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心理防御机制——投射(Projection)

老衲要射了 回答数20 浏览数881
无花果树 | 来自北京
这样看来,投射好像包含了转移和合理化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冰雨 | 来自北京
可是理想和信念不就应该是建立在投射上的吗?除了建立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树立信念的方式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ooyowang | 来自北京
指这句话“把自己的信念,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建立在自己创造的投射上,就好比把房子建在一块石头上,而不是现实的大地上,不稳的根基会让房子摇摇欲坠,遇到风吹雨打就可能坍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inajl | 来自广东
有一处不太明白,为什么婴儿的啼哭属于一种投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mzxa | 来自上海
这涉及客体关系的理论,我的理解是,生命初期,当婴儿体验到焦虑,比如当他饿的时候,受到惊吓的时候,他无法理解和消化这种痛苦和不适的感觉,感觉是来自外部对他的攻击,于是他通过啼哭把这种攻击力和破坏力投射出去以此维持内在的心理平衡,同时这个心理机制也有唤起父母解决他需求的现实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angjun | 来自北京
哦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lalalalal | 未知
我想请教下举例子,假如被领导骂了后,觉得周围人都在看自己好可怜,如果说这是投射,是因为自己其实自己平时也很怜悯别人?如果有些时候,觉得周围人看不起自己,是因为自己其实也看不起别人?那么经常反向操作可否改变投射?比如平时多看他人优点,会不会也变得遇事的时候,不会认为他人看不起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秃鸡户外 | 来自北京
谢谢你赞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vaDjdvN | 来自上海
在皮亚杰基本发展观的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泛灵、自我中心是不是一种投射呢?[发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