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明成化鬪彩鸡缸杯为啥估值超过 2 亿港币?

bion 回答数5 浏览数792
如何理解它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关新闻:http://news.sina.com.cn/c/2014-03-13/095029697664.s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chilunl | 未知
轉帖於微信,轉發的是我一個專營文物研究的朋友,算專業人士。


小学文化程度的土豪刘益谦豪赌2.8亿买下鸡缸杯,看似人傻钱多,实则是迫于无奈而孤注一掷的装富表演,也许已经是垂死挣扎之举了,当然原因很复杂。
刘益谦是很会SHOW的,初中缀学干了多年街头小贩和的士司机刘益谦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个四川大学法律硕士,学历来历不明,呵呵。还记得那个超级高调举办上海首富秀的周正毅吗?现在哪里了?蹲监狱里面了。
《功甫帖》伪作事件动摇了国宝帮的收藏信用,一些靠炒高文物字画来循环抵押骗贷的收藏家面临破产危机。刘益谦拿《功甫帖》伪作忽悠上海政府帮他交了税金,将来会被清算的。《功甫帖》伪作事件苏富比一天内从调查改口不调查,刘益谦是要报大恩的。苏富比调查可能会引致美国司法介入,一些在中国盖得住的事情在美国是盖不住的,《功甫帖》伪作内幕曝光那是要毁掉一大批人的。

一,合法洗钱实质是改良的庞氏骗局
刘益谦是没有多少钱的,能拿出来炒股的钱也就几个亿,通过循环重复质押信贷一共借了几十亿炒股,股市一直低迷不涨,光贷款利息每年就要还好几亿,刘益谦哪里来钱还利息?刘益谦2010年光是地产股就巨亏5亿,被质疑会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股市不涨可以操控估价嘛,2011年12月,刘益谦的新理益就因为做局操控股价而被证监会罚款521万。股市操控被罚那就操控文物艺术品市场呗,艺术品市场没有证监会,你把文物艺术品炒高一万倍也没有人理你,黄龙玉8年就被炒高了一万倍。
只要国宝帮拼命炒高文物艺术品的价格,刘益谦等人就会源源不断地来钱。道理和股市是一样的。所以无论真货假货,国宝帮都会拼命把它炒上天价,因为文物艺术品市场走低,一大批靠炒高文物字画来循环抵押骗贷的收藏家就会面临破产危机。这种靠炒高文物艺术品来凭空掠夺财富的方式,就是“合法洗钱”的方式。为了适应描述瞬息万变的中国文物艺术市场,我不得不创造“合法洗钱”这个新名词。
1,合法洗钱如何掏空你的口袋
合法洗钱如何创造财富呢?举个例子吧,我拿100万买入一堆石头,只要花10万佣金给拍卖行,就可以炒到2000万,这时就可以信托抵押贷出1000万。再花几十万佣金给拍卖行,就可以炒高到4亿,这时就可以信托抵押贷出2亿。当然了,炒高后的石头就不能再叫石头了,改个名字叫做XX玉,这样雅一点,马甲都不用换,改个名字就身价万倍了。只要炒高石头价格的速度高于贷款利息和佣金等综合成本,就可以源源不断创造新财富。如果炒高石头的价格速度低于贷款利息和佣金等综合成本,或者信托不认可它的价格没人接盘,就面临崩盘。文物艺术石头炒家合法洗钱创造的财富来自于哪里?当然是来自你的口袋里。艺术品这些东西没有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即使炒高1万倍,它还是个没有实质经济效益的石头。但它会整体冲淡社会财富,造成实际劳动力的贬值,艺术品快速升值的过程,同时就是实际劳动者的劳动力大幅度贬值的过程。你是不是感觉到生活越来越艰难,那就对了,因为你的钱无形中被合法洗钱洗走了。
如果一种艺术品有一万件,炒高其中一件,实质已经造成一万件的同时升值,也就是说一个合法洗钱炒家会带来万倍泡沫资产效应。一个每年炒10亿元艺术品的合法洗钱炒家,可能会带来10万亿的合法洗钱泡沫资产效应,10万亿的财富被转移到拥有这种艺术品的炒家手里,等于一亿人一年创造的价值被合法洗钱制造的泡沫资产吸走了。合法洗钱炒家对社会的破坏力是非常残酷的,合法洗钱炒家对社会的危害是异常恐怖的。合法洗钱艺术炒家所创造的泡沫财富就是洗劫自你的口袋,你10年辛辛苦苦赚了100万,但合法洗钱艺术炒家通过炒高艺术品、文物、古董.....等等来冲淡社会总财富。你的100万可能就只剩下20万的购买力,你的80万就被掠夺走了。本来你花50万就可以买到一套房子,现在你要花300万,你的250就被洗劫了。本来你只要花200万就可以活一辈子,现在你需要花1000万,你的800万就被洗劫了。
2,现有法律框架下,合法洗钱是合法的
所谓的合法洗钱在现阶段的法律框架下是完全合法的,甚至连一点法律风险都没有,而且法律还严格保护合法洗钱。也就是说,法律并不能保护你的财产安全,说老实话,绕开法律也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力。
举个在法律框架内完全合法的合法洗钱例子,我2年前从我自己的拍卖公司拍下价格1000万的《松鹰图》伪作,但拍卖前我就跟卖家协商好了实际价格50万,拍卖价1000万只是做局,和实质交易无关。现在我把估价2000万的《松鹰图》伪作送拍,在拍卖行炒到4亿,我就可以用《松鹰图》伪作来质押融资2亿。本来就协商好的假拍,买方是不会付款的,是利用公开拍卖这个过程把《松鹰图》伪作的价格制造成4亿。当然了我和信托忽悠,买家付不付款,它的价格都是4亿。买家不付款,估格是4亿,买家付款,实际价格是4亿。再举个在法律框架内完全合法的合法洗钱例子,这次我是买方,我把一个估价1000万的《黄庭坚》伪作在拍卖行炒到4亿,我就可以用《黄庭坚》伪作来质押融资2亿。本来就协商好的假拍,我实质只支付1000万,而且这1000万可以分期付款或者拖延几年后再付款,甚至最后不付了也无所谓,补偿几十万违约金了事。
当然,以上2个例子买卖双方都可以是我自己,我叫朋友把我收藏品送拍,我自己买下,或者我送拍,我出钱朋友帮忙买下都可以,拍卖公司很配合,利用《拍卖法》可以屏蔽买卖双方的信息,随便付拍卖公司一些佣金,拍卖公司可以随便报税也无所谓。合法洗钱的模式不是庞氏骗局模式吗?说对了,其实质就是庞氏骗局,但是被改良了,改良成完全合法的庞氏骗局。这种合法洗钱的手法来源于非法洗钱,但也被改良成完全合法的了。被谁改良了?被中国的贪官改良了,中国贪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腐败方式,合法腐败。了解合法腐败,就要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二,中国贪官创造了伟大的合法腐败
1,贪官和梵高奶奶
(接上篇)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县委书记,贪得无厌,虽然有不少举报,但上面有人,也能压下去。在一次重大丑闻之后,县委书记被媒体和反贪人士关注上了,县委书记开始担惊受怕,害怕什么时候就东窗事发。县委书记想,贪污还是要继续贪下去的,不是小贪,是加倍大贪,不贪哪里来钱买官和打点上面的人,而且不是小钱,买来这个县委书记已经花了上千万。县委书记是官场的红线,在县委书记位置上提拔上去的,将来才会平步青云,上不去的就是一辈子的芝麻小官。如何大贪又不留蛛丝马迹?如何隐匿贪污来的巨额财富?这才是考验官员的真本领,所有被抓的贪官都是贪污痕迹过于明显,而且巨额财富过于暴露。县委书记开始苦思冥想。
某天,看到农民画家梵高奶奶的新闻,县委书记触类旁通一下子眉开眼笑,开窍了。县委书记瞄上了他70多岁的老母亲。但是他老母亲不认识字,更加没有画画基础。但领导毕竟是领导,就是比平民老百姓聪明那么一点,他想到几万年前的原始人类也不认识字,一样没有美术基础,但原始人可以画一些简陋的陶纹岩画之类的。
于是县委书记找来一些陶纹岩画之类原始人画的图案,他叫他老母亲对着描,当然,这是3岁小孩都会画的,何况大人。县委书记和老原配离婚了,娶了他多年的小三,小三生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县委书记也瞄上了他5岁的小女孩,叫他小女孩也帮这他老母亲一起画。一些和县委书记有权钱交易的商人和需要买官的下属就高价买走他母亲的画。县委书记帮他老母亲移民海外,并在香港和国外多个地区开了账户,方便一些买画的巨款直接在国外支付,也方便他老母亲在香港和国外展览拍卖的时候的权钱交易。领导不愧是领导啊,真是一箭双雕,既可以大肆贪钱,又把他母亲炒成了第二个梵高奶奶。于是第二个梵高奶奶就这样诞生了。(此故事改编自现实版的励志童话,有兴趣的搜索政治腐败丑闻“香河圈地”事件。)
这就是合法腐败的一个简单的初级模型,把非法的权钱交易伪装成合法的艺术品买卖。从法律上来说,县委书记没有合法收入之外的直接财产和现金,县委书记也没有与贿赂他的商人和下属有直接的权钱交易关系。这就是中国贪官所创造的合法腐败方式,贪官的腐败巨大需求导致部分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几年内飙升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县委书记自从开窍之后,巴结贿赂高官做到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甚得高官赏识,被某高官家族拉人核心腐败圈,自从平步青云。
其实贪官的为官之道不在于你是否能干,在于你买官受贿的手法是否能绕开法律,即使被知情者举报,也抓不住任何蛛丝马迹,这也是低级贪官能否进入核心高官腐败圈的基本门槛。
2,高级贪官主导的合法腐败模式
贪官利用艺术洗钱来合法腐败的模式就是把非法的权钱交易伪装成合法的书画买卖。一些低级贪官利用艺术品洗钱合法腐败的方式是:一般中间人会把贪官和商人带到贪官拜把兄弟的画廊,或者带到贪官的拜把兄弟的字画工作室,中间人会示意商人高价买下一些字画作品,几万到几十万那样的,然后商人所求的事情,贪官就会帮他办好。这样腐败方式下画廊和字画家就成为权钱交易的隐蔽中介,一些和贪官关系紧密的画廊和字画家就这样暴富起来了。只要隐蔽中介能够把贪官的非法所得的巨额财富隐藏好,比如转移到国外,这样合法腐败方式在法律上就难以界定为直接受贿,也就是成了合法的腐败。
被媒体大量曝光的郑州“房妹”一家用的就是这样腐败方式,房妹的哥哥翟政宏注册河南十方艺术馆,用来洗白房妹父亲翟振锋局长的非法收入。只是房妹一家做得比较低级而已,财产过度暴露,而没有把财产转移到国外等方式隐藏起来。
这种合法腐败方式在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那里就升级了,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非常隐蔽的合法腐败模式是这样的:某商人托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办事,商人在中间人的指点下到香港或者国内的拍卖场高价买下某作品,商人的事很快就办妥,按照协定办妥后商人再到香港或者国内拍卖场高价买下某几幅作品。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与商人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权钱交易,当然这些是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的手法,非常隐蔽,行内术语叫做防火墙,就算商人出事后举报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也很难查到蛛丝马迹,根本找不到实质性的犯罪证据。
3,合法腐败演变而来的合法洗钱
一些大牌知名企业家参与这种和高级贪官的权钱交易,一开始会害怕买卖艺术品过度曝光,就会给钱委托他的收藏家朋友代买,或者给钱一些专业的艺术贿赂洗钱中介代买。一些本身没有多少现金,但经常在拍卖场天价买艺术品的收藏家,大多是贪官、国企高管和贿赂商人之间的专业艺术贿赂中介。
一些大牌知名企业家以前在收藏界默默无闻,为什么会突然成为收藏大量字画作品的收藏家,这就是因为这些大牌著名企业家长期合法贿赂高级贪官而来的腐败积累。一些大牌企业家为了贿赂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长期在拍卖场高价买下的大量字画,最后都价格爆升了,甚至有些大牌著名企业家出来忽悠说他的字画升值了几百上千倍,现在价值几百亿几千亿。这都是大量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大量利用文物艺术品合法洗钱的结果,造成几年内一些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爆升几百倍,甚至几千被。
当然,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就变质了,一些原本靠高级贪官和国企高管合法腐败获利的收藏家群体就独立发展,利用炒高文物艺术品来重复循环抵押融资,炒高文物艺术品后拿去抵押融资,把融资来的钱再次买入文物艺术品来炒高,循环抵押融资,循环买入炒高,大规模洗劫社会财富,演变成上一篇说的大规模合法洗钱,用天价泡沫艺术品来大规模洗劫实际劳动者的财富。只要炒高文物艺术品价格的速度高于抵押融资利息和佣金等综合成本,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创造新财富。如果文物艺术品的价格走低,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就因为还不起利息和佣金而面临资金链断裂而崩盘破产的危机。所以拍卖场上的文物艺术
品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都会合谋抱团一起炒高,制造文物艺术品价格暴涨的假象,最终都是为了蒙骗不断贷款给他们的金融机构。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已经严重危害金融安全,并且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功甫帖》伪作事件动摇了整个中国的收藏信用,刘益谦倒下,则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有大量炒高文物字画来循环抵押融资骗贷的合法洗钱收藏家们破产,所以马未都、朱绍良等人背后的一帮面临破产的收藏家们抱团取暖,力挺面临破产危机的刘益谦,鸡缸杯是《功甫帖》伪作事件后面临破产危机的收藏家们的一个救命稻草,所以就上演了一场疯狂的鸡缸杯表演SHOW。即使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要疯狂炒高文物艺术品的价格,慢点崩盘总好过早点崩盘,慢点死总好过早点死,这就是为什么这批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最近疯狂表演的原因。这些疯狂制造泡沫的表演已经严重违背中央新政,法律的清算迟早会来,时间问题。只要金融机构一追债,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大部分就会破产。
当然了,最大的危险来源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原罪,为了降低炒作成本,这批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的收藏品绝大部分来源都不干净,只要追查收藏品的来历和追查艺术品交易税,这批合法洗钱的收藏家绝大多数都会面临破产和涉偷税漏税进监狱的危机。
三,非法洗钱中的真假艺术品抵押融资
(接上篇)不但是真的文物艺术品可以炒高抵押贷款,假品一样可以炒高抵押贷款,假品通过拍卖场洗白后,就可以把法律风险规避到拍卖公司。
1,直接向银行贷款
2011年媒体曝光一个惊人的文物融资骗贷案例:一个假的“金缕玉衣”被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鉴定出24亿元的天价估值,被富豪谢根荣从建设银行骗取了10亿元的贷款。富豪谢根荣破产没钱还贷后,此案例曝光,当然了,谢根荣不破产,此事就会一直被盖住,不会曝光。
此种直接用伪作骗贷方式风险极高,容易引致法律追诉和犯罪。但如果把伪作在拍卖场洗白并顺便炒上天价后再质押融资就可以规避法律风险,伪作通过拍卖场漂白已经成为业界主流。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yquan | 来自福建
不同意得票第一的回答,觉得就是做局而已。
得票第一的说「感受一下它背后的故事,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这事别的富豪做还行,刘益谦这人做就不太正常,他名下本身既有拍卖公司又有美术馆。经常干些高价竞拍疑点很多藏品然后不付钱的事情。。。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Google一下刘益谦 假拍 拍假
比较有名的就是他在2011年4.2亿拍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2010年3.08亿拍的王羲之《平安帖》,都没有付款。。。( ╯#-_-)╯~╧═╧
彩鸡缸杯再好也不值这价,以我土鳖的眼光真心觉得外形不咋的,同样是茶碗和「曜变天目茶碗」一比就是渣渣,2.8亿不符合市场规律,价格明显高的不正常。
目前国内把艺术品炒高几十倍几百倍来洗钱和质押骗贷是常态,加上《拍卖法》保护双方隐私,你查都没地查去。
比如我媳妇有价值500万的一幅画,我送去拍卖行自己拍成2亿,然后拿去银行说贷款1个亿,做生意投房地产买他几个楼盘的房子,炒一下地皮,赚了也就是赚了,万一赔了还不出来我就把画赔给银行,还赚9500万呢。。。
倒霉的还是普通人,这么一折腾物价又得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水血仞 | 来自北京
小小的一个杯子为啥估价2亿港币?不明真相的群众一阵惊呼。当然,玩的年份稍长点的人都对斗彩鸡缸杯有着深刻的印象。因为,1999年这只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2917万港币的天价,在当时刷新了全世界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这个纪录一直到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卖的时候才再次被打破。这次上拍的这件就是当年破纪录的这只。出处很好,玫茵堂出品,这是为数不多的高山仰止的大藏家了。就收藏成就来说,现存的和将来的藏家应该很难超越玫茵堂了。玫茵堂也是那一代收藏大家中间的最后一位(或者说两位,兄弟两么,他们也长寿,同时代收藏家都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个只是鸡缸杯显赫出身的很小的一个注。关于它的出版记录和传承方式,可以有很长的一个单子,光看这些人名:仇炎之、坂本五郎、ESKENAZI、玫茵堂。如果你了解近代的收藏家历史,你就知道这些人的眼力和水准了。普通东西只要是这些大家经手过的,就要高看好几眼了。对传承感兴趣的,可以参照苏富比官方说明,这里就不多说了。
良好的记录只是能实现高价的一方面。原因还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实际购买力。如果按照1999年将近3000万港币的实际购买力,在15年后的今天值多少钱呢?那么,明代时期的十万钱换算成今天又要多少钱呢?明代万历时期,就有记载说成化鸡缸杯难寻了,已值十万钱。还没出明代呢,成化朝的东西就已经快绝种了,颇值点银两了,而且还是在帝皇家里面。以至于从晚明开始就不断仿制成化鸡缸杯,由于是官仿官,有部分仿的很到位,以至于书写“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器物很难区分是否是本朝。到清代更加是变本加利,不光仿制,还有创新。有一种深腹的杯子,图案是婴戏、公鸡和御题诗的组合。御题诗写的内容也是乾隆自己关于博古心得的,无非是说唐代的越窑难找、宋代的官窑稀缺、明代的鸡缸杯我也很喜欢之类的意思。你看,在历朝历代都是推崇的对象,有很多大人物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不定,这只杯子当年也是乾隆皇帝最最心爱的玩具呢。
当然,这些附加值的东西必须建立在器物本身的质量上面。成化鸡缸杯做的质量就不用说了,审美情趣也是很小清新的,数量更加少的可怜。前面我已经写过一篇文章,统计了现存世的成化鸡缸杯,一共是16只+3只疑似。
综上所述,一个器物要有好的价格,要符合以下几个要素:
硬实力方面:品质要高、审美情趣讨巧、数量不能太多;
软实力方面:有好的出处、出版记录,最好是收藏大家的收藏记录;
G点:动听的故事,最好是某个帝王朝思暮想的故事,或者在很早以前就有价值概念的故事。
所以,聪明的小伙伴们都成天琢磨如何让自己的东西更值钱。比如现在拍卖场合的那些名家砚台,没有字的好砚台卖不过有字的破砚台啊。打住,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最后误入歧途了,不要说是我挑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frokido | 未知


论这个叫鸡缸杯的“破碗”为什么这么贵?

——————————2014.7.31更新————————————————
2014-07-25锵锵三人行 明代鸡缸杯拍出2.8亿港元 买主拿来喝茶-20140725锵锵三人行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文章中提到的洗钱黑幕是否属实?

—————————— 2014.3.24——————————————
新增一则新鲜出炉的鸡缸杯苏富比官方视频:
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季拍卖——玫茵堂珍藏成化鸡缸盃

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季拍卖——玫茵堂珍藏成化鸡缸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5MzYwMTQ0.html
      看了这个新闻只能说两个字:“卧槽!!”,看来元鬼谷下山青花大罐2.3亿的世界纪录要被改写了……
           之前中国瓷器的世界记录是2.3亿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大罐
——————————————————————
漏说了还有2010年5.5亿乾隆粉彩镂空瓶(未交割)。


      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上拍出了1400万英镑,加上佣金当时折合人民币2.3亿,当时瓷器的世界纪录。


——————————————————


清乾隆粉彩镂空瓶,2010年在伦敦拍出了516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5.5亿,又一个世界纪录,但是后来没交割,也有争议,这个按下不表。
但是还是有人认为这次会刷新这个纪录。为什么呢?


           接下来说说这个杯子。


       第一眼看是个碗,其实是个喝酒用的杯子,做成了一个浅浅的水缸的形状,明代成化年制,所以叫鸡缸杯。

       为什么这么贵?凡是贵的文物,背后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一定特别多。按照杜克里斯基的观点,信息量才是文物价值的标准,以下来说一说:
1、首先他是个斗彩瓷,斗彩创烧于明成化年间,也就是说这个杯是后代所有斗彩瓷器的祖宗。“斗彩”是什么可参见百度,简单来说就是青花和五彩争雄斗艳,图案先用青花勾勒出轮廓,上透明釉,然后进炉第一次烧造,出炉冷却以后在青花的轮廓间再填上彩釉,然后进炉二次烧造,期间废品无数…所以斗彩在当时工艺也是非常繁复和厉害的。
2、斗彩有很多,属成化斗彩名气最大。《神宗实录》中有记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成化过后仅仅一百年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时期,成化的这个杯子就价值10万钱一对了,在明代也是非常贵的瓷器。
3、清代《陶说》里有记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这里的五彩就指的是斗彩(当时五彩、斗彩有点儿分不清楚),酒杯当中以鸡缸杯最贵。
4、为什么上面画鸡?有一说成化皇帝当皇帝的第一年,也就是成化元年1465年,是鸡年,所以皇上特别喜欢鸡,就下令在瓷器上画了好多鸡。
5、来说说成化皇帝的背景:
      成化是明宪宗皇帝朱见深的年号,明宪宗这皇帝的成长历程非常坎坷。去年还是前年有本安以轩、冯绍峰、杨怡、谭耀文主演的电视剧《后宫》就是讲的当时的故事:明宪宗的父亲是明英宗朱祁镇,当时蒙古瓦剌部攻打明朝,明英宗受太监王振的唆使御驾亲征,结果在公元1449年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蒙古军队打的大败,明英宗皇帝本人也被蒙古人俘虏了。
      皇帝被外族俘虏这个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也只发生过为数不多的几回,最有名的就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射雕英雄传》都看过吧?)和明朝的这次“土木堡之变”,北宋的那次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两个皇帝一起被抓到金国,最后惨死在金国。
   但是明朝的这次中国人非常争气,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大臣力排众议,先是说服孙太后,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玉为皇帝(是为明代宗),次年改元景泰(“景泰蓝”知道吧?),然后号召各地的军事力量勤王,在北京的城墙下展开“北京保卫战”,最终打败了蒙古瓦剌军队,保住了中原王朝。(所以说于谦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物,杭州的朋友没事可以去多看看他,就在西湖边。这一段战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写的挺精彩的,建议可以看看。)
      那蒙古人战败之后就把原来的皇帝明英宗给放了,但是这时候是他弟弟当皇上,皇位总不可能再还给他哥吧,怎么办? 他弟弟也很烦,就尊他哥哥为太上皇,让他住在紫禁城旁边的南宫。这个说是太上皇,其实就是软禁,不让你有动作。那时间长了明英宗也展开了计谋,在1457年发动政变,宣布“哥复辟了”,把弟弟皇帝废掉软禁起来(一个月后就死了),自己又当了皇帝。
      那成化皇帝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幼年的时候老爸被敌人抓走了,自己本来两岁就是太子了,一下子叔叔当了皇帝,太子没自己的份了……(好惨),在悲惨世界里过了好多年,老爸又被放回来了,但是当了囚犯。再过了几年老爸发动政变,又抢回了皇位,太子的位子又回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刺激啊……”
      在这段坎坷的岁月里,成化皇帝就和他一个贴身的宫女万贞儿相依为命。这个万贞儿在成化皇帝幼年一直照顾他,在男女之事方面也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于是成化皇帝就非常依赖她,登基之后立即封万贞儿为万贵妃。在年纪上万贵妃比成化皇帝大将近二十岁,当他妈都可以了,但是成化皇帝就是非常喜欢她,不惜把正牌皇后废掉也要独宠万贵妃,造成了万贵妃后宫专权,电视剧《后宫》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以上就是成化皇帝的背景,他童年的坎坷经历,造成了他的内心是一个非常柔弱的人,他不喜欢非常刺激的色彩,喜欢柔和。那么斗彩这个品种,在所有的彩瓷里的色彩,是以柔和和淡雅著称的。斗彩的工艺也是复杂,要先用青花把事物的轮廓勾勒出来,再填上彩釉。
6、明代中后期,国力衰退,所以斗彩因为工艺复杂,就渐渐不烧了,一直到满清占领中原,康熙年间,国力大增以后才慢慢恢复。
      所以有明一代,最著名的斗彩就是成化斗彩,而成化斗彩里最著名,也是存世最少的,就是这种成化鸡缸杯,现在在私人收藏家手里的,全世界不超过5个。
      这就是这个“破碗”为什么这么贵。最终的拍卖价格超过3亿那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啦,能否有国人大力出资让他留在中国,让我们拭目以待!
————————————
排名第四的答案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无知。
非要用书画和瓷器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品类来对比,没病吧你?


——————————2014.7.21——————————————(图片来自网络)


鸡缸杯以含佣金2.8亿的成交价交接了,本次鸡缸杯拍卖的故事告一段落。
拍主刘益谦当场拿起来喝了口茶,这下网络上炸开了锅,“装逼论”、“土豪论”、“洗钱论”再次纷纷出现,甚至还有人说:“你也不洗洗,地下死人的味道还没去干净呢!”不由得让人嗤之以鼻。——拜托,那杯子是传世之物啊! 那杯子本来就是拿来喝酒喝茶的啊! 在拥有一件文物古董的时候用它本来的功能再用一次,好比买了一张明清紫檀椅子,兴奋的当场上去坐了一下;买了块玉,当场拿根绳串起来挂身上——买了这个杯子,拥有它的时候拿出来倒杯茶喝一口,感受一下它背后的故事,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不知道这帮做媒体的和网民们都在起个什么哄?
————————————驳排名第三的回答————————
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文章中提到的洗钱黑幕是否属实? 中我的回答。
又来一个阴谋论、感觉党。
1、“不同意得票第一的回答,觉得就是做局而已。” //又是“你觉的”?你觉的就是真理了?有证据吗?
2、“彩鸡缸杯再好也不值这价,以我土鳖的眼光真心觉得外形不咋的,同样是茶碗和「曜变天目茶碗」一比就是渣渣,2.8亿不符合市场规律,价格明显高的不正常。”
//值不值你说了不算,市场说了才算,谢谢。
我贴张图,那么人,那么多币种出价的,第二第三第四等等等等全都被坑,估错鸡缸杯的价值,全世界就你最聪明一眼看破这杯子的真正价值? 我了个呵呵。


3、比如我媳妇有价值500万的一幅画
//还是那句话,值多少你说了不算,有人要成交了才算。
近年来大量资金涌入艺术品、收藏界,于是推高了古董和艺术收藏品的价格,这是事实。拿这鸡缸杯来说,就这次成交的这只,上一次成交是10多年前,成交价才几千万,10多年间价值翻了几倍,资本推动的力量。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外行和阴谋论者一口一个“我觉的根本不值”“我觉的就是洗钱”。
按照这逻辑可以很容易得出如下推论——
“北京的房子全都不值这价”
“买北京房子的人都是在洗钱”
“我媳妇有北京500万的一套房子,我送去银行抵押成2亿,然后贷款1亿,我还赚9500万呢”
你还好吗?
以上均为就事论事,艺术品市场水很深是事实。单纯讨论这个杯子的拍卖,流传有序,多人多次出价,一次性付款,流程合理,说是炒高的没问题,大量资金流入这个圈子被炒高是很正常的事。动不动说“我觉的”、“我以为”、“洗钱”、“商量好的”,呵呵,证据呢?不拿点证据来佐证你们的观点吗?
接下来说说刘益谦此人,从“
功甫帖_百度百科”事件来看,他本身对鉴定不是个高手。
至于 是否洗钱? 人品如何? 抱歉,我不象仇富的某些人,没有证据,不予评价。
———————————————————2014.7.30————————————
事情越闹越大了,贴几篇相关的文章,读者自评吧。
我还是重申我的观点:截至目前(2014.7.30)为止,从新闻披露的情况来看,本次鸡缸杯的出价/拍卖/交割的流程合理,拍品本身历史渊源深厚,流传有序,不存在洗钱的疑点。
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   作者:江因风  ——同时也是本题下
@manoe Liu 的回答。有空我会反驳一下这篇文章。反驳的回答贴在:
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文章中提到的洗钱黑幕是否属实?
刘益谦回应“2.8亿鸡缸杯涉嫌洗钱”质疑:涉嫌诽谤    刘益谦的回应
江因风:艺术界秦火火(转载)_天涯杂谈
ps:排名第三的答案和江因风的文章何其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oo | 来自北京
目前高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甄选标准特别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存世稀少、品相完美、流转有序、较少露面”。符合这四点,不变成天价艺术品都难。
还没下班,简略回答,等晚上回家再补充。
——————赶着出清样送审加班的分割线——————
有知友已经讲了成化斗彩和鸡缸杯的来龙去脉,简单来说斗彩,又叫“逗彩”,还有一个名字叫“青花间装五色”,白瓷胎上先用青花勾轮廓,施釉、入窑,烧成了再按照釉下青花的轮廓在釉上施填不同颜色的彩,一般三到五种颜色,再入窑用低温烧,烧成之后器体胎薄、透光,青花与釉上彩争相斗艳,这也是“斗彩”名字来源的一种说法。
成华年间的青花,就是明中期的青花杰作,胎质细、白,胎体薄、透,器形秀美,釉上的很满、很润,前期使苏麻离青料,用了这种进口的颜料,青花的发色会很浓重,很深沉,因为这种颜料含铁量比较高,所以烧成的青花瓷会出现四氧化三铁结晶,俗称“锡光”,后来官窑就更多使用国产颜料了,因为国产颜料锰含量更高,烧成之后的青花发色就没有苏麻离青料那么浓了,再加上施釉厚,成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
因为成化年间官窑瓷器胎体薄,本身就不好烧制,上青花施釉上彩,前后几次入窑,又会损失一批半成品,颜料成本也很高,所以能烧出完美的斗彩瓷,可以说是不计成本的,当然成品数量也不会很多。
成化年间的物件,历经500多年的岁月能完好保存到现在就已经相当难得,再加上当年是皇家的物件,且成品少,价值自不必说。
这就应了“存世稀少、品相完美”两点,但只符合这两点,离天价高端瓷还差一点点,这一点点就得靠“流转有序、较少露面”给提上去。
这件成化斗彩鸡缸杯,是香港苏富比今年春拍的拍品,苏富比是老牌拍卖行,历史、地位、口碑请自己百度,香港苏富比去年庆祝进入亚洲四十年的专场拍卖拍品几乎都是博物馆级的精品,这个拍卖行几乎就是亚洲收藏的风向标。
再说玫茵堂,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很多都没听过这个名字,这个圈子里的人,也只是听过这个名字而已。为什么?因为太低调了。很多国内藏家了解玫茵堂,也是从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开始,当时苏富比推出了一场专拍“玫茵堂——重要中国御瓷选粹”,从此拍卖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端精品瓷器。
玫茵堂是非常神秘的私人博物馆,但可以用“收藏殿堂”来称呼它,主人是两位瑞士富商Stephen Zuelling和他的弟弟Gilbert Zuelling(09年就不在了),出生在菲律宾,家族在马尼拉有商行。两兄弟都酷爱收藏东方艺术品,上世纪50年代通过他们合伙人的夫人购买中国艺术品,这个人叫Helen Ling,是个瓷器商人,她把Zuelling兄弟介绍给了古董商仇炎之,仇炎之的孙子叫仇国仕,仇国仕目前的职务是苏富比中国及东亚区高级董事暨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专责策划明清两代的瓷器及工艺品拍卖。现在明白为什么玫茵堂会把自己的藏品都委托给香港苏富比拍卖了吧?
继续说Zuelling兄弟,哥俩早起兴趣广泛,上至商周青铜器,下到晚期瓷器都收藏,后来弟弟Gilbert专注收藏宋朝以前的早期陶瓷,哥哥Stephen钟情元明清三代瓷器。收藏室“玫茵堂”的含义是“玫瑰花从中的厅堂”,也是所在地瑞士Zurich东南部Rapperswil的“Meienberg”的谐音。兄弟俩选择藏品就三条原则:稀有、纹饰品质高而且品相必须好。所以“玫茵堂”三个字就等同于金字招牌,每件藏品都是稀有的珍宝。
而且他们的藏品都很少公开展示,只有少部分藏品出借给博物馆办展览,包括费城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等,这些珍宝平时只在私人场合露面,而且是极小范围的私人场合。唯一公开这些藏品的图书目前已经绝版,是曾经担任大英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人的德国人Regina Krahl编辑的一套图录,一共七册,1994年出版,目前有市物价。香港苏富比从2011年春拍开始到2013年春拍一共推出了5场玫茵堂珍藏专拍,这五场专拍的图录价格也非常之高,单本RMB2000起(2013年9月价格)。
以上种种这些,都说明这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符合了成为天价拍品必须具备的“存世稀少、品相完美、流转有序、较少露面”四个要素。再加上2012年拍卖市场调整,去年慢慢复苏,但是藏家都惜售,拍卖行征集活动困难,不过去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拍了1.25亿港币,算是市场复苏的信号,大家又有信心了,而且很多土豪作为新藏家入场,银子有的是,就等着好东西呢,鸡缸杯的估价如此之高实在正常。
————————————————————————————
话说玫茵堂有多厉害呢?看看这本书:


故宫出的一套拍场成交拍品和故宫标准器的对比丛书,这本书封面上的执壶就是香港苏富比的玫茵堂藏品专拍的一件拍品。这个系列其他书籍的封面,选的都是故宫自己的藏品。
————————————————————
再废一句话,不知道上面提鬼谷子下山罐的知友是不是搞收藏的,有没有去上博的元青花展看实物,这个东西争议很大的,当年成交的新闻一出来就很多人存疑,还有鉴定家直接说它胎体、釉面、青花发色都不符合元青花的特征,保守的专家们都认为它“不开门”。
————————————————————
补充一下成化青花和成化斗彩使用的颜料:


公司正好有这套参考书,我又是个懒人,直接拍了图发上来。
这套书是故宫出的,当时还叫紫禁城出版社,李辉柄著,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我放上来的是P57、P58两页的一部分内容。
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过还是觉得书本可靠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