大到一定程度,也不需要过大了,一方面肉眼也看不出有毛区别,另一方面电脑吃不消啊!







#关于分辨率#



关于分辨率,我们所看到的图像都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分辨率就是所显示图像的精密程度,也可以理解为像素点的多少。在屏幕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图像就会越清晰;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屏幕越小,图像越清晰;从前我们看到的电视都是标清,大致都是720x576的分辨率,长宽比一般是4:3;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16:9的电视和节目,分辨率为1920x1080;更大的分辨率就是4k。





#关于码率(比特率)#



码率,又叫比特率,是指每秒钟视频或音频的数据量,一般用兆/秒或K/秒表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码率越大,视频越清晰,但文件也越大;另外,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对图像并没多大影响,还搞得电脑吃不消呀~





平常我们总在想,如何让视频文件更小,让视频更清晰呢?答案就在码率上,对码率进行处理,就叫做编码方式,一般有CBR/ABR/VBR三种方式.





CBR全称constant bitrate,意思是固定码率,就是在整个视频当中,码率固定不变;VBR全称Variable Bitrate,意为可变码率。其实在视频当中,画面内容越丰富,所需码率越高,成像质量也会越好,画面内容不怎么丰富的地方用高码率就是浪费,所以可变码率根据画面内容的丰富程度自动调节,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让文件变得更小。所以要让视频文件更小,内容更清晰,采用VBR的编码方式,并设定科学的数值,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ABR全称average bitrate ,意为平均码率,是一种介于CBR和VBR之间的折中方式。




#关于格式#



1988年由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组成的300多名成员成立了一个活动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简称MPEG,他们制定提出不同标准,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最终应用与不同领域。编码出来的视频就被称为MPEG格式,简称MPG.





其中,MPEG-1的编码用于老VCD,MPEG-2的编码用于DVD,之后的MPEG-4被用于更多更广泛的平台,这里的MPEG-4就是传说中的MP4;





另外呢,还有一个叫做国际电传视讯联盟(ITU)主导的另一套编码方式,称为H.26X系列,之后与MPEG合作弄出了H.264编码方式,成为如今最热门的编码方式。





flv全称flash video,广泛用于网络视频,体积小,易于传播,遇到h.264的编码之后,生了个儿子f4v,有体积小、图像更清晰的特点。





其他的格式mov是由苹果公司开发出来的视频格式,wmv由微软开发出来;

你经常看电影的的视频格式叫做rmvb,你也许不知道它的爸爸叫做就是rm格式,以前又个叫做realplayer的播放器,rm就是它们公司开发的视频格式,现在后边儿添个vb,意思就是variable bitrate,可变比特率。





tips:








# 写在最后 #



关于视频格式,传统一般叫做封装格式,包括编码格式在内,并非本文说的如此简单。
我们只是讲一些内容提出来让你有个大致的系统概念。我们所没提到或者具体提到的avi、mkv,以及其他格式都属于封装格式的一种。封装格式并非完全按照编码技术命名,编码技术也并非仅此而已。建议对此有专业需求的小年青做更系统专业的学习。




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在我们 topbook 微信后台回复 视频格式 ,我们推荐了一款好用的视频格式转换工具。




最后,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看这300多支免费视频胜过几千块的付费课程
更多资源技能欢迎前往我们的官网查看:topbook.cc

收藏也要点赞,可不敢白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reaty | 未知
在生活语境里所说的“视频格式”,在学术上有两个概念与之对应:Container format (封装格式)和Codec (暂且译为“编解码格式”)。

1. Container format (封装格式)
Container format 描述了视频文件的结构。正如它的字面含义所说,它是对一个“容器”的规范。一个视频文件往往会包含图像和音频,还有一些配置信息(如图像和音频的关联,如何解码它们等):这些内容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存储起来,Container format就是这些规则。
如果一个视频文件是以某个Container format封装起来的,那么它的后缀名一般会体现出来。所以,后缀名只是形式,只是为了便于识别(例如,windows系统会根据文件的后缀名决定以什么程序打开它),无决定性的意义。

2. Codec (编解码格式)
Codec是一种压缩标准。而文件的压缩/还原是通过编/解码实现的,所以Codec也可理解成编/解码标准。要知道,未经过处理的原始视频和音频文件十分巨大,不好存储、传输。为了节省磁盘空间和网络带宽,原始的视频和音频文件都会通过编码压缩体积,然后需要播放时再通过逆向过程解码还原。Codec就是规定编/解码实现细节(数字存储空间、帧速率、比特率、分辨率等)的标准,不同的标准对于压缩的质量和效率有影响。
世界上有两大制定这套标准的阵营:ITU-T VCEG(Visual Coding Experts Group,国际电联旗下的标准化组织)和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ISO旗下的组织)。MPEG系列标准是MPEG制定的,H.26x系列标准是ITU-T制定的。

3. Container format (封装格式)和Codec (编解码格式)有关系吗?
不妨将视频文件看作容器(Container),那么这个容器里盛放的就是遵循某种Codec的内容(Content)。一个容器里应该能放下视频、音频、数据信息,即使它们遵循的Codec不相同。例如,QuickTime File Format (.MOV)支持几乎所有的Codec,MPEG(.MP4)也支持相当广的Codec。所以,单从视频文件的格式是无法获知它的质量细节的,这些细节取决与采用的Codec。比较专业的说法是,“给我一个H.264 Quicktime文件(.mov)”。

4. 为何还是有点迷糊?
以上的解释是从学术角度出发的,在学术上区分它们没有一点障碍。但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一丝不苟地区分“Container format ”“Codec”,往往只会说“这是一个mov格式的文件”。这是将日常用语与学术术语混为一谈导致的理解混乱。

另外,Container format和Codec的命名法有点奇葩,明白人有时也会晕。例如,“MPEG-4”既是“Container format ”,也是“Codec”,这确实够烦的。

看原版的资料:
1. https://library.rice.edu/services/dmc/guides/video/VideoFormatsGuide.pdf
2. Codecs And Formats --       Zencod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d123456 | 未知
分享视频:【电影自习室】视频格式详解以及如何输出适合网络观看
                                            
【电影自习室】第十七期 视频输出设置问题以及视频格式扫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1NzQ0NDI0.html
                                      
不知这个能不能帮到题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yzwasf | 未知
我来给一个个人的答案吧。
MP4/RMVB。。。什么的都是封装格式,兼容性和支持封装视频编码和音频编码各不相同。
举个例子MP4不支持普通的无损音轨,MKV是支持的。
MP4不支持封装ASS字幕文件,还有一些无损的视频编码。MKV支持。
MP4支持H264AAC,MKV当然也支持,但是满足需要的话MP4最好了,支持导入视频编辑软件,用户播放器兼容性更好。
MPEG-4,H264,H265就像是游戏显卡的型号,是一种编码标准,通常级别越高,压缩率越好,解码和编码的要求也就越高。
以H264为例,同样使用H264编码,不同的编码器的性能压缩率不同,转码速度各不相同。
常见的有X264,NVENC,MAIN CONCEPT等
X264有时间,CPU又好的话高预设质量肯定是最强的。
MAIN CONCEPT取决于编辑软件。
NVENC速度非常快,但同码率下清晰度远远不如X264。
如果H264比作1070显卡。
那么X264的清晰度就是PC的1070显卡,NVENC就像是1070MAX-Q。实际表现各不相同。
总结下
MP4是只是封装打包的格式,具体清晰度什么的还得看具体里面的文件属性,视频编码或者音频编码,体积分辨率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hsftcdj | 未知
其实,就是书和书的语言的关系。MPEG4是编码,也就是语言。FLV、MP4之类的就是书。而书架是多种多样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书的装帧格式(以日本轻小说的装帧,例如新本、文库本、四六判之类的)、排版方式(横版或竖版)以及开本(我国的轻小说大部分是787×1094 1/32)也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