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国内的arm处理器厂商也不少,像全志、瑞芯微、展讯、海思。为何他们不做一款基于A72的服务器cpu?

lostrun 回答数19 浏览数766782
cavium出了款48核的arm服务器cpu,技嘉还配套出了主板,为何不见国内厂商出这种类似的服务器的cpu。有同学提到服务器对稳定性的要求,本题中的处理器暂时不追求高可靠吧,比如在分布式系统Hadoop之类的使用PC机都可以搭建的,谷歌自己定制那个服务器就单机而言也是不可靠的。 ThunderX ARM Processors| 64-bit ARMv8 Data Center & Cloud Processors for Next Generation Cloud Data Center, HPC and Cloud Workloads GIGABYTE B…
新干线 | 未知
服务器CPU要有市场才行。

服务器CPU市场基本上被大厂垄断,因为服务器领域要求的是稳定性,轻易不敢换小厂的产品。

服务器CPU需要356天*24小时持续运行,对CPU的制造工艺要求很高,真要搞出来以后还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工作,研发投入非常大。

投入大,产品产出以后又有卖不出去的风险,这种事情国内自然没人做,至少是做的少。所以,先从消费电子领域入手,把钱挣够了再去想办法打开高端市场,不然研发的投入容易打水漂。

至于用PC做分布式计算的方案,确实可以,但前提是要有方案。题主给的新闻链接里是谷歌,因为谷歌公司大,有能力自己做方案。换了别的公司,连个最基本的方案都没有,指望用户自己做?有多少用户有像谷歌那样强大的研发能力?

关于这个,说点题外话:

我待的上家公司是做交换机、路由器的,因为早期产品不太稳定,主要客户都是高校,因为学生宿舍断个网什么的没太大问题。但像银行、电信领域一直不太气色,因为这些领域要求高,一旦出了问题就被打入冷宫,以后产品想进去都难。

后来某省的某银行系统网络升级,砸了不少钱才中标,一台三层核心交换机(双控制板、双线卡带光模块)只卖了5万,相当于白送,目的就是为了打开市场。

所以小厂想拿到高端市场的单子是很不容易的,市场没认可你的产品之前非常难。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花一朵朵@ | 未知
国内已经在做了:
海思(商用):Estuary Overview,D05的SoC是双路32核Hi1616,有华为支撑
飞腾(政府):FT-2000Mars,64核自有架构,国家队
华芯通(合资):Qualcomm 32核自有架构,基本属于贴牌

题主说的全志、瑞芯微、展讯是传统手机芯片厂商,在服务器领域很弱,没有市场没有积累,怎么做。。。

目前全世界能自主设计服务器CPU的只有四家:intel、ibm、oracle、arm。arm目前在服务器领域性能上被前三家吊打。A72是2013-2014年就设计好了,现在ARM服务器路线图已经到2020年以后,还有好几代设计没有公开,国内小厂现在投资arm服务器soc很有可能成为先烈或小白鼠。如果等到2020年7nm以后,或许时机才成熟。

明年各大Linux厂商才会正式出ARM服务器版(说的就是你,redhat),然后是library和middleware,OpenJDK9也是2017年,从第一个正式版到软件生态完全成熟,需要3年以上,可以参考x86_64的64位操作系统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还有好多软件用32位版本。。。

综合以上,2020年是ARM服务器元年,2025年ARM服务器才能成熟商用,2020年之前的只能打小众市场(如Cavium和Hisilic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40653629 | 未知
这个技术难度很大的。
【用ARM公版就能搭出手机芯片SOC吗?】见华为终端的领导李小龙的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0421629/answer/86838092 (分享自知乎网)
“如果将手机芯片比作一辆车的话,那么ARM提供的CPU只是一辆车的发动机原型,无法正常工作。你需要造一辆车出来,还得搭配上其他的底盘零部件、车身零部件、电气零部件等等才行,同时你还需要设计车的外观以及这些零部件在车内的组合结构,以及制造工艺能力。这过程中少一个螺丝或是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是功亏一篑。‘’
引用一段话类比一下,虽然技术侧重有所不同,但要造出一个设计规模比手机芯片大得多的服务器芯片,难度巨大。很多难点其他人都有提到,这么多核要协同工作,他们之间的同步、互联、共享资源、还有对外各种高速接口、当然还有生态是最大的问题,这每一个领域都不容小觑。

Cavium成立于2001年,在多核处理器领域已经深耕十五年了,经验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工程师数以百计,业界人称千年老妖!摆事实讲道理,在国内能建立这样水准的团队么?还有,这样的团队,核心架构师怎么来?这么庞杂的系统,微观来看,运行起来的复杂度不亚于一座小型城市。卧槽,你说这样的架构师得多屌?得值多少钱啊?有这种能力的架构师大多都被intel垄断了。


所以啊,任重道远,努力吧,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ppo123 | 未知
1,稳定性,服务器是要求365*24工作的。可以宕机,但是要有原因,明确的原因。
跟手机,实在不行了就重启一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2,路标的延续性
做to B的生意,大家都是一起坐下来,商量一个5年大计的,不是一代两代产品的问题。没有后续路标,只有一代产品,根本卖不掉。
3,生态系统
ARM的服务器还在起步阶段,生态尚不成熟。蛮需要投入。做消费类产品的厂商,未必能忍得了这种投资周期。
4,高速接口
10G网络接口,能做的,非常有限。其它,不多列,技术门槛是有的。

... ...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我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都是商业决定,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xxxxxxxxxxxxxx | 未知
中国在IC领域主要是follower和copier。当整个市场都还没有成功者的时候(Cavium也就是炒得热其实规模在我们看还相当小不能算成功),copier没有可以copy的对象,所以现在还不是中国人能成功的时候。

ARM做服务器CPU,最大的问题可能还不在于你能不能做出一个CPU来,而在于目前整个server eco-system都是为x86架构准备的,从PCIE总线到各种软件和虚拟化。以为做个CPU出来就能做server,那就是各种中国芯的下场,芯片出来了不会有人用你的,除非你自己是Server OEM用自己的芯片自己开发相应的软件,国内有这个能力的也就华为,但是即使华为在努力,在这个方面也进步非常慢。

ARM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他们的目标是下一代架构里面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一些包括总线和其他因素在内的东西(和ARM总部的老外VP交流,他们自己估计要2020年前后了),目前的v8在eco-system上是被限制太多太多了,还是只能实验性的用用,没法让客户大范围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_loving_so | 未知
首先要说的是,即便是在美帝,真正主攻服务器cpu的公司算起来也没有几家。Cavium是目前看来技术积累最好的公司之一。Intel据说最近也准备进入服务器市场。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用的是arm还是x86,真正以服务器cpu的公司都不多。

为什么做服务器CPU的公司不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之前一段时间各大公司并不认为服务器cpu有巨大的市场。当时big data, cloud computing还没有如今天这样兴盛。公司也不会采用大型的data center来存储数据,来支持各种软件运行。所以服务器的CPU需求并不大,自然也就没有很多人投入研究这一块的产品了。

第二点我要说的是对于不同的应用的CPU,技术设计要求是很不一样的。虽然芯片领域是大厂说了算,但是也不是说大厂是所有领域通吃的。最好的例子就是Intel最后还是在手机芯片上落了下风。说回到服务器cpu的技术要求上来,因为针对的是大型的data center,所以四核八核明显是不够。 往往要需要远多于八核的Soc, thunderX是可以拓展到48核。这么多核的SoC会带来很多新的技术难点,比如如何高效地处理shared data的coherency和consistency。不仅如此,服务器的cpu对于数据传说的要求会很高,这就会对pci express这些数据接口有更高的要求,这也会要求对architecture有着相应的调整。

楼上也有提到说eco-system,服务器的CPU也是需要对应的软件支持的。 而这些软件支持很多时候是要硬件设计公司自己开发的。

总的来说就是之前市场需求并不大,投入却也不小是服务器CPU公司和产品不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posvtm | 未知
最近一直在基于ARM服务器开发企业应用软件。谈点感想。
基于ARM的服务器很早以前就有了,而且ARM的功耗更低,供应商更多,价格更便宜。不过在企业服务器中一直属于小众。不是因为ARM的CPU不稳定,我们的曾经做过180天x24小时的连续运行测试,低功耗其实会更稳定,主要是因为没有企业基础软件的生态。
首先比如说数据库

你听说过有人在ARM平台运行Oracle/ SQL Server吗?目前世界排名靠前的主流企业数据库很少能在ARM平台上运行。所以尽管ARM芯片很便宜,而且可能还更稳定,但是很多主流的数据库的开发时间几乎比ARM还要早,所以根据就没考虑过在ARM上运行的问题。
其次一些相关的WEB框架无法在ARM上运行

微软的IIS Web服务就不说了,一直无法脱离Windows,微软最新的Win10 for ARM 老版的exe都还无法运行。再比如说Oracle的WebLogic和IBM的Websphere,也没听说有人在ARM上面跑。
基次目前企业软件对硬件的性能要求有点高

虽然ARM的每瓦功率完胜Intel/AMD,但是现在的企业软件十分复杂,比如我之前在SAP工作过,SAP有一款自己的数据库HANA,刚一启动100多个G的内存就没有了,运行起来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非常耗电,目前运行功率一般最多几十瓦的ARM核心很难提供这种性能。


我们测试过X86和ARM两种平台,很显然用ARM更便宜,比如说用ARM平台的芯片,成本可以做到x86的五分之一。如果用国产ARM芯片像全志H3,成本可以做到十分之一。但相关的软件生态还没有组建起来。所以我们只能花更多时间来挑选和开发适合运行在ARM平台上的数据库、Web框架、编程语言,这个过程比较痛苦。


最后,宣传一下我们的产品:   顽石云盘私有云版的有道云笔记+百度网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niper1980t | 未知
列几个数字吧。当前一款典型的采用主流 28nm (还不是14nm哦)工艺,A9 级别(还不是A72哦)多核的处理器,研发和流片费用就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研发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就算流片出来,没有几百万到一千万片的订单,连收回研发成本都困难。光问为何不做,那为何要做?市场不明朗,出货量没保证,就算真做出来,这个芯片相比 intel 的 x86 又先进在何处?客户为什么要抛弃成熟稳定的代码和资源,去拥抱 ARM?
「有同学提到服务器对稳定性的要求,本题中的处理器暂时不追求高可靠吧」……题主这个逻辑太霸道了,同样说「有同学提到流片烧钱,本题中暂时不考虑钱的问题吧」也不是不行。但比较可惜,决定做不做的决策者唯一的工作,就是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di123 | 未知
服务器CPU一个核心指标是性能,不用太考虑功耗,这是intel的传统强项.ARM的关注点一直是低功耗,代价之一就是性能.两家同频率的CPU,intel的执行速度是ARM的10 ~ 100倍.
要想CPU执行指令快,不仅仅是把CPU本身搞好就行了,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你还要管外部芯片组,存储器接口等非CPU事项,因为这些东西跟CPU紧密配合,有大量的细节只有CPU生产商才知道,所以主板,内存以及芯片组的很多标准都是intel在订.这是个很高的门槛.ARM长期面对SoC市场,不用考虑芯片之外的事情.
ARM要想进服务器市场,除了其处理器要革新构架大幅提高性能外,还要补外围芯片组和软件的空白,这对一个年营收仅1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