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小米宣布发布最新的米家激光电视机,标称售价9999人民币。实话实说,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心里或是咯噔了一下。因为本人的行业就是激光家用投影领域,9999的价格,说实话,给我们做,成本可能都不够,小米真要弄出来,一堆竞品可能直接就GG了。难道小米又要重新充当一次当年手机行业搅局者的角色?
最近几天,关于米家激光电视机的测评分析渐渐出来了,手头虽然没有机器,但是就我所了解阅读到的信息,做一台简单的分析总结,以及介绍一些激光家用投影领域的基本情况。
混合光源VS全激光光源
首先,我最关注的一点就是光源到底是指什么组成,更为传统的激光+荧光粉模式,或是RBG纯激光模式?其实从小米给产品的取名上大家就大概能猜到了(笑)。如果是RGB纯激光光源的话,那肯定就叫“全激光电视机”而不是目前的激光电视机了。小米采用的,是光峰提供的更传统的蓝色半导体激光+荧光粉组合的半激光光源。这样的光源,和红绿蓝三色全部采用激光的光源比,有利有弊。
从成本角度来说,混合激光/荧光光源有很大的优势,混合激光光源中,只有蓝光是真正的激光,其他两种颜色,都是由蓝色激光照射到荧光粉上,然后荧光发光加色轮产生红绿两色。大功率蓝色半导体激光器的价格目前已经到了非常便宜的程度,我随手在ebay搜了下,蓝光2*4的Nichia出产的bank(绝大多数激光家用投影机,激光电视机里面用的就是这个光源模组),散货也就在300美元,可以产生出30瓦左右的蓝光,性价比非常高。
而RGB纯激光光源则必须要面对成本这个问题,红光半导体激光器和蓝光类似,也相对很成熟,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达到想要的功率(虽然单个功率远远低于单个蓝光激光器的功率,但好在便宜,可以数量上来凑)。最麻烦的是绿光,由于半导体材料晶格不匹配以及能带限制,导致使用常规的半导体激光器方法是不可能生产出高效率,而且波长最适宜显示(532nm左右)的绿光光源。目前市场上的绿光半导体激光器,要不然就是波长偏短(515nm左右,偏蓝),要不然就是波长偏长(545nm左右,整体偏黄)。这个问题是半导体激光器行业著名的“Green Gap”。有一些全激光家用投影的尝试,使用的就是515nm的绿光,抛开色彩问题不谈,515nm绿光的价格也远远大于蓝/红光激光器。目前来说,大概是100美元每瓦的价格,和蓝光的10美元每瓦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方法生产532nm激光主要集中在两个类别,一是量子点激光器,目前来说效率还偏低,同时可能涉及到多种有毒材料。量子点激光器用作家用投影光源的比较少。另一种是倍频绿光,简单来说就是先产生1064nm基频光,再利用非线性晶体倍频,得到532nm的绿光。这种激光器目前相对较为成熟。但依然面临着高成本的问题,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价格可能在200美元每瓦左右。
抛开成本角度,从色彩角度上来说,混合激光光源应该或是要略逊全激光光源一筹。由于光源的单色性更好,色域范围可以更宽。准确的来说,目前只有采用532nm绿光的全激光以及量子点激光器可以达到Rec.2020的色域全覆盖。而Rec.2020是目前业界公认的4K/8K超超清电视机电视机的显示标准。混合光源由于红光绿光不可避免的较宽的光谱,牺牲了色域的面积。
亮度是个技术活
在看到详细的说明之前,我看到一句话“小米激光电视机采用单DLP技术,亮度达到了5000流明”。当时的预计就是要不然小米搞了个大新闻,要不然就是在混淆概念。等详细的说明一出来,我看到了下面这句话:
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光源亮度什么鬼?”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用这个方式来表述设备亮度的。。尝试理解了一下,应该说的是整个光源模组可以提供的流明,而不是最终从家用投影镜头出来的流明。这里简单说下小米的单DLP家用投影机结构。如下图,这是一台非常成熟的结构(非小米的结构,但是应该很类似),
蓝光激光光源照射到旋转的荧光粉盘上,产生混合的白色光源,经过光学系统照射到旋转的色轮上。色轮滤光产生三色光,然后经过一台棱镜系统,照射到DLP。DLP对入射光调制加上图像再家用投影出来,到屏幕上被人看到。
小米采用的色轮据说是传统的RGBRGB模式,一台简单的图如下:
色轮的运用说明了每时每刻只有三分之一的光可以被利用,整体的实际利用流明最少为5000的三分之一。实际情况是,很多评测的确也提到了,实测米家激光电视机的流明也就1000出头。
不过就如我在标题说的,亮度是个技术活。这种小把戏各个厂家都在玩。目前很多家用投影机厂商标称的ANSI流明,只考虑白光流明,即为家用投影一台全白图案时的流明。很多厂家在测试这个数据的时候,会为了达到最大亮度,降低对比度,加强背景亮度,以及采用含有透明叶片的色轮,给出一台看似很高,但实际完全没法用的流明数。我们在试验中就发现,通常来说2000-3000流明标称的机器,可能在实际使用时,只会以1000多,甚至7,800流明的强度工作。
高端机器会采用三片DLP的方式工作,三色光分三个通道走,完全避免了色轮的使用,是的光源亮度大大提高。但是一是成本大大提高,二是索尼,Barco,Christie,IMAX和提供DLP的厂商德州仪器有协议,高分辨率三片式DLP只能提供给这四家使用,其他公司都没有渠道。小米要不然选择使用低分辨率的三片DLP系统(完全配不上激光电视机这个高端的产品),要不然忍受光损使用单DLP,或者转向三片式LCOS(也未尝不可)。
散斑,目前不用考虑
最后这一部分是我特意加上去的,主要是和我做的项目比较有关系23333.全激光家用投影的一台重要问题就是激光散斑。如下图左所示,激光散斑是由于激光光源的高相干性,在经过类似于家用投影屏这种随机表面的时候,会发生随机干涉产生的斑点样噪声。
目前有很多人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来降低家用投影画面的散斑程度,主要是通过提供空间多样性和时间多样性来达到,但是目前来看完全消除散斑或是有一定难度。
不过对于米家的混合光源来说,红绿光由于是荧光发光,可以认为低相关度,几乎不存在散斑的问题。而蓝光虽然是激光,但是如果也经过荧光盘的话,那么也和红绿一样,不会再有散斑问题。就算是蓝光直出,由于人眼对蓝光最为不敏感,蓝光产生的散斑也不易被感知到。
但在将来,如果小米试水全激光光源家用投影的话,这一定是一台必须克服的障碍。期待小米到时候搞一台让我彻底折服的黑科技出来? XD
就整体来说,小米的这个产品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大突破。更多的是一台非常好的整合。这也符合小米一贯的风格。不过对于整个激光电视机行业动辄两三万甚至更高的价格,小米9999的售价,极大的压低了竞品的利润空间。再加上米家本身的智能电视机平台,可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今天就写这么多,很杂,也有点乱。自个随便写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