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SCI发oa期刊真的不好吗?

xi198 回答数5 浏览数2395
因为研二上半年很着急怕毕不了业
三篇文章全发的oa(也有我不会选期刊的原因)
但是没想到最近一篇接收,另外两篇外审
但真的好贵
一篇外审的还只是个2分多的四区(1.8w)
我要不要趁人家审稿人还没看就先撤稿呢
毕竟他帮我审稿了很浪费人家时间
这样花老板的钱我很过意不去
接收的那篇加上润色费是1.5w,医院给8000
。老师还要给7000
好多人都说oa期刊不好,想问问大家的意见是不是要撤回来投非oa呢?会不会影响老师呢?
感觉挺很多人说的话,投oa也很影响以后的科研。可是我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啊,只想着毕业,我也不是故意投oa的,基本都是被转投过来的。
真的会影响以后的科研吗?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Jacqueline季 | 来自贵州
SCI期刊有两种分区方式,考虑到国内单位多数以国内中科院分区为主且4区期刊相对其它几区期刊投稿难度小、成功率高,成为不少作者投稿sci期刊的选择。本文为方便大家选刊,给大家汇总了一些SCI4区 OA期刊,供大家参考。


SCI4区 OA期刊汇总
SCI4区 OA期刊汇总::中科院分区
  1、《VITIS》农林科学:园艺,录用率:容易
  2、《MAYDICA》农林科学:农艺学,录用率:容易
  3、《EPISODES》地学:地球科学综合,录用率:容易
  4、《FLUORIDE》医学: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录用率:约62.5%
  5、《MEDICINE》医学:医学内科,录用率:一般
  6、《Parasite》医学:寄生虫学,录用率:容易
  7、《SCANNING》工程技术:仪器仪表,录用率:容易
  8、《WATER SA》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水科学,录用率:容易
  9、《OIL SHALE》工程技术:能源与燃料,录用率:容易
  10、《E-POLYMERS》化学:高分子科学,录用率:约50%
  11、《ETRI JOURNAL》工程技术:电子与电气,录用率:50%
  12、《SOCIOBIOLOGY》农林科学:昆虫学,录用率:容易
  13、《BIOTECHNIQUES》工程技术:生化研究方法,录用率:约50%
  14、《GOLD BULLETIN》工程技术:无机化学与核化学,录用率:容易
  15、《CHEMICKE LISTY》化学:化学综合,录用率:容易
  16、《LEPROSY REVIEW》医学:皮肤病学,录用率:容易
  17、《POLAR RESEARCH》地学:生态学,录用率:容易
  18、《FAMILY MEDICINE》医学:内科,录用率:容易
  19、《CIENCIAS MARINAS》生物: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录用率:容易
  20、《FISHERY BULLETIN》农林科学:渔业,录用率:容易
  21、《MOLECULAR VISION》医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录用率:约50%
  22、《ENDOCRINE JOURNAL》医学:内分泌学与代谢,录用率:约75%
  23、《Botanical Studies》生物:植物科学
  24、《ANGLE ORTHODONTIS》T医学:牙科与口腔外科,录用率:容易
  25、《BMC Medical Ethics》医学:医学伦理,录用率:较易
  26、《IET Communications》工程技术:电子与电气,录用率:66%
  27、《ZOOLOGICAL STUDIES》生物:动物学,录用率:容易
  28、《ACTA PROTOZOOLOGICA》生物:微生物学,录用率:容易
  29、《ANALYTICAL SCIENCES》化学:分析化学,录用率:约50%
  30、《ANNALES GEOPHYSICAE》地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录用率:约50%
  除上述期刊外,SCI4区OA期刊还有很多,有想了解自己所在领域的其它4区OA期刊,可以私信我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sqbx | 来自北京
Publish subscription指的就是传统的发表模式,一般就是作者免费发表,然后只有那些subscribe这个杂志的机构(比如各个大学的图书馆)才能看这篇文章。而OA发表的话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看到文章的。但这里面有两点注意事项:
1. 传统模式虽然是免费发表。
但不同的杂志社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会额外收费的,比如页数超过免费规定的限值(超页版面费),或者作者采取彩色图而非免费的黑白图片(彩色打印费)。
2. OA可以让作者的文章快速被所有人免费读到。
当然,肯定有小伙伴会说,现在sci-hub等平台可以“免费”下载文章,所以OA不OA的也没有太大差别了。不过要注意,这些平台毕竟有侵权嫌疑,不稳定。而且大多数这种平台下载到的文章不包含附件内容(文章的附表,图等),对于深度阅读和理解文章还是有很多的不便。
另外,如果作者选择开源发表,可以大张旗鼓地到处宣扬自己的全文。
非OA的话,哪怕是作者自己都很难拿到一份免费的全文,即使拿到了,公开宣传也是违反版权协议的。
此外,选择OA与否对文章的发表没有任何影响,对文章是否被WOS等数据库收录没有影响,相应的,对毕业,升职,也是没有影响的(如果相关要求有明确注明OA不行的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fafff | 未知
开放获取(OA)是指研究成果(例如期刊文章或书籍)的免费、即时、可在线获得,作为研究论文或著作的作者,您可以确保最广泛的受众能获取并使用您的研究内容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开放获取 (OpenAccess, OA)作为破除学术垄断、解决“学报期刊危机”, 推动科研成果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免费传播的“论文发表革命”,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高校等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甚至连很多所谓“顶级期刊”也开始积极地加入开放获取运动。小编整理了开放获取最全解析,带您重新认识OA。
一、OA起源
21世纪初,“开放获取”这个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当学者发现他们不再需要通过期刊发布就能让自己的作品被人们获取和访问的时候而提出的。OA的起源主要源于学者和研究机构对传统订阅制的强烈不满。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订阅费日益高涨。外文数据库价格高昂,每年以3-8%的涨幅稳步上升,而利润率却超过Apple,奔驰。同时还在不停地出版新的期刊和数据库,订阅费让研究机构不堪其重负。很多出版社先低价吸引机构订阅,之后每年设置较高涨幅,学术出版没有年份限制,出版社又不销售版权,所以机构无法退订,只能承受日益高涨的价格。
2、版权问题。学术出版的鼻祖Maxwell定下一条规则:作者如果把文章投给出版社,就视为自愿放弃版权,转让给出版社。这个不合理的制度严重损害了学者的利益,成果被发表了,自己竟然拿不到钱,拿不到钱就算了还可能要倒贴钱,倒贴钱就算了,想看自己发表的文章竟然还要交钱。
3、影响学术研究发展。最早的学术出版由学会和学院运营,用于知识传播,后来Eugene 首创“影响因子”标准,计算期刊论文的被引频率,使期刊成为了新的学术权威标准,期刊刊登的文章便被认为是权威论文,而忽略论文本身的质量,甚至期刊可以通过自己的话语权和平台引导学者的研究方向。
二、OA(开放获取)出版的分类
开放获取从早期的个别学科设立网站发表论文,到部分期刊转为OA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 OAJ),再到一些机构建立OA仓储(Open repositories and archives),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先发表,后评审”的新模式和新阶段,今后会发展到多维论文的阶段。
根据不同发展路径,开放获取可分为金色OA(Gold OA)和绿色OA(Green OA)。
金色OA即以开放获取模式出版的期刊(OA Journal),通过以作者支付出版费用的方式,实现期刊内容面向读者免费获取。《自然》及《自然》研究系列期刊明年开始就是要走金色OA的发展模式。常见的OA期刊网站有瑞典隆德大学的DOAJ、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BioMed Central(BMC)、PubMed Central(PMC)、中科院的GoOA等。
绿色OA则是开放获取仓储(OA Repository or Archive),是作者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献自存储到机构库、知识库等平台以供免费获取。常见的OA仓储如http://arXiv.org、麻省理工的DSpace、“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等。
近年来,另一种OA模式悄然崛起。2017年荷兰学者Bo-Christer Björk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出黑色OA(Black OA)模式,黑色OA是指通过学术社交网站(如Mendeley、Research Gate、http://Academia.edu等)免费传递和获取学术文献。
三、OA(开放获取)出版的优势
1、对学术作者而言
    将会获得更多的潜在读者。开放获取能增加作品的影响力,缩短了出版与呈现到读者面前之间的时间,并且透过更方便的查询使用让你的文章更具效力。你的作品透过各项检索工具之可见性将大幅提高。
2、对读者而言
    可以免费在网上取得研究所需的文献。
3、对教师而言
    你会知道你的学生可以方便地取得所需资讯。提供开放获取文献的作者或著作权持有者是允许进一步的复制或传递的。除了快速及免费外,你将不会面对合理使用的争议或可能侵权的担忧。
4、对科学家或学者而言
    你正面临着一个逐渐不再能负荷的期刊出版系统。尽管网络带来了扩展全球知识分享的机会,但许多期刊的价格已经超出了控制,而图书馆不得不决定删刊、暂缓新刊的订购、以及减少图书的预算。为了解决此危机,开放获取是最有效的一种,而且它是每位科学家与学者能力可及下可以达成的方式。
四、OA(开放获取)出版的三大误区
1、开放获取一定收版面费——错,DOAJ收录的13640种开放获取期刊中,近70%不收取文章处理费。
2、开放获取等于低质量——错,4485种OA期刊被WOS收录,5920种被Scopus收录,排行前列的OA期刊不在少数。
3、开放获取等于掠夺期刊——错,OA期刊和掠夺期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OA期刊也需要Peer Review,即外审,这和非OA期刊没有区别。且外审要求的高低,与期刊的定位有关,并非由是否为OA期刊所决定。所以OA期刊和水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高校不认可OA期刊,大家在发文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单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期刊,最后还是要祝大家多多中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tjay | 来自云南
期刊好与不好,与它是否开放获取(OA)无关。Nature Communication, Science Advance都是OA期刊,虽然这几年国内文章贬值得厉害,但有人发了这个档次的文章,学校或者至少是学院,新闻还是要发一篇的。更进一步,Nature系列的很多其他大子刊,现在也都可选OA发表了。在上述期刊发表文章,绝大部分人都是羡慕的,怎么看都不会如问题描述中所说“也很影响以后的科研”。
OA或者非OA,对杂志社来说,不过是一个从哪头收费的问题。非OA期刊,从订阅端收费;OA期刊,从投稿端收费。仅此而已。
对投稿人来说,投OA或者非OA也同样是个人选择。投OA可能基于以下考虑。Funding的要求(特别是欧洲的某些funding);OA期刊的文章更容易传播,引用图片也较为方便,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以为OA期刊里好刊物不少;非OA期刊里水刊同样很多。搞科研,重要的还是做出好工作,投到合适的期刊上。而用是否OA来判断期刊的质量,在我看来是不合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诶发达 | 来自吉林
我发了三篇,两篇OA,还有一个预警了  感觉硕士无所谓呀!博士注意就是!还有我觉得OA只要不是预警期刊和出名的水刊和不OA的一样,都不好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