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住过甲醛房的怀孕女士,后来孩子都健康吗?

saw 回答数5 浏览数947
怀孕一台月,经测量才发现公司和家里都甲醛超标,公司装修三年多了,但通风不好,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孩子,超级怕,目前正在换房子,但公司换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cheshvan | 未知
甲醛,怀孕,孩子,XX石
<hr/>每过几天就会有一个这样的话题冲上知乎热版。
点进来一看,又是所谓的宝爸宝妈现身说法,但是你注意一下他们的个人资料,要不直接写着“空气净化专家”要不就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的回答都是一个套路:
甲醛很可怕,有孩子因为甲醛得白血病了,我用的XX石特别好用。
赞全部是刷的,评论肉眼可见全部是托,隔几天上一次热版, @知乎小管家 真的不管管么,热版变成了广告版,还是这种反智广告。
<hr/>那么我就再把我的帖子转一次
装修后怎样清除甲醛?<hr/>不建议买洛廷石,不建议买海润晶,不建议买墨清石。
这个回答是搬运的我早先写的两篇文章,发出来以后被知乎收录了3次,也得到了6000多个赞同,当然也有一些不认同的观点,这都很正常。
其实这几年整个甲醛治理行业经过净化,已经没有那么多妖魔鬼怪了,大家开始认识到,远离甲醛就是靠源头控制+通风。所谓的治理大部分都是把戏。
结果到了7月份,知乎上关于装修甲醛的问题下,忽然出现了大量雷同回答,套路都一样:先介绍甲醛危害,再说通风有效,接着话锋一转,就开始卖洛廷石、海润晶、墨清石,其实这些名词下面都是一个东西。而且这些三无小号的回答迅速刷了几千赞,我当时就在想,这是又准备开始了?但是因为我平时也忙,就一直没管。
结果,今晚,有朋友私信我,居然在悬赏任务平台上看到给我这个回答点反对的任务,而且在首页排到第四。


https://www.zhihu.com/answer/475568442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这个我还是可以接受。
不能接受的是,凭什么给我点反对的任务是整个首页最便宜的?别的都是几块钱,给你我标个1毛4,你瞧不起谁呢?还有接近400个人已经点了反对的,1毛4人家让你点你就点?有点尊严行不行?
所以我决定把这几个营销号挂出来,大家擦亮眼睛!


2020年7月22日分割线
<hr/>正好之前写过两篇这方面的内容。

第一篇,关于甲醛的危害和治理
<hr/>

▲有时候我真的对一部分 有偏见

这篇我真不敢写,斗争了很久。

作为一个卖家具的,正常的套路,应该是玩命宣传甲醛危害,拼命发上面的图,顺便再吹一下自己家多么环保。政治也正确了,家具也好卖了,皆大欢喜。

我要跳出来说那些说甲醛多么可怕都是吓你们的……肯定就被怀疑是不是因为我家的家具甲醛高才这么说啊……挨骂不说,家具还不好卖了。

但是有时候真的憋不住,而且我潜意识对逸刻读者的受教育水平也还是比较有信心,真想对你们说一句。

那些都的是忽悠你们的。
<hr/>我们先说甲醛危害


▲现在是不是有专门生产新闻联播截图的软件啊?

总能看到各种转发,关于甲醛致癌的,关于装修诱发儿童白血病的,甚至有板有眼的XX医院XX医生,说幼儿白血病90%在三年内家庭装修过。

首先,甲醛致癌是毫无疑问的,WHO下IARC发布的一级致癌物,没毛病。

后一个就有意思了,装修的甲醛能以一个什么样的浓度,多大程度上诱发癌症呢?除了各个卖建材的大量转发,各种新闻媒体报道以外,追下去却很难有一个正经的统计研究过程。今天是这个医院这个专家,明天就变成另一个医院另一个专家了。

那么有没有正经严肃论文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呢?

OK,还真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AQG(indoor air quality guideline)将甲醛限量定义到0.08ppm,也就是0.1mg/m³(如果看过我们上一篇文章,对这个数值应该很敏感),那么这个值有没有根据呢?


这是2017年发表于Archives of Toxicology的一篇文章(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204-016-1733-8),作者是丹麦国家职业环境研究中心的Gunnar D. Nielsen,该文中综述了三十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和卫生组织(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对甲醛危害性进行的遗传学、分子动力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研究,并基于此对WHO的这一IAQG标准进行再次评估。

原文可以从link里看到,简略以后也比较长,我附在后面了,可以拉到文末去看。

核心思想就一句话:

the relative risk was not increased with mean FA exposures below 1 ppm and peak exposures below 4 ppm.

再读一遍:

当平均甲醛浓度低于1ppm且短期甲醛浓度低于4ppm时,(包括白血病在内的肿瘤)相对风险没有增加,没有增加,没有增加!

因此,IAQG将FA的安全标准定为0.08 ppm是非常保守,或者用叫做precautionary(预设警)的。

而这里提到的1ppm和4ppm分别是国家标准12.5倍和50倍。事实上,只要家里具备通风条件,甲醛浓度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达到这个数值。
<hr/>商家会说,甲醛是一级致癌物

甲醛是的,没错,但是有个计量问题,一般指的是经口服用或者长期大剂量吸入——比如化工厂,装修带来的甲醛污染,即使是长期居住,也不会有致癌风险。

酒精经口服用也是一级致癌物,那些拿甲醛吓唬你的销售,下班以后一天喝的一级致癌物,可能比你一辈子吸的甲醛都多。


▲这上面全部是一级致癌物

<hr/>我同学、同事家的娃,装修过后真的生病了

首先,时间上的前后关系,不一定代表致病的因果关系。就比如说最常见的

幼儿白血病90%在三年内家庭装修过

且不说这个数据严肃不严肃,可信不可信。

这个说法有意思的是,买房装修的时间通常和结婚生子高度重合,现在的婴儿,几乎大部分都有过几年内家庭装修过的经历。如果不设置对照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和装修拉上关系。

极端点说,几乎人类所有的病人,都在三天内喝过水,于是是喝水致病了?


<hr/>装修污染当然对人体有害,苯是剧毒化学物质,其他苯系物和甲醛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家也才会出台了各种规范,各种标准,来作为指导。

市面上大部分的家具建材,在保持合理的密度,足够的通风情况下,都完全完全完全可以达到这些标准。

但是现在在整个家具建材市场的环保风气,背后根本就是一个生意

一方面,是铺天盖地的宣传甲醛致癌,不仅致癌,还专门得是幼儿白血病,拿你娃的健康吓你。

一方面,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些东西,每年换个新名词,宣传就自己家安全环保健康,让你多掏钱。


▲先宣传甲醛致癌,接着就是零醛、无醛产品

龌龊不龌龊,低级不低级,这和直接绑票有什么区别?
<hr/>商家嘛,没有节操很正常,恐惧的力量最大,特别是用你孩子威胁你的时候,几乎没有不跪下掏钱的,能赚到钱,什么都敢说。

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一些业主。

首先是拜实木教,虽然我是卖实木家具的,但是合理使用板材家具,完全可以达到环保标准,西欧北美都大量使用板材家具,放心,他们对健康的关注不会比我们差。

最近还出现了一个极致环保教,橱柜,不锈钢的,衣柜,铝合金的,茶几,玻璃的,甚至连塑料的都会觉得环保?技术细节我就不展开了,简直是图样图森破,口号就是我要追求极致环保。

同学你文科生吧?

就不说你们理解的那些概念,能不能真的做到污染比你们瞧不起的刨花板低吧。口口声声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孩子的未来。

丑对孩子的毒害,真的比甲醛少么?

其实拜实木教和极致环保教,不是科学,是信仰,我不应该攻击别人的信仰,我道歉。
<hr/>下面是大家关心的甲醛治理

拼命渲染甲醛危害,散播了足够的恐惧之后,除了卖“零甲醛”产品,还可以卖“甲醛治理”。

甲醛治理,基本上可以分三类,物理吸附,生物吸收和化学分解。

前两种基本上只能作为安慰剂使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有效性宣传里,都只有原理说明,没有定量计算——因为一算就露馅。


▲我斗争了半天,还是把相关产品截图删了

化学分解类的产品基本会严肃的多,会有一个定量计算,甚至实验室检验,有过程有数据,这就有说服力多了,但是目前这类实验或者检测报告,都有三个问题:高浓度、大剂量、无对照

首先是高浓度,基本上起始浓度都是正常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当然高浓度下反应结果都会比较好看,但是是不是真的有参考意义?

第二是大剂量,仔细看一下实验舱的溶剂和除醛产品的量,如果你们家也要这样,基本得花个几十万才够。

第三是无对照,在前面的高浓度+大剂量的实验环境下,基本上出醛产品都能做到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内,降低甲醛百分之几十。

这个,我是信的。

但是你敢放对照组么,不用很复杂,这个就行:


▲真 除醛神器

插电,几秒钟就够,妥妥把空气舱的甲醛降到环境值。目前应该没有什么进口技术、专利产品能够达到他千分之一的效率。

有人说了,虽然没有通风效率高,但是总有效吧。

举个例子,一只蜗牛搭上了广州开往北京的高铁,他全程很努力的从车厢里往门口爬,这样可以提前下车,缩短旅程时间,是有效,但是好像没什么意义。


所以,要治理甲醛,如果是需要在非常严苛无通风条件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起效,请专业治理团队采用化学反应手段,是可以的。

但是也要注意,喷剂类的反应物一般都不适合实木家具的开放性表面,高档织物和皮革。

除此以外,就一个办法:


夏天保持全天开窗,无风闷热天气就加个工业风扇,冬天为了保持温湿度,可以密闭几天通风一天。
<hr/>说了这么多,写了两篇文章,其实我就想告诉大家,装修污染值得重视,但是也没有必要过于恐慌,被人消费。

保持合理的家具建材密度,保持足够的通风量,养成多开窗的习惯,实际上市面上大部分的建材,都可以达到一个很好很健康的结果。

环保很重要,魔怔就不好了。
<hr/>最后,我们说一说现在市面上的细工全实木家具。

好的细工全实木家具,从材料到成品,只会用到三种东西:木材,拼版接榫胶,木蜡油。

都有甲醛

木材,即使是MidwestWalnut的黑胡桃,Gutchess的樱桃和白蜡,Augusta的白橡,这些北美最顶级的林场最高品级的成品锯材。


有甲醛


▲图源:《实体木材中甲醛释放研究》王正国 段新芳2 薛开拓 安 鑫 虞华强,数据来源:COLAKOGLU G,COLAK S,TUFEKCI M.M. Einfluβ der Dampfung und Trocknung von Furnieren auf deren Acetylgruppengehalt und die Formaldehydabgabe von Sperrholz[J]. Holz als Roh-und Werkstoff, 1998,56(2)

拼版接榫胶,日本爱克和美国太棒说地球上最好应该没太大毛病。我在太棒官网翻了一天,没看到有一句零甲醛的描述,我当它有甲醛

木蜡油,德国欧诗木应该也算是如雷贯耳,很多人吹这个东西纯天然,无污染,没甲醛。


假的

检测报告挂在欧诗木香港官网(https://osmochina.com/wp-content/uploads/2017/12/cert5.jpg),甲醛含量14mg/kg


我特别不能理解,欧诗木自己说自己有甲醛,结果一堆下游商家跳出来说欧诗木无污染无甲醛,行为艺术?

<hr/>

采购最顶级的木材,做出更宽的板宽,是为了更完整的展示高档木材的花纹,不仅仅是为了胶少一点。

采用太棒,是为了能够有更好的胶结性能,在潮湿甚至遇水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或者用更小的接触面做出更有意思的造型,不仅仅是为了甲醛低一点。

采用欧诗木,是因为他可以完美的展示木材的手感和光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污染物更低。

按照马斯洛的分层理论,健康环保也就是个安全需要,咱能不能有点追求?
<hr/>
附《Re-evaluation of the WHO (2010) formaldehyde indoor air quality guideline for cancer risk assessment》的主要内容:

1、外源FA几乎无法进入血液和内部器官。
(1)FA极易溶于水,机械学模型分析表明,人类在1 mg/m3(国标的10倍)的FA环境中,~97%的FA被气管的粘膜吸附,几乎无法穿过前八级支气管(人类大约有24级支气管),更不用说到肺泡。
(2)FA被吸附到水相后,99.9%与水分子发生水合,产生低毒性的乙二醇,只有不到0.1%的FA处于自由状态;
(3)FA本身也是人体一种内源性的天然代谢物,血液中浓度为2-3 mg/L,会被代谢成甲酸盐,进一步分泌到尿液或氧化成CO2;人类呼出的气体中含有1.7 ppb的FA(国标的1/47)。
(4)在低于0.1 ppm(国标的1.25倍)时,FA被鼻腔吸入的效率是非线性的,即在这个低浓度区间内,不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内源性FA的存在还可减少外源FA的吸入。
(5)将大鼠暴露在1~2 ppm(国标的12.5-25倍)的FA环境中6小时/天,连续13周,不会影响其FA的体内平衡;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表明,暴露在10 ppm(国标的125倍)FA中(6小时/天*5天)的小鼠,其肝脏、肺、胸腺、骨髓、脾脏和淋巴中均检测不到外源标记的FA(实际上检测的是其加合物FA-dG),甚至在暴露6小时后立即检测,也未在血液中检测到外源FA,说明上呼吸道表皮细胞对即使很高浓度(10 ppm,国标125倍)的FA也是一道有效的屏障,可有效防止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6)同样在6 ppm(国标的75倍)暴露6小时/天*2天,猴子和大鼠都只在其鼻腔组织中可检测到外源FA,但在猴子鼻腔组织中FA水平更低,说明外源FA对灵长类毒性比啮齿类更低。
2、FA的基因毒性
(1)FA可与DNA形成共价结合,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比如,当小鼠的FA代谢相关基因ADH5和FANCD2同时敲除时,其内源性FA可大量积累,诱发血细胞和骨髓细胞降低,大大降低其存活率。因此体内FA是内源性DNA损伤的重要来源;但是,外源FA要想发挥类似毒性需要到达血液和内部器官,如上所述,这个过程几乎不会发生。
(2)职业性FA暴露大于1 ppm(国标的12.5倍)可在口腔和鼻腔的上皮细胞中观察到单链DNA断裂、染色体异常、微核形成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等。这暗示IAQG(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需要低于1 ppm(1.23 mg/m3,国标的12.5倍)。
(3)人群的基因多态性暗示可能有些个体会对FA浓度更加敏感。但实验表明,FA代谢相关的ADH5基因和BER修复途径的关键基因的多态性与FA的基因毒性不存在相关,说明对FA基因毒性进行风险评估没有必要考虑基因多态性问题。
3、1 ppm(国标的12.5倍)以下FA与各种癌症无相关性证据
(1)用小鼠和大鼠进行的长期FA吸入实验表明,只有在2 ppm (国标的25倍)以上可观察到鼻腔鳞状细胞癌(SCC),其他癌症均未观察到;
(2)25个病例对照分析和46个群体对照研究均未发现FA与淋巴造血细胞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的相关性;
(3)芬兰对120万长期(大于20年)暴露于FA的从业人员进行了一项群体研究,在呼吸道相关的癌症中,鼻癌、鼻腔鳞状细胞癌、鼻咽癌的发病率并未增加,肺癌发病率有少量提高,但与吸烟、石棉、矽尘的暴露具有更显著相关性。
(4)其他癌症中,低于1 ppm(国标的12.5倍)的FA浓度不会增加骨髓性白血病的风险;而0.5 ppm(国标的6.25倍)以上的FA浓度可增加Hodgkin淋巴瘤的风险。
4、另有研究表明,小于0.5 ppm(国标的6.25倍)不会造成眼部和上呼吸道的刺激。

这篇文章的许多内容和逻辑,来自水木论坛的autumncoat同学,原文链接: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Occupier/1201683
<hr/>第二篇,关于甲醛检测

水木上总能看到有人在说,家里甲醛超标了,好可怕怎么办,或者又是几个人为了甲醛检测应该密闭多长时间撕的个天昏地暗。

淘宝上卖的简易检测盒,密闭1小时的,密闭4小时都有,所谓检测机构上门的人员,一看就是连实验课都没上过的。

还有些公众号,做噱头搞个检测,结果连实验条件都搞不清楚。


<hr/>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既然我们说超标,就找到这几个标,把原文下下来,全文读一遍,一遍就足够了。如果没时间读,那就听我讲。

标准有三个:

第一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这是一个非常详细的有强制力的规范,从原料的环保性和最终室内空气的环保性两方面,对环境污染做出限定。

对住宅中空气甲醛规范是:

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采用自然通风的,在对外门窗关于1小时后甲醛浓度小于等于0.08mg/m³

作为一个严肃的强制性规范,GB 50325-2010实际是民用建筑竣工验收的一部分,里面还有大量的篇幅详细的规定了多大面积应该设多少个抽样点,怎么分布等等等等。达不到这个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但是,必须要清楚,这个空气检测验收约束的是工程的施工方,或者说总包方的,对于我们一般的自装来说,谁是总包方呢?是业主自己。

但是也有例外

精装修交房的房子,按道理交房的时候是必须符合这个标准的,这个如果不合格,可以和开发商撕逼。
<hr/>
第二个 《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 16127-1995


这是一个超级简略的GBT也就是推荐性标准,基本就一句话:

居室内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规定为0.08mg/m³

没有密闭时间,没有采点规定。简单说,就是卫生部建议,咱们在屋里呼吸的空气,甲醛浓度不要超过0.08,这就是健康的了。

不要觉得这个规范简略就没有用,其实这个规范才是最核心的,因为真正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恰恰是呼吸到身体里的空气。

但是这个规范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直在鼻子边上放个检测仪,检测我们呼吸的空气。
<hr/>所以就有了第三个规范《室内空气质量规范》GBT18883-2002


同样,这也是一个没有强制力的推荐性规范,在这个规范里,不仅建议了我们关心的污染物,甚至连空气湿度,流速这些都有。

关于甲醛,是这样的:

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45分钟,甲醛浓度不超过0.1mg/m³

可以这么理解,前面的GBT 16127-1995虽然推荐了什么样的空气健康,但是不方便一直跟踪测量。

所以在GBT18883-2002里,模拟了一下正常生活空气最差的情况:关窗睡觉12小时,并且把采样高度定到0.5-1.5米这个正常呼吸高度上。测一个最严苛的情况。

如果这个时候甲醛都不超过0.1,那么就认为,大部分情况下空气中甲醛浓度都不会超过0.08,是很健康的了。
<hr/>了解完三个规范,就可以知道,核心是GBT 16127-1995,它限定的是我们呼吸的空气中,甲醛含量是怎么样的,认为不超过0.08mg/m³就是安全健康的。

另外两个GB 50325-2010和GBT18883-2002,都是为了保证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能达到GBT 16127-1995,提供的一个严格的测量方法。

实际上,你可以采用不装修少买建材,也可以采用不密闭多通风,甚至多装几个除甲醛的净化器都可以,只要呼吸的空气,低于0.08mg/m³,就OK。
<hr/>好了,三个规范捋清楚了

现在开始吐槽某些典型行为:

好可怕,我家密闭3天以后测出来甲醛有0.2,超标了超标了!

按实验条件操作,比较实验结果才有意义,这是实验课的基本规矩,不然会被打屁股。要么根据GB 50325-2010密闭1小时对比0.08,要么根据GBT18883-2002密闭12小时对比0.1,没有密闭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标,也就没什么超标不超标。

好可怕,我测了抽屉里面/衣柜里面/床箱里面甲醛有0.2,超标了超标了!

无论是住建部的GB 50325-2010还是卫生部的GBT 16127-1995、GBT18883-2002,采样点明确要求“能够正确反映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水平”,关注的是人正常在室内生活的时候呼吸的空气,没事儿别住抽屉里。


虽然我现在测的值还不错,但是现在不是夏天哦,夏天温度38度的时候,值肯定就超标了

所有测试的核心,最终的目的是反应我们生活时呼吸的空气,38度室内温度还密闭12小时真心不是生活状态,都这样了还不开窗开空调,还需要甲醛毒死你?闷都闷死了。

我家按规范测试,甲醛超标,肯定是建材的问题,我要投诉!

首先,目前市面上针对个人客户的测试机构,都是采用的GBT18883-2002,这是一个卫生部的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力。即使是有强制力的GB 50325-2010,也是约束的装修的总施工方,也就是业主,而不是材料供应商。

所有空气检测标准,规范的是室内空气是否健康,而不是家具建材是否合格,之间有巨大的区别,这也就是为什么商家都不承认空气检测结果的原因。

其实有个很经典的比喻。

家里的空气,可以比喻成一条河,每一件建材,都是河上的化工厂,而业主,就是这条河当地的环保局。化工厂,只对排污口的水质负责,也就是建材本身的各种强制标准。

现在河上的所有化工厂排污口的水都符合强制标准,但是最后河里的水超标了,问题出在哪?

在环保局,在业主,在批了太多化工厂,在河的径流量不够(通风量不够)。

要想家里空气好,第一,是控制好家具建材密度化(化工厂别批太多),第二,是保证足够的通风量(河水流量大一点,能发洪水最好),第三,采购尽可能环保的建材。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fanson | 未知
哎。。说到这个问题就揪心
我姐姐30岁步入婚姻殿堂,31岁自然怀孕,对宝宝格外的期待。孕早期搬新办公室,其实她也不想搬,可是工作不比自己家,自己家装修可以你想晾多久晾多久,但办公室搬家都是同一安排的,大家都搬,你也必须搬呀。一层办公室三个孕妇,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生下宝宝。你说是巧合么?
我姐知道6个月大排畸才发现问题,重度唇腭裂!当时B超医生看了很久,跟我姐说明天再来一趟吧,让主任给看看。我姐忐忑了一晚上,第二天告诉她唇腭裂,不建议生,如果实在要生建议去上杭州再复查一遍,听听专家的意见,但要快点做决定,月份大了,拖的越久,手术对妈妈伤害越大。
又去市妇幼挂了特需,医生的建议也是不要,重度唇腭裂,连喝奶都费劲,还要担心各种感染,再想想李嫣,全家不得不接受手术。
6个月已经不能做人流了,要做引产。因为还没有足月,所以要打催产素,第一天我姐疼的跟个虾米一样,还是没等来规律宫缩,疼了两天两夜,终于进了产房。其实和生孩子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别人是添丁进口,欢天喜地迎接新生命,而我姐姐只能默默的躺在床上流眼泪。而且我姐还有奶了,但却没有宝宝可以喂,又经历了一波断奶痛。产后复查,子宫里还有残余,还要清宫,真的是把所有的痛苦都经历了一遍。
本来我说让他好好修养,不要着急要告诉,引产太伤身了,但我姐姐考虑到自己已经32了,加上母亲重病,上个孩子的离开让家里都不开心,所以她想早点要孩子,早点给这个家带来新希望。8个月后,她又怀孕了,这次她偷偷的不敢大肆宣扬,就想安安稳稳的生宝宝,甚至不敢进医院,就第一次确定怀孕的时候去验了个血,就等50天的B超看胎心胎芽了。但是她还没等到B超,就等来了验血报告,孕酮太低,HCG翻倍太差!B超显示胎停,保胎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们夫妻两身体健全,没有什么家族遗传史,两次打击已经让她快要怀疑人生了,她已经去查了一个什么项目,4千多,我实在记不起名字了,如果查出来没问题,就准备再去上海查一下双方DNA。
我们不确定是不是他们夫妻自身的问题,但你很难不怀疑到新办公室,可是大家也只是怀疑,职场对女性,尤其是新妈妈太难了。可能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有质疑的声音,还是会有人站出来反抗,但在我们这些18线小城市,真的就只能说是不是宝宝和自己没缘分。

———————————————————
以上是原答案
下面是近况
首先申明,没想到会被顶上来,真是我姐姐的伤疤,涉及个人隐私,谢绝一切转载,我也会转匿名
其次,回答一下近况。姐姐的报告已经出来,包括DNA检测,双方都正常,我试探的问过要不要换工作?她说暂时不会换。我们有讨论过第二个宝宝的问题,我也说了几个评论里的回答。我姐姐也觉得是要的太快了,身体没养好,现在决定再好好调养,明年下半年再考虑。
然后我也提了是不是公司装修的问题,我姐姐也觉得第一个孩子八成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我提到要不要辞职时,我姐很犹豫。十八线小城市,除了公务员,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不容易,她们单位老板本来就喜欢年轻的,觉得年轻人有活力,脑子灵,有干劲,呆久了都变成老油条了,再加上她们公司算是我们这前几的单位了,岗位稀缺,你前脚走,后脚就有人来补缺。所以我姐姐很珍惜这份工作,再加上这次的流产让她有点灰心,她觉得好好修养,反正不备孕,在哪都一样,明年应该一切都会好起来。还有更重要的是,她们这层已经有成功生宝宝的了。
我知道大家都建议辞职,但生活不易,她比谁都更想休息,比谁都痛心,但重担在身,她已经很难了希望大家嘴下留情,可以温柔的建议,不要说不好的话,太伤人了。
如果有好消息,我一定会来告诉大家,大家都好好努力吧,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乂o眼泪o乂 | 来自北京
甲醛很可怕,对孕妇来说可能会增加流产、胎停、胎儿生长缺陷的风险。
租我家铺子的老板,开药店的,他家小孙子去年查出有白血病,才两岁多,家里装修差不多也两三年了,后面一测,坏在当初孩子住的房间买的那套柜子上,用的胶合板,甲醛超标,两年多了还超,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没住进去,很健康,白血病是外源性的。后面医生说,尽量满足孩子需求吧,他活不长的。药店老板一家心都碎了,今年铺子没续租。
老公搞环保的,特别注意房子的甲醛问题,全屋所有木质家具一律实木清漆,装修好之后买了40几包活性炭全屋放置开窗通风六个月,准备入住的时候还借了公司一百多万(?)的设备专门拿到房子里检查(其实设备并不大,一个手提箱),确保达标了才住进新房里。就算是这么注意,我记得我们书房的甲醛值测出来也是刚刚达到国标而已,我们书房就书柜书桌和椅子,墙壁用的是贝壳粉,也没什么味道,可能是机器确实太灵敏?
总之一定要注意,甲醛最多的是家具,尤其是用到胶水比较多的家具,胶合板、三合板、密度板什么的,然后是漆、涂料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