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洛洛
| 来自上海
1、电视台有直接输出 16:9的,前提是高清频道
2、前面有人说了,不放高清,是为了兼容旧电视。事实上,电视只是小问题。视频画面涉及拍摄、非编、编码、推送、显示等多个环节,涉及的设备一大堆,不是任意更改的,必须按标准行。而且这些设备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要改也要有钱才行。
3、目前国内标清频道是PAL制式,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4、支持16:9的制式都是高清制式,有720P,1080i,1080P,还有最新的4K
5、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格式为MPEG2,PAL制式的压缩后,码率(即每秒传输数据量)一般为4M左右(实际上多设为3.75M)
6、采用720P,1080i制式,码率至少为PAL的2倍,1080P又是720P,1080i的2倍,4K是1080P的4倍。即同一路节目,采用PAL制式要4M,720P,1080i要8M,1080P要16M,4K要64M(谢谢
@木禾子 指证)。
7、比MPEG2更优的主流压缩格式为H.264,同样清晰度,码率可以降为MPEG2的一半。但是贵,同样的编码器,通常比MPEG2的贵10倍都不止(纯印象,有出入行内人请纠正)。国内有新标准AVS+,但要求客户端(即机顶盒)也要兼容这格式才行。
结论:
1、部分已实现
2、为兼容旧设备,不可能全部实现
3、升级设备与网络要花钱,没资源且缺钱,难以大范围实现
=================================================
原答案写得比较匆忙,有点简单了。引至楼下
@郑子颖 的反驳(严格来说也不是反驳,只是质疑),同时这答案评论中有不少好的问题与意见,我想有必要加进来深入说一下。
先作一下科普。
电视信号分为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模拟电视就是图象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到接收机的复原,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模拟体制下完成的。有一个特征就是,易受干扰,信号经常不好,通常会伴有雪花、行蠕动、大面积闪烁等问题。无论如何调较,声像质量都是难让人满意。
以下就是信号不好时模拟电视的效果。
数字电视就是从信源开始,将图象画面的每一个
像素、伴音的每一个音节都用二进制数编码成多位数码,再经过高效的信源压缩编码和
前向纠错、交织与调制等信道编码后,以非常高的
比特率进行数码流发射、传输和接收的系统工程。特征就是较少受得干扰,如信号不好(少出现,只是极端差的情况),出现的是马赛克现象。
以下就是信号不好时数字电视的效果。
通俗的来说,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的区别就有如录音带与CD的区别。
老式电视机只能收看到模拟电视,也就是前面说的PAL制式,尺寸为4:3。
而数字电视就其传输方式不同,几个分类:卫星、有线、地面无线、手持地面无线。
其中手持地面无线在国内特指CMMB标准,主要针对移动设备,就不在这里展开说了。
剩下的,比较容易区分的就是有线数字电视了。就是直接从运营商那里拉一条同轴电缆到家里,接到机顶盒或电视上。
卫星与地面无线都是通过天线接收的。顾名思义,卫星的信号来自天上的人造卫星,地面无线的信号来自地面的无线发射塔,也就是俗称的电视塔。在用户那端也好作区分,主要是看天线,锅形天线就是卫星数字电视,鱼骨天线就是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如下图所示:
卫星天线如下:
地面数字电视天线如下:
很明显,
@郑子颖 答案提到的系统是地面无线数字电视。
谈完分类,相信大家有所了解,知道目前国内大部人家里的数字电视都是有线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造成地面数字电视一家独大的局面呢?
先说卫星电视,参看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
其中旧版的第六条和今版的第九条: 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这比较清楚了,卫星电视之所以在国内大城市没市场,完全是行政上的原因。至于为什么要控制,请自行Google。什么?Google用不了?那答案不是出来了么。
地面数字电视呢?一般来说,这是性价比最优的方案。但由于发展速度慢,目前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具体可参看
全国城市DTMB列表
为什么发展慢呢?
原因之一是因为与模拟电视的资源有冲突。因为都是通过电视塔向外发射信号,必须模拟电视关停某些频道,才能腾出空间给地面数字电视。
原因之二,就是找不到适合的盈利模式。要知道大部分地区,都是制播分离的。电视台负责节目制作,运营商负责视频推送及系统维护。目前已有地面数字信号的城市,大多都是由于奥运时期,国家拨款才得以立项的。创业易,守业难。奥运时期有专项资金,项目上马了,运营维护都要大批工作人员。而由于是信号是免费提供的,不能像有线运营商那样收取月租,而电视台的广告也不会分半分钱过来。据我所知,除了一部分来自特殊渠道(如公交、的士、楼宇等场景)的广告收入,大多都是靠政府给钱来维持。也因为这样,能省则省,有几个频道维持着门面就足够了。如果要增加节目频道甚至是高清节目,都涉及到费用,而这些费用又看不出产出,通常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回头说说有线数字电视,这种模式在用户密集的大城市里是性价比最好的,对客户端也没太多要求,即使高楼林立也不影响。最大的优势是方便管理,一欠费马上对指定客户停服务,是运营商收费运营最容易实现的模式。因此,这便是广电系统所选择主推的模式。
接着再说说为何广电系统目前高清电视不多。
@在衣爲領 在评论里说的好,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完全市场化。
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化运营得比较好的电视台,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 江苏卫视、北京卫视等,资金不是问题,都纷纷推出了高清频道。
至于市场化不怎么样的电视台,上没有经营的压力,下也没有倒闭的危险。高清的项目,除非是政治任务,否则没必要急着去弄。
而电视台是属于内容提供方,如果电视台没有高清的节目提供,运营商即使想推高清,也没东西推。
另一方面,要看到这些高清频道,并非只要有高清数字电视就行,至少还需要有高清数字机顶盒。作为运营商,也愿意提高月租,赠送机顶盒模式去作推广。但目前国内肯接受的人群还是不多。正如其他回答里看到的,不少用户都是电视能看就行。即使是模拟信号也足够了。即使是在相对富裕的香港,模拟电视原定是2012年关闭的,结果推到2015年底,到今年一看,还是关不了,又再推到2020年。而2020年是否真的能成功转成全面的数字电视,还是有疑问。
最后再来总结:
1、不是政府没心全面关闭模拟电视,主要是国内目前模拟用户太多了,不是一纸公文的事情。如果真发了,估计要被骂死。
2、数字无线政府不是没搞,恰恰相反,是政府在奥运期间搞起来了。但运营是另一回事,总不能一直用纳税人的钱去维护一堆没人看的系统。
3、由于目前电视属于监管重点区域,无法完全市场化。没有竞争压力,电视台也不急于去上高清。
================================
在评论中收到消息,山东与内蒙已基本取消模拟电视了。看来步子比我想像的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