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的网剧是要崛起吗?

lalgai 回答数5 浏览数1333
最近大火的《心理罪》《无心法师》以及火过的《匆匆那年》,都是网剧,真心拍的比一般电视机剧好,都称良心剧,特别是选演员,真心选的比某些电视机剧的好,那么我就不懂了,为何目前网络剧那么火,为何有网络剧的诞生,为啥不直接拍成电视机剧呢,是不是和利润有关?中国网络剧真的会崛起吗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ㄣ亂舞皴鞦 | 来自北京
谁能想到,在中国最先显露美剧范儿的竟是网剧?
《白夜追凶》,这个迄今为止国产网剧的豆瓣最高得分选手由优酷自制独播,宣传定位为“中国首部硬汉派悬疑推理剧”。自8月30日首播以来,每到周三晚上的更新时段,它就是优酷流量最高的内容,在尚未播完的情况下总播放量已超过20亿,而今年的热门大剧《我的前半生》在优酷平台的播放量也不过21亿。


不止《白夜追凶》,同档期爱奇艺的《无证之罪》以及稍早之前的《河神》和腾讯视频的《无心法师》等一系列网剧在这个夏天占据了各大视频网站的首页推荐,社交网络上也不断出现讨论热潮。
集中性的爆发就像某种宣言,这批网剧无论是从大众接受度还是自身品质角度评价,都受到了认可。尤其在制作水准上,部分桥段“神一样”的处理甚至让观众进一步对整个国产剧都有了新的期待。
如果从本质看,网剧和电视剧这种说法不过是以不同的播放渠道来定义连续剧集,而核心还是在于内容本身的品质。现在,网剧的观看模式和对收视时间的解放让其更有美剧特征,网剧制作团队和目标受众群体更趋年轻以及更多受到英美剧集影响,这不但深刻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电视剧制作,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反而是网剧能更早一步显示出美剧品质的重要原因。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在自制剧市场沉浸多年,她发现中国的剧集市场正经历着美剧曾经走过的道路。而美剧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美剧”,无法忽视一家标杆公司,那便是HBO。
1997年,HBO确立了新的战略,“It's not TV,it's HBO”,这句slogan一直沿用至今。正是那一年,它推出了《监狱风云》,被认为是HBO“精品化”策略的开始。此后,不断有类型题材的剧集出现,投资规模也逐渐加大,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等好莱坞大导演成为其制作人。再之后,便是Netflix的出现,美剧打破传统播出时间限制,实现流媒体播放。
中国电视剧在市场化的20多年里,也正在逐步趋于类型化。然而由于跟风采购制作现象严重,过去几年你只能看到武侠剧、婆媳剧、抗战剧、古装女主剧、玄幻剧几个常规类型反复出现,更多的创作类型则被忽视了。
视频网站的自制剧则是坚定的类型化策略,从青春、罪案到悬疑,这些现实主义题材更容易受到互联网年轻观众的追捧。所以,如果做一个类比,如今视频网站自制剧的发展历程其实就像是美国HBO+Netflix结合的成长历程,只是美剧二十年的发展道路在中国视频网站的资本和流量加持下,三到五年便走了大半——这个局面你应该并不陌生,同样的故事已经在音乐、媒体等行业上演。
如果从2008年优酷推出《嘻哈四重奏》算起,国产网剧发展至今不到10年时间。在2014年之前,网剧还是以段子剧为主,免费播出,主要靠广告招商植入来实现收入。2015年前后,《盗墓笔记》《心理罪》和《太子妃升职记》的出现开创了“自制剧”新的商业模式——付费收看。有了这个更基础的盈利模式做支撑,网剧就此开始了正轨化历程,无论是制作成本还是创作团队开始全面向电视剧看齐。
“我不敢说超过了全部电视剧,但至少能比肩80%以上。”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他看来,网剧在制作成本上已经与同类型电视剧旗鼓相当,只是由于没有顶级明星加入而在播放量上略有逊色。
更重要的是,网剧已经不再是烧钱项目。对于视频网站来说,制作一部网剧的商业回报已经实现多元化,前贴片广告、中插广告、冠名、植入,当然还有最有想象力的会员收入——优酷、爱奇艺和腾讯的会员数量早已超过3000万,腾讯视频的会员数量甚至达到4300万。
杨伟东没有透露付费看剧会员所占的具体份额,但他承认自制剧集已经是拉动优酷会员付费“最大头的内容”。
王晓晖在回答是否盈利的问题上更加直接干脆,“都是盈利的。”爱奇艺的《河神》《无证之罪》,包括之前制作的几部自制剧均实现了盈利。而且《河神》的总体制作成本已经超过1亿元,这意味着视频平台的商业变现能力已经可以承受过亿成本的剧集。
“争夺时间的战争在互联网上比在电视台要严酷得多。”王晓晖说,用户看了十分钟如果觉得不好看可能就立刻转走,去腾讯或者优酷,甚至去看《中国有嘻哈》,去玩《王者荣耀》,“互联网用户现在的选择太多了,他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你这儿。”
从本质上看,网剧的竞争对手并不只是同类产品,而是用户有限的时间。一般而言,电视剧的播出模式为线性播出,商业模式也是以广告为主。这种先天特质要求这种剧集要拉长播出时间,分摊制作成本的同时享有更多广告时间。但是在互联网上,无论是播出模式还是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剧集的这种属性自然也要跟着变。
“我特别怕拍成网络版《重案六组》。”《白夜追凶》制片人、阿里文娱大优酷影剧中心高级总监袁玉梅对《第一财经周刊》直言,不想做成传统的东西,在她的构想里,《白夜追凶》应该有着“美剧的节奏,韩剧的画质”。
除了质感,还有节奏。袁玉梅自己尝试过用1.5倍速度观看《白夜追凶》,发现根本没法看,这也是她对于剧情节奏的要求,不能让观众想跳着看。而市场上很多电视剧用1.5倍速度观看也并不影响剧情,很多用户都会用快进、拖拽的方式刷剧,这意味着不必要的剧情出现在叙述过程中。
节奏与密度正是传统公司制作的作品里欠缺的。它们本身的项目储备更多偏重于长剧集、大明星、向电视平台分发,几乎都是40集起的体量。
由于内容行业在中国正在起步,创业大行其道,“大牌制作人都去开公司了,”王晓晖说,“他们觉得过来当职业经理人还不如自己当老板。”事实上,很多制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始人自己,他们平常都是要看剧本的。
所以,最终还是回到了人的问题上,这也许就是网剧下一步的竞争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eecho | 来自北京
-
很多「网剧市场」上的现象,有本质的原因,别听一堆人瞎解说。
2015年的网剧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看待?
下面是我的意见。
一、「一剧二星」威力无比。
因为「一剧二星」政策的出现,传统电视产业遭遇巨大冲击。
(本来可以卖几家卫视的,现在不准卖了。一旦大门关上,高成本的电视剧,势必赔钱。)
所以,这几年来拍的大型电视剧,因为回本困难,定会大举入侵网剧市场。
别以为「花千骨」「琅琊榜」是网剧。大错特错矣。
那些片子,本来就是传统产业界的人,为传统电视产业,花几千万拍的正经作品。
是政策逼的他们走入网络市场,理由很简单,传统媒体的「路」不见了,
可是呢,网络播出平台,又给不了几个毛毛钱,但不管如何,硬著头皮也得上。
(爱奇艺、优酷等单位,还没有过「经营平衡点」,赔钱单位,承担不了高制作费。)
因为赔钱局面已定,百分之百赚不到现金利润,至少赚个名声,捞点未来的投资。
所以,优质的电视剧,才会以网剧的面目出现(一切都是被逼的)。
是的,时代已经变了。
「万万」也好,「暴走」也罢,包括「十冷」,包括「屌丝男士」,
都是「一剧二星前时代作品」。现在是2015年年末,现在的时代,是「一剧二星时代」。
诸君可以拿算盘算算,平均一年传统产业生产的电视剧不少於六、七万小时。
这六、七万小时,几年累积下来,就是十几万,几十万小时的节目,
一剧二星命令下来前,已经拍峻,未上市的作品量,有多少?想过没有?
这些成品,若是一股脑全进到网剧市场来?会是什么情况?
传统电视愈加危怠,新媒体愈加成熟。
观众的口味,一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网剧界诸君,别整天看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挣扎,你们的红海也已经大潮来临了。
想明白这个道理没有?
2012、2013年时,诸君引领的是风潮。
2015、2016年,新媒体诸君作的,可能已经是过气的廉价产品。
二、降维攻击
套用刘慈欣的名词:「降维攻击」。
因为这两年国家税务法规改变了,接受 「IP」可作为营利事业企业单位的「财产计算」,
掀起了一股巨大的 IP 热潮(我相信这个热潮只会愈来愈盛,不可能褪去。)。
也因为如此,传统产业许多拥有巨大实力的制作公司,纷纷进入到网剧市场里来。
他们也许是带著已经拍好的片子(上述的「一剧二星困境」),
也许呢,是带著全新的案子,全新的资金,一气涌入。
这些公司,就是所谓的「降维攻击」。
知道吗?
我所知道的这些传统产业公司,涉足新媒体,无不戒慎恐惧。
深怕不懂网络生态,作出不合格产品出来。深怕讨好不了年轻一代网络视频观众的心。
虽然是「降维攻击」,但绝对没有一丝丝娇奢习气,只怕追不上现有的网络视频工作者。
但,总叫我不能明白的是,我所遇见的网络视频工作者,却是一点骇怕没有。
个个得意洋洋,无一不把传统产业,在血海里拼博数十年的工作人员,当作笑话一般看待。
从北京到上海,从优酷到B站,每个人都想把网剧的廉价内容,硬生生复制再复制,
甚至蛮横地,毫不在乎地,硬搬上电影银幕。
「观众就是爱看我们烧脑洞。」
「电影院,就该加上弹幕,才是进步。」
「谁跟你说二次元宅需要剧情的?有剧情,没梗,叫 low 逼。」
(以「B站」为例,用户数还真不如个「知乎」。二次元的市场真的很大吗?)
说实话,这三年来,除了「暴走」和「屌男」的电影企画能叫我顺眼,有一定的产品高度。
其它业界企划,都叫我吃惊。(诸君的「自我说服能力」,委实也太利害了。)
我的天,诸君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你们是在作「升维攻击」呀。
降维攻击的人,如履薄冰?
升维攻击的人,毫不在乎?
这绝对不成道理。
你真以为传统媒体业界的人不会玩梗?那是广电总局、电视台看不上呀。
真把电视剧拍成那样,你会连准播证都拿不到。
信不信到了网络剧(没人审片,也不用准播证了),老媒体人耍贱耍低俗,一定胜你千倍万倍?
不信,你有本事,拍个抗日神剧给咱看看?(我就是打个比方),诸君真以为那玩意儿好整?
新媒体诸君们,尔等一会被狠狠地围歼的。
不挨骂,不被否定,不被打残,就没有天理了。
三、
说回题目。
对观众而言,老实说,他才不在乎是在电视机前(坐客厅看电视)?
还是在pad上?手机上?抑或在电脑屏幕上?
不,他们在乎的,只是「好不好看」如此而己。
在2015年的当下,我认识的许多从业人员,早把「电视」「网络」之别抛在脑后。
当电视也有机顶盒,也能下载录影,也能快速拖拉,也能倍速观看,跟网络几无分别时,
再去分别所谓的新旧媒体,只是「夜路吹口哨」的行径。
新媒体的工作人员,你们的升维攻击,有气无力。
拿新媒体的内容,凑成九十分钟去上戏院,赚再多的钱,也是杀鸡取卵。
同理,传统媒体的诸君,降维攻击时,请不要降低你的标准。
你在2016(明年)筹拍的案子,只会在2018(大後年)上映,这两年的「时间差」太是可怕。
不要放弃打坦克大决战的那种能力(决战),去学网络剧界的把戏(游击战)。
抄、贱、耍贫、段子剧、荒诞的笑话、90年代的港式无厘头。
即使在日本,搞笑漫画日和,也是末流,真正的市场主流,永远是正剧。
若你想学新媒体的老一套,用2011年,2013年的网络视频标准,去作你的「廉价IP梦」?
我的建议,洗洗睡实在。
不信,再过两年,看我说的是真是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ceant | 来自江苏
网剧只是阶段性发展,是电视剧市场受限,观众需求在互联网出口暂时性压力释放。。。
电视剧行业问题再多,他也是有商业模式的,哪怕模式很糟。
网剧拍得再好,商业模式缺失,完全靠互联网经济思路融的资本,对内容生产做阶段性的支撑,只要互联网付费模式不尽快成熟,商业模式就不成立,然并卵。
国外Netflix和HBO都是半个多世纪的付费习惯逐渐养成,包括录影带租赁光碟租赁这种古老模式现在也存在,只不过是改成网络定时下载而已,包括音乐付费下载,过去二十年再多免费革命,人家美国也是靠着强大的支付习惯坚持下来,因为版权意识,因为法律体系(我并不完全赞同版权的过度保护)。
所以意识的培养需要几十年,行业完善又需要几十年,但观众需求可早早提前建立了,所以是意识和体制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只要广电还在,对网剧全面严格监管也是分分钟的事。
电视剧市场就已经不能吸引大资本了,网剧才开个头而已。
中国的网站是在没有几十年对版权付费习惯形成同时迎来互联网高速发展,而免费是互联网共享精神重要内核,也是为快速发展规模打击竞争手段重要手段。
目前视频网站格局基本趋于稳定,收费早就开始了,视频网站没有那么大的烧钱抢先市场的需求了。
盗墓笔记网剧也是靠大资金投入换取新注册付费用户,而不再是追求以前的所谓网站流量。
所以作为创作者一定要转换思维,不要再单纯追求免费点击量而创作,而是要现在发行平台角度去想,什么样的内容最能吸引用户形成付费习惯,视频网站一定参与度会更深。


借上面一张图,只想说视频网站上给视频做贴片广告真不是什么体验好的商业模式,这个大家作为用户都懂。
付费用户是花钱来看有价值的内容的,不是花钱来去广告的。

免费很重要,但高投入的版权内容,无论视频,音乐还是图书,无论是出于商业还是对创作者劳动和智慧的尊重,还是开始接受付费的未来吧。
所以网剧的未来根本不是创作本身决定的,最终依然归于体制限制,只要不能百花齐放,各种优质内容涌现,付费习惯建立过程就会很漫长很漫长,也就别指望什么春天,冬天来还不是一两个文件的事儿。
早知道广电从来不关心谁谁的春天,啥商业模式,人家真心不关心这个。
当然不排除一种技术大爆发,超越一切权力机关的掌控,理论上也是有可能的。
但对应的未知风险其实也更大,因为,未来一定不是按你我预想的理性出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懂传球 | 来自云南
谢邀。
又是要写论文的节奏啊……盗墓笔记那个坑好像还没填完……望天……
一、网络剧火,首先得益于题材
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视上在黄金档能看到的题材了,很简单:都市生活剧,青春偶像剧,古装偶像剧,历史剧,谍战剧,和手撕鬼子剧。
下面是网络剧的题材分布。
(数据均来源于骨朵网络剧的统计)
首先是2014年的205部:


然后是2015年上半年的166部。
(也能看出数量上的提升)


这里面能看出,比如奇幻灵异、侦探推理、惊悚悬疑、热血励志、时空穿越、玄幻修真等题材都是电视上看不到的。
电视剧,尤其是黄金档,被许多成文不成文的条款限定,导致体量大但却题材相对单一,而且一旦发现只能在某几个吸引人的题材上做文章以后,比如谍战,那就大做特做,狂轰滥炸,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就更不要说那些主妇们爱看的婆媳剧了。
所以,在广电“黑手”尚未伸过来的网络剧领域,除了一贯的搞笑风或者正常的偶像剧之外,那完全是题材奇葩甚至邪门,到了几乎是只要不触底线,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地步……
(说完这句话还真是有点怕怕,广电的大大们求睁只眼闭只眼……)
比如最新的一条网络剧拍摄消息是这样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去年《灵魂摆渡》的影响,今年的网络剧,灵异题材开始多了起来,芒果TV的《古镜》、爱奇艺的《傲魂之活死人》、乐视的《古镜》、搜狐的《无心法师》,甚至包括《张震讲故事》这样的有声读物也改成了网络剧,加上上面这一部,以及即将播出的《灵魂摆渡2》,今年的灵异剧数量真不少。
还有电视上已经绝迹的刑侦剧,比如《余罪》、《活着再见》等,还有侦探推理剧如《暗黑者》(原著《死亡通知单》)、《心理罪》等,以及今年兴起的悬疑言情风,比如《他来了,请闭眼》、《示铃录》(原著《怨气撞铃》)……
(甚至包括了同志剧和耽美剧,比如大《逆袭》)
如果是你,单单从题材上来说,你是看电视剧,还是看网络剧?
二、制作
以往的网络剧都以low著称,事实上,现如今网络剧里制作水准低下的也数量很多,毕竟拍网络剧完全没有门槛,你自己拿个DV、找两个同学拍一拍、做做后期加工一下都行。
去年有好几部精品网络剧,如口碑好过电影版的《匆匆那年》,还有低成本但仍然备受好评的《灵魂摆渡》,还有腾讯的《暗黑者》。
今年,因为越来越多的传统影视公司加入到制作网络剧的行列,比如拍摄《北平无战事》的侯鸿亮团队。他们能调动更大笔的拍摄资金,运用以往成熟的拍摄经验,选择优秀的演员(指的是更适合角色的演员,不管是否有名气)。由此应运而生,今年诞生了一个新的网络剧剧种,叫做“超级网络剧”。
这个概念是为了把精品网络剧与其他区分开来,这个“精品”体现在哪里呢?首当其冲,当然是投资。投入的资金多了,才有可能做出好剧。所以“超级网络剧”就是指那些单集投资在100万以上的剧。
今年的超级网络剧,截止到目前是35部左右。当然,就算是超级网络剧,他们的品质也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但最起码,他们已经能算是网络剧里的精品了,顶尖的超级网络剧更是叫好又叫座,比如现在被安利最多的《心理罪》《无心法师》两部。
这两部剧其实挺像的,都算是目前网络剧里的口碑典范,而且《无心法师》就在昨天和前天还登陆了台湾八大台(一家电视台的名字,不是八家电视台……)播出(台湾人民眼光真好~)。
这两部剧除了制作精良外,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演员都不出名。其实这也是网络剧的一大特点,因为网络剧的成本较低,拼咖是拼不起的,所以制作方只能尽可能找那些不出名的新面孔。
三、演员
说到演员,大概是电视剧和网络剧最大的区别之一。
网络剧里是极少有“咖”的,像《盗墓笔记》里的李易峰、杨洋、唐嫣等属于特例,绝大多数网络剧里多半都是不出名的演员。
事实上这些演员未必就没有演技,比如《无心法师》里的韩东君,《心理罪》里的王泷正、《暗黑者》里的郭京飞等,他们过去也出演过许多角色,演技有保证,颜也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口味,新面孔也比那些荧幕上看惯的演员讨喜,而且价钱还便宜,为何不用?
这就是网络剧里出现大量大家很少见过的新面孔的原因,也因为这一点,网络剧其实对于捧新人是很有利的。
甚至现在出现了这样的奇特情况:一部剧在筹拍时,网友会纷纷呼吁“不要请大牌”“请把找知名演员的钱花在特效上”。
新鲜摘两条评论:


这是和电视剧迥异的。众所周知,电视剧现在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如果没大咖就不好卖,电视剧观众还是认明星居多,而请大牌就导致制作费水涨船高,就更需要靠明星来赚吆喝好卖个高价钱……网络剧不存在这些问题。一因为成本限制,二来观众已经习惯了网络剧里看不到电视咖,三就算没大咖,视频平台也会买单,所以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请大咖?
所以小结一下,题材新鲜有趣,请的演员不再是大而不当,而是以演技为优先考虑,再把请大咖的钱放在制作水准上面,网络剧当然会显得比电视剧更加良心。
四、为什么网络剧不能在电视台播出
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没有大咖,电视台、广告商、观众(收视率)很难认可
2,题材太过多样化,难以过审
大咖其实很容易解决,也就是资金的问题。
题材是网络剧的优势,反过来,也成了其无法向电视台输出的关键。
大家可以看到《盗墓笔记》的关键性改动,为什么会导致那种反复强调的政治正确“上交国”,就是因为其实这部剧一直想要台网联动播出,况且,这么说吧,政治不正确,很可能连网络平台也播放不了。
如果网络剧要在电视台播出,势必要经过大幅度修改,以规避风险。这样一来,其题材吸引人这一优势其实就已经被削弱了。
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在非黄档播出。比如今年10月份,搜狐视频出品的《他来了,请闭眼》将登陆东方卫视晚间非黄档“心跳90分”周播剧场,为东方卫视的周播剧场打头阵、开疆拓土。这部悬疑言情作品尺度不小,但非黄档的审查相对黄金档要宽松得多。
※※※
新鲜的题材,新鲜的面孔,精良的制作,以及男性女性观众更加中和(这部分不展开了……),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网络剧想不火都难。
现在成熟观众还是不太能接受网络剧,看网络剧的多半还是30岁以下、甚至25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但这样也挺好,与电视剧受众区分开来,而且其实得年轻人得天下(想想芒果的策略),因为核心观众群未来更有影响力,所以综上,我个人是很看好网络剧的发展的。弱弱地说,只要广电的大大们不把手伸过来,网络剧的崛起指日可待……
(话音刚落,心理罪今天就……(T▽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