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机已经成为一台彩电市场的新的增长点了。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0年1-7月,激光电视机零售量同比增长77.5%。
作为对比的是,2020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下滑9.1%,零售额下降22.2%。
于是作为这个市场中难得逆势往上走的品类,激光电视机肯定会收获更多的关注。
另外在奥维云网的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
虽然彩电市场的均价在下滑,但是大尺寸电视机份额开始增长,说明彩电消费者中有一部分人依然有很强的消费升级需求,他们对于尺寸的感知是最强的。
这部分人群就喜欢那种客厅里面有一台大屏幕,一整面墙都是屏幕的感觉。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从2017年到2020年,激光电视机市场一直都在增长。
而消费级激光电视机市场则是大幅度往上面冒,增长率爆表。
这一波红利谁踩中了,谁就美滋滋。
比如海信就提前布局踩中了,目前80寸以上激光电视机40%份额都是海信的。
家电市场是一台非常均匀的市场,大家的份额差距都不会很大,在一台细分领域内能达到40%的份额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可见,提前算准行业周期,进行提前的投入研发,是家电行业市场竞争获胜的不二法则。
激光电视机缘何可以在这一次消费升级中逆风而上呢?
首先是屏价比更高。
观众的观影行为已经被移动设备深刻地改变了,电视机剧新闻这些以往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机的场景,很多人都是在平板手机上完成了。
面对一块不大的彩电,观众会觉得我为啥不在移动设备上看,我还能看自个想看的。
于是彩电对于观众而言,大屏的优势就在递减。
这种时候就需要更大的尺寸,去冲击观众的需求。
在一台80寸的屏幕上看影片,比在平板上看强吧?
在一台120寸的屏幕上看?
所以把观众重新唤回电视机前,用影院级的效果刺激观众,这个是激光电视机的使命所在,也是其增长的原因。
相比于同尺寸的智能电视机而言,80寸以上的巨屏电视机,激光电视机的价格或是更加友好的。
同时激光光源更加纯净,色域更广,这个价位的激光电视机基本都覆盖了BT.2020 100%色域,这是智能电视机在基础技术层面就很难做到的。
在显示上,反射式技术不伤眼,对于小朋友来说更加友好,中老年看久了也不会觉得头疼眼睛疼。
最佳视距比智能电视机端,在小户型也能看大屏幕。
这个需求其实很关键,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有很多居住在小户型里面的中产阶级,他们因为房价买不起大房子,但是对于消费升级有着强大的欲望和物质基础。
能在相对小的空间里面,提供舒适的巨屏体验,这也是激光电视机近些年崛起的原因。
最后我们从产业崛起的角度,来看一下激光显示这个技术。
在彩电这个领域,我们的邻国韩国,就是从没有技术没有人才的双重困境下崛起的。
在1996年的时候,三星建成了第一条三代产线,初步赶上了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也坚定不移地继续扩建液晶面板生产线。
在日本半导体产业衰弱的时候,利用日本的专业人才,在韩国政府和财团的推动下,将资金,技术,人才,高效融合在一起。
在1998年,三星建成了3.5代产业,开始在面板上赶超日本,后来成为亚洲面板一霸。
消费在升级,但是以往的行业巨头出现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顶住逆风坚定前行,当需求出现缺口,行业开始流动的时候,行业的价值链就会出现悄悄地转移。
对于中国来说,激光显示是一台新的赛道,没有面板技术的制约。
虽然目前中国的LCD产业已经掌握了话语权,上中下游都开始崛起,全球的LCD需求都集中在中国。但是高端OLED面板的制造,依然在韩国手里,中国彩电牌子的崛起,如何能把最关键的技术,握在别人手里呢?
我们回顾手机行业,小米和华为都出现过高端机的显示面板被韩国掐脖子的案例,没错就是小米note2和华为mate7系列。
中国彩电要想崛起,就要在核心技术上持续投入研发,激光电视机就是一台不错的方向。
中国申请及授权激光电视机专利占全球50%以上。
其中7000项里面,海信就占了1159项,并且将1000项专利拿出来和行业共享。
如果将来贸易战火烧到彩电领域,那么专利战是不可避免的,有自个的核心专利壁垒才是长期崛起的核心推动力。
激光电视机这个产品主要由:光机,合光系统,照明显示系统,成像系统,以及芯片和软件算法组成。
在这些部分,中国不说领先世界,掌握核心科技是做到了的。
如果我们的彩电行业依靠OLED走上了高端,如果突然间被断供了呢?
美国的337调查连上至半导体行业,下至儿童书包都不放过,逆全球化环境下,恶意的商业竞争,国家力量干涉全球产业链,已经屡见不鲜了。
所以激光电视机在国内龙头行业频频被掐脖子的情况下,是一台绕开国外企业在面板上掐脖子可能的好选择。
虽然这条路有很多困难,有很多质疑,但作为一台“安全屋”,是中国彩电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我们按照最乐观的情况去看,面板不会断供,这种核心技术的研发,也可以在采购的时候用来作为议价的筹码。
自主研发,产业链掌控力,这都是行业崛起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