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电视机和家用投影仪哪个伤害眼睛?

181903186 回答数4 浏览数3298
电视机和家用投影仪哪个伤害眼睛?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midhacker | 来自北京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最近刚把家里的电视换掉,直接买了一个家用投影仪给儿子看。原因就是儿子用电视上网课后,总和我说眼睛又酸又痒,还总流泪,这明显就是眼睛受到电视光刺激后的反应。
看电视伤害眼睛这个是毋庸置疑,但是那是不是家用投影仪就可以保护眼睛呢?就这个问题,我今天向大家解释下。
首先说一下电视:
目前的液晶电视基本上用的都是LED背光技术,这种原理相对非常“刺激眼睛”,直白的说就是光直接照射在眼睛上,因此相对比较刺激眼睛,看久眼睛又酸又痒。
再来说一下投影仪:
所有类型的投影仪都一样,都是先将光线照射到图像显示元件上进而产生影像,然后通过镜头投射光束到墙体、幕布后经漫反射的形式成像。这种漫反射光减少了画面的闪烁现象,不易引起儿童视觉疲劳,可以降低近视的可能性。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投影仪都很好,在选购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些。


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投影仪应该选择亮度适中、画面清晰、画幅较大,无需在昏暗环境中就能看得清画面的,这样才能降低视觉疲劳和近视的可能性。经过大半个月的研究,我们决定入手一款性价比超高的投影仪——大眼橙X20。


1.亮度适中
如果希望孩子白天上网课不费眼,建议投影仪亮度在2000ANSI左右的产品,因为投影仪亮度过低,白天容易收到光亮的影响,导致画面泛白,孩子看不清屏幕,如果亮度过高,晚上使用时会感觉画面太亮而刺激到眼睛,容易令人眼疲劳流泪。大眼橙X20的亮度是2400ANSI流明,对于人眼来讲正合适,白天晚上观看画面都很清晰舒适。
2.画面清晰
对于5000左右价位的投影仪都不存在画面低清晰度的问题,因为这个价位的投影仪均采用0.47DMD显示芯片,物理分辨率可以达到1080P水平,而3000左右的投影仪大部分都无法满足高清晰度的画面要求,毕竟显示芯片尺寸仅有0.33DMD,物理分辨率为720P,硬件达不到要求,哪怕再多宣传高清画质,和真正的高清画质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3000价位上有一款投影仪是个特殊的存在,同样出自大眼橙——大眼橙NEW X7D,绝无仅有使用0.47DMD显示芯片,画质直接提升到更高层次。预算不够的朋友可以考虑下这款投影仪。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559296889203486720">

3.画幅较大
电视与投影仪最大区别在于画面大小不同,这也是引起孩子眼睛不适的又一个因素,过小的画面,孩子必须距离屏幕很近,这样眼睛的负荷会更重,看久只会让眼睛更难受。
大眼橙X20拥有光学变焦镜头2.0!实现1.3倍放大缩小画面且画质无损,还有温度传感器,快速解决投影画面虚焦。我业余爱好会搞个摄影,对于数码变焦镜头和光学变焦镜头是再熟悉不过了,数码变焦镜头是通过画面剪切进行画面缩放,光学变焦是通过镜片调整来达到缩放效果。而且一个光学变焦镜头好几万,一个数码变焦镜头顶多几千块,光学变焦镜头的成本可高多了。
纵观整个投影仪市场,拥有光学变焦镜头的真的是凤毛麟角,哪怕用上价格也非常高,能够5000多块就买到应用光学变焦镜头的家用投影仪,说是捡漏也不为过。
至于大眼橙X20其他智能化功能,比如自动对焦,自动梯形校正等方面都像电视看齐,而且用起来也比电视机方便许多,重要的是我儿子自己操作都无负担。不过家用投影仪对眼睛伤害小,也不能让孩子一直持续看投影仪,非必要情况还是建议多多做户外运动。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ㄣ亂舞皴鞦 | 来自北京
前段时间写了一些关于护眼、灯光等主题的文章,因此有几位读者在留言提问区问了相似的问题,也就是投影仪和电视机哪个对于小朋友来说更好?
从走廊到书桌,家里的照明要多亮才够?

毕竟孩子的视力是中国家长最在意的事情之一。因此,在市场上,主打护眼、预防近视等概念的产品,往往销量也都不错。虽然并不是全部,但其中过不少都只能归结为噱头型产品。比如之前提到过的防蓝光问题。
实测 | 贴防蓝光手机膜,就别在户外看手机了实测防蓝光眼镜市场乱象,别折腾自己和孩子的眼睛了。而在投影仪产品的广告中,也有不少是以“比电子屏更护眼”作为核心的卖点,但事实上,这类广告之后并没有什么科学证据。这个问题我们之前曾经写过,既然最近又总被问起,就再和大家说一次吧。
因为不断地被虚假广告洗脑,加上一些喜欢吓人的媒体或者专家推波助澜,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眼睛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那就是:我家宝宝眼睛好不好,要看我买的东西够不够护眼,够不够贵。
但实际上,护眼也好,毁眼也好,核心的问题永远不是你买了什么产品 —— 只要你选择的是合格产品,那对眼睛都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保护”或“伤害”。真正会对孩子眼睛有影响的,是“用眼习惯”。也就是控制观看和阅读时长、注意间隔休息、保持良好姿势、保证户外运动等等。
在广告的宣传中,投影仪,尤其是以儿童为目标,用保护视力为主要卖点的投影仪,会提到很多听上去可以护眼的特点,那么这些真的可以帮助宝宝保护视力么?
漫反射



漫反射是大部分投影仪商家在吹嘘自己产品的时候一定会谈到的卖点,也是不少家长认为投影仪更柔和更护眼的根深蒂固的原因。
但投影的所谓柔和到底来自什么,真的护眼么?

///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
如果光线照射在一个光滑平面,就会出现整齐的镜面反射现象,而照射在粗糙的表面,则会出现乱七八糟的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没办法让我们看电影的,因为这时我们只能看到镜子里那个耀眼的灯泡。漫反射是投影仪成像必须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不光滑的白墙或者幕布才能看画面。


对于投影仪这种点光源来说,漫反射的平面看上去亮度更均匀,你可以想象一下拿一个手电照在对面镜子上,和照在对面墙壁上的不同视觉感受。所以漫反射比起镜面反射来,的确让人感觉更柔和(亮度更均匀)。但投影仪和电视比呢?
电视和投影仪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电视是用一整面屏幕来显像,而投影仪的图像来自灯泡,也就是一个光源的点,必须经过墙面或者幕布的漫反射才能被人看到。


有些为投影仪背书的“眼科专家”,将反射光还是直射光作为区别是否会导致眼睛疲劳的标准。但光就是光,不管光在进入人眼之前,是反射、折射还是曲径通幽折腾转了N圈,都还是光。对人的眼睛来说,不会发现光的途径有什么区别,色彩、亮度、对比度这些才是能被人感知到的视觉要素。
那投影仪比电视更柔和么?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思考一下什么是柔和?这时候适合回忆一下你给自拍P图的过程:为了呈现柔和的视觉感觉,我们都干了什么?其实是让相片画面的细节模糊一点,对比度低一些,比如去掉斑点和皮肤油光。需要调节的就是让“锐度”下降,其实就是让图片别那么清晰就好了。
投影的柔和也一样,这更多是因为投影的亮度更低,对比度没那么高,画面清晰度也差一些。尤其是所谓的儿童投影仪,很多清晰度还不如上个世纪的VCD时代,这样的画质,你想“不柔和”都不可能。只是这样的图像挺柔和,却不会让你“护眼”。
如果你之前曾经去电影院看过120帧、4K、3D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那你就会知道原来漫反射也可以那么“不柔和”,只要画面更清晰、更真实、更细致。当然那部电影的超前技术,也的确让很多习惯“柔和”感画面的观众喜欢。
这里插句嘴:我们有时感觉到看电影比看电视更不容易累,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电影院的银幕亮度和环境亮度会经过更专业的调整,比如电影银幕的尺寸更大,观看期间眼球的转动机会较多,电影院空间感更好,人的坐姿也更健康。所以在家的时候你需要注意的不是用投影还是电视,而是记得经常起来活动一下,换个姿势和角度,多活动脖子和眼睛,别一直窝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葛优躺。
低流明



亮度低也是投影仪给用户“柔和”的来源之一。不过我们曾经提到过,减少视觉疲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合适的亮度,过暗或过亮的亮度,都会增加眼睛的疲劳度,让人看着很辛苦。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有自动亮度调节功能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是有优势的。
客厅用投影仪,还是电视,这场斗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目前来看,电视阵营已经越来越强势,毕竟投影仪的屏幕尺寸优势越来越少了,而且直到如今,投影仪也没能克服最重要的缺陷 —— 亮度不足。亮度、也就是流明数,是在选购投影仪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即便是数千流明的正规投影仪,仍然没办法在白天不使用遮光帘的情况下,保持画面的清晰鲜明。
所以上面那种只有8流明的“低流明不伤眼”投影仪就当个笑话看好了,而其他儿童投影仪,大多也只有两三百流明。几千流明的普通投影仪在白天的播放效果都很一般,这类几十几百流明的产品,其实只适合在夜晚使用。在白天明亮的环境下,孩子是很难看清内容的。这些模糊不清楚的图像,就如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一样,会增加孩子的视觉疲劳。
护眼认证

不少投影仪在广告中宣称自己通过了所谓的“护眼认证”,事实上,连“护眼”这个词都是这些厂家生搬硬造出来的,更不可能有什么正经的认证了。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是专业机构,都没有什么“护眼认证”来让这些厂家申请,更不要说通过了。
有时候广告里会出现所谓投影仪的“蓝光护眼认证”,其实基本都是个检测报告。这种用认证拉虎皮当大旗的风气现在非常流行,比如我们之前文章刚提过某些微商品牌吹捧的“犹太洁食认证”。还好这些投影仪公司没流氓到忽悠自己的加盟商或者用户,给自己或孩子喝洁厕剂当“洁食”。
犹太洁食认证?中国人不需要掏钱买单

很多投影都在讲自己如何过滤蓝光之类的,但实际上,目前高能可见光HEV,也就是蓝紫色光,对眼睛是否有伤害,会有多少伤害,以及是否可以或者如何控制,这些问题都还没有什么答案。自然界中的蓝光无所不在,太阳光中就有大量的蓝光成分,而我们日常只要看到蓝色的东西,那必然就有蓝光进入到了我们眼睛中才会被我们感知到。比如你看一眼上面这个蓝绿色的检测报告,就肯定有不少蓝光进入你的眼睛了,所以谈蓝光色变,还完全没必要。
目前唯一能有较充分证据的,是夜间太多蓝光会对睡眠有一定影响(因为人的生物钟靠阳光中的蓝光来分辨白天黑夜)。因此晚上可以通过减少屏幕亮度、调节屏幕色温,或者换暖色灯光来减少这部分的影响。
手机“防蓝光”的简单免费有效方法,夜猫子特供哈佛教授回信:小夜灯的使用建议没有辐射




任何电器厂商只要说出“无辐射”这三个字,就能证明一件事情,要不这些厂商蠢到完全没有物理或者电子工程的常识就进入这个领域黑钱,要不就是在故意用辐射吓人骗钱。世间万物都有电磁辐射,关于这个我们之前写过很多了,发送关键字“辐射”可以点播,就不多浪费篇幅了:

  • 电磁炉是否可怕?看完就明白了
  • 宝宝食品用微波炉加热安全吗?
  • 安心上网吧,WIFI辐射没那么恐怖
  • 电吹风有危险?拆开看看!
  • 地暖辐射谣言始末,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 ......
在我国,和九年义务制教育一同普及的,还有眼镜。当孩子越来越多地将时间放在阅读和学习,而不是户外运动上,那么视力下降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投影也好,电视也好,在保护眼睛的问题上,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是在一些商家错误的引导下,将清晰度、亮度上的差异,误当做护眼的心理安慰。但这些安慰反过来可能意味着放松甚至忽视对用眼风险的警惕。当家长购买了所谓的“护眼产品”,肯定会放松对孩子观看、阅读时间的控制,否则这么多钱不就白花了么?而当孩子观看、阅读的时间失控,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购买这些护眼产品的结果,就是反而会加剧孩子的视力问题。
比如某品牌儿童投影仪广告中的“用户心声”:
孩子终于不看电视手机了,现在改成看投影仪,简直停不下来,我真是太开心了……



这有哪点值得开心的?
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儿童护眼投影仪”?其实就是用比普通投影仪更暗的小灯泡、更差的分辨率,更低的成本和更贵的价格,套上一个“护眼”的噱头罢了。
对于护眼,家长最需要的,是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用眼规范,没有窍门,肯花钱也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xxcon | 来自北京
电视机伤眼,投影是漫反射,电视是本身发光射入眼睛,手机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an_026 | 来自北京
电视和投影仪都伤眼睛!
电视说:投影仪画质渣,伤眼睛!
投影仪说:电视是光线直射,我是光线漫反射,我不伤眼睛!
我说:你俩都伤眼睛,保护眼睛最好的方式还是多到户外运动,少看电子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