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有机化学知识点纲要

herohchn 回答数0 浏览数974
自存复习用,仅为涉及知识点的范围列举,持更。
一、有机化学基础(高中知识)

化学键基础

共价键:键能-键长
Lewis结构式:绘制、范围、八隅体规则、解释高反应活性的原因、形式电荷
化学键类型-电负性:非极性共价键(<0.5)、极性共价键(0.5~1.7)、离子键(>1.7);判断键的极性、预测反应位点
杂化轨道理论及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原子轨道形状、电子排布
价键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态判断、预测分子构型(新:弯曲型)
分子极性

偶极矩:产生原因,计算μ=δ×d,分子矢量和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物理性质

范德华力-偶极间作用:判断作用效果,取向力(偶极-偶极,极性)、诱导力、色散力(分子量大、表面积大、支链少,色散力强)
分子间氢键
溶解性:解释相似相溶,极性(偶极-偶极、氢键)、非极性(伦敦色散力)
二、分子结构、热力学动力学、酸碱理论

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Lewis结构式、蛛网式、构造式、分子式
键线式:与Lewis结构式的转换、官能团、形式电荷
共振式

绘制:电子流动、规则、表观电荷
共轭结构:常见结构辨识、主次分析
离域、定域
热力学动力学基础

异裂(极性反应)、均裂(自由基反应)
热力学:键能、焓变、熵变、平衡
动力学:速率、活化能、催化反应
热力学动力学比较:选择性、过渡态中间体与基元反应
酸碱理论

Bronsted质子转移:机理(电子流向)、质子酸性共轭碱性强弱ARIO、拉平效应
Lewis电子转移
三、烷烃与立体化学基础

烷烃

烷烃的命名:俗名、系统命名法
烷烃的构象:表示方法、纽曼家用投影式与稳定性分析、能量
环烷烃:构象与稳定性、取代与双取代
烷烃的反应:燃烧、卤化
立体化学基础

立体异构:构型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单键旋转)
手性:判断、绘制、命名(R、S),偏振光与旋光性
对映体与非对映体:性质(物理性质、旋光度)、异构体数量、对称性、内消旋、分离(手性拆分试剂、手性色谱柱)
四、卤代烃及亲核取代

卤代烃结构及命名

级数、位置
亲核取代反应

SN1、SN2:机理比较、影响因素(底物类型、亲核试剂、离去基团、溶剂)
反应机理表示方法:亲核进攻、基团离去、质子转移、重排
应用与设计:构建、羟基的活化(SN1酸,SN2OTs)。
五、烯烃和消除反应

烯烃

命名:主链含双键、双键命名最小
烯烃顺反异构体及其稳定性:位阻效应、超共轭效应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

E2、E1:机理、表示、反应速率、画法
E2:区域选择、立体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势能变化
E1:与SN1竞争、区域与立体选择性、非立体专一性
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竞争

试剂:亲核性(电荷、可极化性)、碱性(共轭酸酸性、碱的稳定性)
底物卤代级数、产物区域与立体选择性
六、烯烃加成反应

烯烃的加成反应


  • 氢卤化:马氏规则、反马规则、区域选择性(碳正离子稳定性)、立体选择性
  • 水合:反应条件、机理、平衡控制、立体化学
  • 硼氢化:反应机理(准协同、亲核进攻、四配位硼进攻过氧键、反马氏)、区域选择性(电子、位阻)、立体专一性顺式加成非对映选择性
  • 催化氢化:非均相催化机理、顺式加成立体专一性、应用(人造奶油)(、不对称催化)
  • 双卤化:反式加成立体专一性及非对映选择性
  • 羟卤化:区域选择性、反式加成及立体非对映选择性
  • 环氧化:环氧化机理(条件、过氧酸)、开环机理、立体反式双羟化
  • 双羟化:试剂、立体顺式二醇
  • 臭氧化:试剂、机理(偶极子、双键断裂、过氧键断裂)
反应热力学及反应条件、机理(分步、协同)
合成策略初步

判断基团、区域选择性(马氏、反马氏)、立体选择性(顺式、反式)
逆合成分析
七、炔烃和共轭二烯

炔烃:结构及反应

命名
端炔的酸性:强于单键双键、弱于水,原理

  • 炔烃的制备:邻二卤化(分布条件)优于偕二卤化
  • 还原:完全氢化(Pt)/顺式半氢化(Lindlar)/反式还原(单电子还原)/立体选择性氢化
  • 氢卤化反应:机理(质子转移→亲核进攻)、区域选择性
  • 端炔的水合:汞促进(马氏得酮)+互变异构(酸促进);硼氢化(反马得醛)+碱促互变
  • 卤化:完全卤化/双卤化,条件、立体选择性
  • 碳数变化:臭氧化/烷基化(端炔烷基化、乙炔的双烷基化),反应条件
共轭二烯:结构及反应

构象及能量、颜色、制备
氢溴化反应:区域选择性、条件(热力学、动力学控制)
三类周环反应:环加成(电子效应:贫电子双烯体;立体效应)、电环化、σ迁移
八、醇酚醚

醇类及酚类化合物

结构、命名
酸性:与金属氢化物、活泼金属反应,影响因素(共振效应、诱导效应、溶剂化效应)
醇的制备:一、三级醇亲核取代,二级加成,羰基化合物的还原、与格氏试剂的加成、保护基,烯烃双羟化
醇的反应性:亲核取代SN12,一、二级醇的直接氯化、溴代,消除,氧化及选择性
醚类化合物

结构、命名
醚的制备:酸催化的醇缩合合成对称醚,Williamson醚合成一级卤代物
醚的反应性:碳氧键的断裂
环状醚:环氧乙烷,烯烃环氧化、羟卤化-亲核取代,开环强亲核+水、酸催化鎓离子、区域选择性
九、芳香烃

芳香化合物

芳环的结构及命名:单取代、二取代、多取代、共振式结构
芳香性的判断:休克尔规则(环状、连续重叠P轨道,π电子书4n+2规则)
苄位的反应:氧化,取代,消除
芳环的还原:氢化,烯烃的选择性氢化,伯奇还原及区域选择性
芳香取代反应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溴化、氯化、硝化、磺化及占位策略、傅克烷基化、傅克酰基化及克莱门森还原,诱导效应、共振效应、位阻效应、活/钝化基团及定位基团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强吸电子基团+邻对位卤素
消除-加成反应:苯炔机理
十、醛和酮(羰基化合物)

命名
醛和酮的制备

醇氧化、臭氧化、硼氢化氧化、炔烃水合(+酮:傅克酰基化)
亲核加成

羰基亲电性:醛>酮
机理(碱性强亲核+酸淬灭、酸性弱亲核)、反应平衡(是否为好的离去基团)
试剂类型

  • 含氧:醛与水、形成半缩醛/缩酮机理(羰基质子化)、保护基、酸水解
  • 含氮:氨基质子化、一级胺产物亚胺(类似物)、酮还原的腙(碱水热)途径;二级胺产物烯胺(脱质子位不同),酸水解
  • 含硫:机理类似氧、酮还原的硫代缩醛(中性Raney Ni)途径
  • 负氢:碱性机理、Cannizzaro歧化
  • 含碳:碱性机理、格氏试剂与酸淬灭、氢氰酸与产物用途、叶立德制备与Wittig立体选择性;底物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1,2/1,4)
羰基氧化反应

Baeyer-Villiger氧化机理、迁移顺序
十一、羧酸及其衍生物

十二、烯醇及烯醇负离子

十三、胺和杂环衍生物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广东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