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八十年代,农村露天影院放影片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wh_sun 回答数10 浏览数2358
cool886 | 来自黑龙江
记得,很温馨,有点怀念。
我们村大喇叭经常播放《铁道游击队》里的插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目前想想,喇叭里放这首歌,感觉播放者是向意中人传递爱意的意思。当时很喜欢这首歌,太好听了。
不管哪个村放影片,我们村大喇叭都提前广播。告知大家是哪个村放影片,演什么影片。


只要听到村里大喇叭播放放影片的通知,大家就早早地做好了思想准备,提前和同伴们约好,到放映那天,尽早收了农活,期盼着晚上的到来。


吃完晚饭后,在去看影片的路上,可以看到,三三俩俩,三五成群的人们结伴而去,大家肩扛着板凳,一路说笑;小孩子们则一路小跑,加快着脚下的步伐,唯恐影片已经开演。


那个年代,露天影片是农村人获取外界知识的主要方式。年轻人最喜欢去看影片,其实他们不是去看影片,他们只是借着看影片的由头去约会,放映影片的场地也成了年轻人光明正大谈情说爱的场所。
影片放映时,里面是老人孩子,这是真正看影片的人;外围是年轻人,他们在外围谈情说爱,嬉戏玩耍,以解他们的相思之情。
那时候,我年龄还小,看影片的时候,不知道为啥,姐姐们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等到影片快演完的时候,她们就回来了。有一回,我要去省事,挤出人群,发现了姐姐们的秘密。
当时的农村人还比较封建,婚姻基本上或是遵从媒妁之言,两个订过婚的年轻人之间,除了逢年过节之外,基本没有其它接触的机会。
有部分胆大的年轻人,就借着看影片的机会约会,或者是向意中人表达爱意。露天影片成就了不少年轻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那时候的人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欲望,看一场影片,就可以满足几天的精神食粮。
我们那时最常看的就是《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青松岭》、《海港》,《朝阳沟》等。
到目前,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不管是谁都能顺口说出一句影片里的台词,有的人还能哼唱几句影片里的歌曲。
《闪闪的红星》我认为最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铁道游击队》的歌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太好听了。
《海港》歌曲,大吊车真厉害,轻轻地一抓就起来。。。吊车的威武霸气从歌词得以体现。
《沙家浜》的歌曲智斗,这个女人不寻常,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腔。。。阿庆嫂的应变智慧能从歌词表现出来。
《青松岭》的插曲:长鞭子那个一甩啪啪地响,赶起了大车出了庄。。。潇洒,适意,农民的快乐生活从那甩鞭子的响声中得到体现
这些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至今很多人还很喜欢,也不时地在各种场合能听到,很是亲切。
有时很怀念那个无忧的年代,那时的人们思想简单,人与人之间容易相处,相互之间都很信任,出去看影片,把大门一关,不用担心有贼光顾,心里很踏实。但我更喜欢目前,那时做梦都不会想到,目前能过这么幸福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