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杜比公司的第一款耳机(Dolby Dimension)?

anthonychan 回答数0 浏览数585
这是我个人很期待的一款产品,但是有时候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作为一台有4套家庭影院、数百张正版4K蓝光收藏的百度贴吧正版蓝光吧吧主。我也希望有个耳机可以通过算法达到影院的效果,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影片了。虽然我知道这种想法不太现实,但毕竟这个耳机出自杜比之手,我或是有所期待的。。。
以下是开箱视频和简评视频:



<hr/>
我不知道这个耳机采用了哪些算法,我也没有source code,但是通常虚拟环绕声的算法多采用自适应离散余弦、自适应滤波器等。对于没有信息性的正弦型号而言,很难测量其对音乐和影片的虚拟环绕的效果。所以本次测评我才用完全主观评价的方法。而对于多声道系统声场宽度和声源定位的主观评价,则是我上一份工作中大部分时间的工作。


首先是杜比Dimension这个耳机必须要链接APP使用才能开启其最大卖点:虚拟化声场和人头追踪。这就导致这款以虚拟声源定位为卖点的耳机链接电脑打游戏是不能使用这个功能。(当然,电脑里可以下载杜比全景声APP,但是那样的话还为啥要买杜比耳机。。。)
而对于这两大卖点,我先从比较坑爹的Head Tracking,也就是人头追踪讲起。之前我曾经讲过,人耳听觉的动态因素对于声源定位感知的重要性。
而杜比Dimension耳机的这个Head Tracking也是当初让我眼前一亮的功能。但实际上,对于具有真实中置音箱多声道系统而言,当人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一定角度时,我们所感知的声像的角度依然处于坐标系的法线。




而对于无中置音箱,仅靠立体声形成的虚拟中央声像,在人头转动一定角度时,会出现声学漂移的情况,并且声像的位置可能与人头转动角度相反,但是虚拟声像的位置依然在距离法线的一定范围内。




而对于杜比Dimension耳机的Head Tracking功能而言,开启后,当我的人头转动一定的角度时,虚拟声像的定位变成了这样。。。




其实听到这里我就不想听了,因为这个问题不论是播放音乐或是影片都有。甚至在某些角度(其实我人头转动角度也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感觉另一侧声道被完全mute掉了(或者左右两声道SPL差值特别大)。
但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关掉Head Tracking这个功能,继续听虚拟声场。


不得不说,这个虚拟声场开关,不论是对于音乐或是影片来说,对于声场的改善确实比之前测评过的索尼的W1000XM3的类似的功能要强。但是这种提升,相比于耳机和音箱声场之间的差距,或是杯水车薪。
对于音乐而言。如果是比较标准的音箱系统,soundstage和image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而杜比耳机关闭声场虚拟化功能时,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开启虚拟声场功能后,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早在去年的关于HiFi入门的live里,我就讲过,对于音乐而言,声像应该是从前方一定距离发出的。而杜比耳机开启虚拟声场功能后,有些音乐声像反而变得更宽了。


而且距离感没有明显变化,依旧没有让人明显的感觉声音是从前方发出的。
而对于空间感,不论是音乐或是影片,都有一定的改善,这种改善我推测来自于混响和早起反射声算法。但这种空间感无论和家庭影院或是影片院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可能原理上是类似于我之前在飞利浦9500调音教程里用audiomulch简易模拟的混音逻辑。
而影片中的环绕感,我认为提升也很有限,尤其是我家里的杜比全景声家庭影院以及哈曼参考听音室相比。。。只是在看影片时开启虚拟声场功能,背景音乐和人声会突出,背景音乐和人声的音量变大了。。。声源定位没有本质变化,很多人声或是头重效应,或者从正左方正右方发出,没有从前方或者左前方右前方发出。。。
再有一台比较坑的地方就是,这个貌似是ANC与环境音控制的功能吧。


索尼的降噪耳机也有这个功能,但是索尼的很好用。而杜比耳机的这个功能呢。。。打开之后,会有底噪,有底噪也就算了,本来我的房间噪音很小,但是开了这个功能之后会把我房间的噪音放大。


就这款耳机本身的音质而言,我觉得介于BOSE QC35 II和索尼W1000XM3之间吧。耳机有点重(官方参数330g)。还有就是9102年了,这个耳机充电接口居然是microUSB的。。。
总之,杜比Dimension耳机和广告中的“影片院的声音”差的或是有点远。有这4000多块钱(599美金),想看影片真的不如买soundbar,除非你实在是有钱没地方花。。。
至于家庭影院和影片院应该是指什么样子的,我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的解答~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