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未来十年的发展空间?

achilles 回答数20 浏览数768914
DJ战神 | 未知
提到AI,今年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莫过于如今的世界棋坛第一人柯洁在较量中败给AlphaGo了,柯洁落泪的画面让人在心疼这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的同时,对人工智能的强大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虽然诸如《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等电影在竭力渲染AI对人类的威胁,但本质上我们都知道这是艺术的夸张,AI必定是接下来十年里最热门的技术领域,一旦为我们所用,这项技术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新必定是难以想象的。

我几乎所有行业的朋友都在说AI会给他们行业带来的变革:反映最强烈的是翻译,尤其是学术,公务文书方向的翻译朋友,AI取代他们的工作其实现在已经没什么技术壁垒了,做造价,核算之类的朋友更是如此,甚至做牙医的朋友都在说AI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了(我以为这么精细的活儿短期内人工智能还替代不了),而最兴奋地谈起人工智能的,是做程序开发的朋友,因为对他们来说,AI带来的不是失业而是对用户体验的一次大幅度提升。
说到对AI的开发我们聊起的更多的是谷歌和苹果,而国内对AI最有野心,研究和布局也最深入的,我想应该是华为。

其实正如上面很多答主提到的一样,开发AI是个烧钱的活儿,过去一个技术天才的小作坊就能创业成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而华为对研发的投入也从不吝惜,过去十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达450亿美元,在2016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第9位,未来,华为还将每年投入100—200亿美元,研发人员超过8万人。



可以说国内的所有电子产品或互联网公司,卖噱头者有之,打价格战者有之,哪怕真的踏踏实实做产品者亦有之,但真正能拎得清,把今天的利润用来换取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的,真的也非华为莫属了,在专利数和用户体验上,华为一骑绝尘,手机等产品真正走到海外去的,其实华为也是最成功的一个。

而人工智能领域,华为对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布局,也都清晰而明确,华为人工智能战略简而言之,就是Mobile AI=On-Device AI + Cloud AI,前者是端侧智能,简而言之就是对设备分析,处理性能的提升,让智慧型手机真正变成一个可以思考的人,而后者则是云端对数据分析和测算能力的迈进,在宛若海洋的数字世界之中分析用户的所需所想,两者的落脚点,都在于用户本身。
而华为在Mobile AI这个大前提之下,也针对性的确定了四大方向:智能感知,精准认知,安全系统和动力系统,在这些领域华为已经取得了突破,2017年它推出的Mate 10系列就是全球首个内置AI芯片的手机,这也是第一个在商业终端开始使用AI技术的标志,在这台手机上,AI驱动的机器翻译是华为与微软团队联合攻关的成果,支持50余种语言,让翻译速度提升了300%——看来我那些翻译行业的朋友的担心真的不是多余。
华为发布的麒麟970也确实说明它用来研发的钱都没白花,作为首个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打破了移动端硬件很多技术的瓶颈,既然Mobile AI=On-Device AI + Cloud AI,云和端之间的协同关系就要被很好地定位,而麒麟970正是具备这一功能的强大平台。
总之,目前的华为看来对AI的进发步履正在大步向前,而我们作为消费者,目前能期待的就是它未来推出的应用更多AI技术的手机的诞生,至于其他把人工智能落到实用的电子设备以及AI在云端更多的运用,我也相信华为未来可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