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ose 700和Sony1000xm3哪个好用?

qinxuewei 回答数0 浏览数353
9-2补图,WH-1000XM3和QC35II的降噪曲线对比,感谢Rtings的测试图:

  • 打开主动降噪后,1000XM3全频的降噪能力都是超过QC35II的
  • 高铁,飞机,地铁这三项交通工具实际体验完毕,打开主动降噪后,在音乐播放的前提下,基本算与世隔绝了。无音乐播放的情况下,人声部分是可以听到的。所以隔绝人声,靠音乐就可以了,哪怕是小音量下。
  • 主动降噪的最大意义或是在于低频噪音的隔绝。




QC35II(红+橙)VS 1000XM3(蓝+紫)

8-21更新下BOSE700和QC35II的降噪曲线对比,依然感谢Rtings的测试图。

  • BOSE 700在不打开主动降噪功能的情况下,100hz以下的物理隔噪能力相比QC35II有很大的提升,范围值为12-20dB的隔噪能力的差距。
  • BOSE 700在不打开主动降噪功能的情况下,中高频的隔噪能力相比QC35II是降低的。
  • 但是当两者都开启主动降噪后,降噪能力基本是类似的,互有小胜负,这也是之前说这次的升级部分不在主动降噪这块的原因。
  • 主观感受对于BOSE 700而言,带上耳机就已经有不错的低频段隔噪能力,打开降噪后,低频段变化感受不明显,高频做了大幅降噪(人声,高频噪音之类的)。比如地铁通勤场景,XM3和QC35II会有比较明显的轰隆轰隆低频杂音的隔绝变化,而BOSE 700对于这个变化的感受是比较小的。



BOSE700(蓝+紫)VS QC35II(橙+红)

<hr/>



考虑降噪为主要需求,最后自个或是买了XM3,最近在纠结tws耳塞了,又是漫长的选型试听过程。
降噪选型的时候,纠结过QC35II,WF1000XM3,QC30,。

  • QC35II的质感或是松垮了点。同事有使用超过1年的,惨不忍睹,但是XM2就比较良好。
  • WF1000XM3降噪或是差了点,而且在耳机面前,无线的塞子基本都是菜鸡互啄…
  • QC30后期的续航略崩,之前一副出现了只能续航3小时的状况
回归主题,借Rtings的图一用…放2张BOSE700和1000XM3的原始频响



BOSE 700 原始频响

只说下数据结果,低频段整体声压输出高5-8dB,中频两端略微抬头,看着略凹,5Khz来个大谷,9khz开始滚降,之后10khz补了回来,然后从12K开始快速滚降衰减。嗯…如何说呢,相比QC35II,高频段有所退步,从原始频响的平滑度来说,QC35II更加出色一些,BOSE 700主要是低频段以及中频段偏下盘的整体抬升,以及5khz频段的波谷,附上QC35II的原始频响。



BOSE QC35II 原始频响

然后是大法的WH-1000XM3,或是先上原始频响图



SONY WH-1000XM3 原始频响图

低频段的整体声压输出偏高,中频段其实和700比,优势也不大,唯一也就在高频段没有出现BOSE 700的大谷。9Khz快速滚降…但是之后10Khz并没有再补回来…高频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这会让听感上觉得偏暗…
<hr/>结论:反正无论是700或是1000xm3都要靠EQ,音质你真要说谁秒谁,都不至于。
至于说XM2比XM3有优势的,其实中频段的表现,XM3反而更好,当然是EQ后的…XM3的问题或是低频的过量和高频的平滑度问题。
主动降噪的能力,1000XM3目前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BOSE的700相比QC35II,主动降噪没有提升,多的钱都在外观做工上了,但是牺牲了音质和便携度。对了,700的麦克风提升巨大,看你是否需要了。由于是新品上市,从降噪和听音乐作为主要需求的话,目前来看700的性价比就不如QC35II了。
要舒适度和音质平衡度的,可以选QC35II,要主动降噪和做工的,选1000XM3。虽然和我自个的认知也有差别,但是QC35II音质的平衡程度,真的比大法的1000xm3要好…当然了,也许并不一定是你所喜好的听感。有问题再聊,以上。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