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电视机剧《生逢灿烂的日子》?

-_- 回答数5 浏览数1032
《生逢灿烂的日子》(原名《北京人在北京》)是由果靖霖编剧,周友朝执导,张嘉译、果靖霖、刘佩琦、姜武、车晓、徐洁儿、啜妮、种丹妮、曲哲明、姜大卫、施京明、海一天、邢瀚卿、迟蓬和娜仁花等联袂主演的都市爱情剧。该剧讲述在20世纪70年代时,北京胡同里普通人家四兄弟从青年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河南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yongheng7887 | 来自北京
这,部,剧,特,么,的,太,神,了!!!!!
你们真的一定要看一下!!
我第一次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产生了就像前段时间把香蕉和冬枣混着咽下去的奇妙感觉,就是那种香蕉也很好吃,冬枣也不错——但是哪个神经病想起来把他们放在一起吃的感觉……


我们先来看演员。
张嘉译和姜武两位老师就不说了,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尤其是姜武老师,光往那儿一站身上就有戏,我特别喜欢他的那种人到中年看起来傻不楞冬还有点疯,但是一笑起来就整个人身上散发着野兽一样气场的感觉,大概就是哪怕他演一个二傻子,我都觉得这个二傻子很危险……

比如这一幕:


女主之前本来没注意过,可是几集下来,范荣的这个设定实在是太圈我好感了,无论是学生时期还是后来的工作之后,这种又倔又有自己的想法,时不时炸个毛还横冲直撞的漂亮女学霸真的是超可爱。
(而且这俩演员也谜一样的神似!这个等会后头说)


然后恭叔的前女友(划掉)叶琪也超好看,成熟妩媚的性感御姐,自带满满色气


…………
好的,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介绍里,假装不存在旁边的这位成年老三。


最重要的是,小时候的那些小演员们一个比一个可爱!
看完第一集不被萌到你来找我!


这个是奶萌奶萌的小老四
第一集拿着小手枪“biubiubiu”地打架的样子笑死我了


然后是蔫坏蔫坏的老二


还有我最喜欢的超级无敌可爱的腹黑善良小正太老三!!
我不管!
我的记忆只停留在他孩子时的模样!!


然后再来看看剧情。
看第一集的时候,我第一下子居然是被主题曲抓到了,没有主题曲的纯音乐,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推进,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每个人都在成长,每个城市都在变化,给人非常非常舒缓的感觉。
而到了片尾的时候,则刚好反了过来,日历向上一页页翻开,时间倒退,岁月如梭,渐渐回到从前,配上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听得非常舒服。
强烈推荐大家不要使用会员跳过片头片尾的功能。


而在人物塑造和剧情的张力上,这部剧的绝大多数地方做的也非常好
(好的也让我们忘记老三虎躯一震成为混混头子的自带杰克苏)
剧的前几集就浓缩了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的三段历程,所以四兄弟,俩女主,每个角色都有三个演员(心疼跳过青年期的老大)
每个角色的成长都是从细微处见功夫,一方面是自身的性格和经历,一方面是大的时代背景。每个人都像是被卷入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大潮流中的小小泥人,被拿捏着,改变着,重塑着。每一个小的碰撞都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和想法。
从张狂锐意到谨小慎微、畏畏缩缩的老大;
从半大小子不着调慢慢变得油滑而豪爽的老二;
从沉默中成长到沉默中爆发,背负最多,改变最多,也经历了最多的老三;
天生结巴最后居然真的可以一嘴流利的相声贯口的老四;
还有乖乖女范荣和高压下反抗的二小姐。
每个人都是一出剪影,相互碰撞,相互改变,相互影响。

而其实真正戳我泪点的,反而不是这些主角,而是两个母亲的几个小细节。
一个是四兄弟的母亲,在老三小时候的一段哭戏(不剧透了);
另一个是二小姐的母亲,在二小姐回来之后,原本所有人都以为她已经疯了,连二小姐都这么认为的时候,她在晚上洗脚的时候那忽然眼睛一瞪,手指一翻,眼角泪花强忍着不让落下来,却仍是端着的那个不近人情的母亲的做派:“你滚,你有能耐这辈子都不要再回来!”
她是真疯还是装疯,谁也不知道,可她这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十年来的心酸屈辱,一个既可恨又可怜的倔强的母亲,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不得志戏子,顿时跃然于银屏之上。

=========================================================================


好的,接下来神奇的地方要来了。
就是这么优秀的演员,和制作良心的人物和剧情,一定会碰撞出非常厉害的里程碑式国产电视剧代表作吧。
嗯……
怎么说呢……
我也找不到合适的词,直接上图吧……


第一个震惊到我的是老大。


这是十年前的老大,邪魅一笑,意气风发


……这是十年后的老大

当年老大进去的时候也就十多岁,老二老三刚上小学。
老大出来的时候老二老三读高一了,满打满算也绝对不到三十岁。
那么,无情的岁月里,森严的牢狱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此的饱经沧桑……

我一开始只是因为,剧组省一个青年演员的钱嘛,毕竟老大遭遇了这么多事情,老得快一点也很正常。
可是后来我发现了,不是这样的。
他们家,这是家族遗传……

比如我们再来看一下老二


这是青春期的老二,十来岁的年纪,还算青涩
哦对了,上头那张姜武出来的时候就是老二这时候
这俩人是同胞兄弟差十岁……


……十年后的老二
二叔,再喜欢您,您也不能成我同龄人啊

老三我就不截图了……其他的答案里都是老三,大家自己看就行……

那么这个时候的张老师和果老师所饰演的老二老三兄弟俩,到底多大年纪了呢?
剧中是有明确的时间的。
高三那年,老马被抓,老三应该正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我记得那个年代小学好像只有五年级),然后过了九年多,老马出来,回归主线剧情。
算了一下,他们这时候应该正是二十五六岁,风华正茂……
我忍不住看了看镜子里正二十五岁的自己。还好,还好,虽然没有二叔帅,但是我长得比他年轻啊。


而最丧心病狂的是什么呢,就是导演应该有严重的强迫症和处女座情结,真的在选角上费尽苦心……
你说我们看剧吧,那小时候和长大了也就是个意思,知道是同一个人就行了,没人会真的研究小时候的演员和长大了的像不像。
可是这部剧,它不。

青年时候的老二的很多神态动作简直就是跟张嘉译老师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尤其是歪着嘴笑的时候,要多像有多像。我看的时候满弹幕都是在惊呼“这个演员好像二叔!!”


老三就更丧心病狂了
甚至到了生理上的地步
青年时候的老三为了配合果老师左边眉毛下的痦子,也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微缩版……
这特么有毒吧……


【不过强迫症党简直一本满足】


不得不承认的是,选用的这一批老戏骨的表演都非常的精彩,一拿捏一举止身上都满满的是戏,真的不是很多浮于表面念台词的小鲜肉所能比的。
刘佩琦的老父亲不用说,全程撑起了一个家的家务戏,迟蓬老师我是第一次看她的戏,甚至还是查了一下演员表才知道名字,可是这个母亲塑造的不瘟不火,恰到好处,让人越咀嚼越有味道,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亲切。
姜武把一个年轻时失手杀人入狱,在牢里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十几年的男人出来之后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表现得淋漓尽致,和老二在酒馆里聊陈年往事的那一段,回忆往事,一怒一笑,天生的豪气和被打磨出来的畏惧交替着浮现在脸上,那窃喜一样的一笑然后赶紧收敛起来,然后绷不住了似的又是流露出一点点窃笑,真的是把角色演进了骨子里;
张嘉译就不用说了,演起这种市井气极重的混混出身的角色也是毫不违和,既精明又豪爽,既油滑又深情,嘴巴上吊儿郎当跑火车,可谁都能看出他心里始终还是那个在火车站闭上眼睛等着二小姐的混不吝小子,最后酒吧里一回头,抬眼看着二小姐在上头唱歌,其实不用台词,谁都一眼看出来,他闪不掉了;
演老三的果靖霖是这部剧的编剧,也是目前网上争议最多的……其实凭良心说,论演技,论情绪的把控和人物的表现,他是完全游刃有余的。但是由于外貌和年龄的原因,这部剧最突出的点就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结果就是每次情节到了高潮的时候,我正入戏呢,镜头一切换,正面转出了兄弟几人的脸,我就开始面无表情地催眠自己:
“这人二十多……这人也二十多……他们都二十多……”


(……两个为现实压力困扰迷茫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真的,你们一定要看一下,不然你们根本无法理解这种奇妙的感受。
唯一勉强能形容一下的话,大概就是……


这样?

=================================================
评论区别催,今晚妖阁更新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156446 | 来自北京
这部剧单拎出每个角色都可书,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裴小云,裴二小姐,简直刻画神了好嘛!
出场的戏份不算多,加起来也就十几分钟,可每一次都让我记忆犹新。
父亲早逝,被母亲拉扯长大,母亲年轻时是个唱戏剧的名角,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唱下去,就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这个女生身上,从小培养她学戏剧
所以裴小云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活在门缝里的女生

门缝里的裴小云,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也是这样的:


当同龄的小孩在胡同里无忧无虑的嬉戏玩耍,她被母亲关在院子里练习戏剧,背负着母亲的期望和梦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大了
可是长大后的她,给我的感觉,还是曾经那个门缝中的女生
眉间目里总有一种淡淡的忧郁,挥之不去


就算是朋友送一盘流行磁带
就算朋友喊着去看新出的电影
都不敢多说几句话,甚至不敢离门太远,要急匆匆回去


在之前的几集中,这个女生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美丽的优伶,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戏剧
只是一个由他人打造的完美器具,一个傀儡
但是当她听到朋友送的磁带中,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
当然这也可能是她第一次听到除了戏剧以外,别的音乐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这个女生,眼睛中也会发光

接下来第三集的时候,男二曾经和裴小云有过一次对话:
“你那戏曲学院附中,念得怎么样?”
“挺好的呀。”
“是不是天天就跟那练功房子里头较劲,蹦啊跳啊,咿呀还老得唱是吧?”
然后裴小云神情特别传神地说了句


男二一直喜欢裴小云,所以他为裴小云抱不平:“你说你那妈真够呛,你妈是不是,精神上有点什么问题呀?”
裴小云脸色一变,直接为母亲辩护


也是在这一集,裴小云为母亲唱了一段戏剧,其中一次甩袖不标准,母亲站起来为她示范,却闪了腰。然后她们母女俩有了一次深度对话
母亲目光微微闪烁,带着追忆,带着怅惘,也带着不甘,追忆自己年轻时候站在戏台上的风光
“要不是这个身体呀,妈那也是个角儿啊。”
“那真的是一个角儿啊。”
“当年,妈可是唱过玉堂春呐。”


这个时候,裴小云的眼神变化,直接超神
一颦一笑皆是戏
她一方面心疼自己母亲多舛的命运,一方面强自欢笑地安慰自己母亲,毕竟这是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我想她还是爱她的母亲,所以她可以在别人嘲讽她母亲的时候,为自己的母亲出声
可她的母亲,心中充满对自己往昔辉煌的追忆和不甘,出口是戏曲,是大家,是名角,目光只看到戏台上的万众瞩目,却没有留意到身边女儿的心事

所以母亲说:“闺女,妈这辈子上不了台了,你知道吗,妈就指望你了,你可得给妈争口气呀。”
听到这句话后,裴小云的表情当时就凝固了
她已经按照母亲的想法为之努力生活了那么多年,可是她母亲想要的远远不止这些
她母亲要的,只是一个按照自己意愿打造的傀儡,来弥补自己的不甘心
所以之后,她哭着,绝望地对男二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但是当时,她什么也没有说。
她只是眼眶含着泪,用力抿着嘴唇,用力的点头。
一句话也没说。

如果故事这样发展下去,裴小云按照母亲的心愿好好学戏,天天甩袖,最后成功考上了北京戏曲学院,按部就班的毕业,上台,唱戏,成为妈妈心中的好女儿,戏台上的好角儿
进一步发展为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母亲的爱妈楷模,感动中国
那这个人物,我觉得还不足以让我大书特书

在第五集,北京戏曲学院的招生考试中,出考题目是戏剧“卖水”
裴小云站在众多监考官面前,外面阳光正好,那些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目光懵懂地站在外面,一本正经的准备,看得出来他们是发自心底的喜欢,自己正在为之努力的专业
裴小云沉默了好久
那一刻她是在想什么呢
是在想自己残缺的童年?被关在院子里,没滑过旱冰,没游过泳,没逛过公园,学校组织的秋游春游也没去过一次
还是在想母亲殷切期盼的目光?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这个抚养她长大,也带给她无尽伤痛的人,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自己女儿身上


然后她说:“对不起,老师,我想换个曲目。”
然后她唱起了一首流行歌曲
不知道为了什么
忧愁它围绕着我
我每天都在祈祷
快赶走爱的寂寞



考试失败
她留下一封信,不辞而别
离开她的母亲,独自一人踏上去广州的火车,去追寻自己唱歌的梦想
“我前半生都为你活,但现在,我也想给我自己一次机会。”

而这个时候,她还只是一个刚刚高三毕业的孩子
故事讲到这里,也才刚刚第五集
她是如此年幼,那双懵懂的眼睛,还没见到太多外面的人性百态,那个单薄的身躯,又能承载多少人性冷暖?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勇气,支撑她做出这样的决定?
带着撕裂过去的决然,带着壮士断腕的绝烈,义无反顾地挣脱原生家庭的桎梏,冲向外面的世界
或许只因这一刻,
她是自由的。

后来,悠悠岁月,无声流过,裴小云再出场的时候,已经是第10集
历经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她终于可以和自己的母亲笑着言和
没有人知道这些年她一个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而她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她经历了什么呢,随着剧情的发展,酒吧驻唱、私生子,甚至是吸毒...一件件事情扑面而来
那个曾经的女生,似乎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我突然有点怀念最开始的那一个小女孩,那个时候唱戏对她来说还不是负担,她明亮的眼睛里还没蒙上阴影
她唱着戏,采着欢快的脚步回家


人生如飞鸟,相失天地间。

可是天地虽大,人潮拥挤,
那颗寂寞的心,
又有何处,可以安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fkkd1 | 来自北京
胡同场景各种混乱,70年代就在屋上架太阳能板,穿越几十年的指路牌和塑钢窗,装在院墙外面的电表还有胡同牌子样式也不对,服装和人物语言也完全和时代对不上,年代感混乱,细节方面和情满四合院差了几十条街
从这个剧上就能看出来,现在的演员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有些演员连80年代都没经历过,完全没有时代感,所以只能胡编瞎演,现在还能靠导演和其他老前辈指导,可是等这代人都过去了,就真的只能胡编瞎演了。几十年前的戏都这样,再想想古装剧,真实感可想而知
唯一亮点是青年时期老二的选角,神copy张嘉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