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关于黑白电视机机,说出你们关于它的深刻记忆?

真空管 回答数10 浏览数18859
记得以前周围都没有电视机机,小伙伴里有一位家里有电视机机,黑白的,果不其然他就是我们的大佬,每天放学跟着他回去看奥特曼,而且还得调很久的频道勉强收到信号,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通过黑白电视机机看的雷欧奥特曼。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jiangcr81 | 未知
关于黑白电视机,说出你们关于它的深刻记忆?
答:这个问题,我们这代人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买过黑白电视机,看过黑白电视机。
电视机机,目前家家有,一家不只有一台,有的各个房间都有;目前电视机是彩色的、超薄型的、大屏幕,而且或是挂在墙上的;目前电视机和网络连在一起,还和手机连在一起,电视机节目任意选,爱看什么就看什么。
题主问到:“关于黑白电视机机,说出你们关于它的深刻记忆”?
在八十年代初,有挣钱多的人就买了黑白电视机。我记得1985年,我们街道上就是一家买了个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机,那时经常演武打片,我们吃过晚饭,经常去他家看电视机,因为他家离我家不远,只有三、四十米,不光我们去他家看,还有很多邻居家也去他家看电视机,那时他家的大炕上坐满了人,屋子地上的凳子上也坐满了人,看到晚十点钟,就各自回家睡觉了。
1987年,我家也买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机,因为我们对电器不懂,还专门找了个在五金上班的好友给挑了一台,因为这个电视机机,还专门为它买了个电视机柜,把电视机放在电视机柜上。买回来之后,那时没有网络,随电视机有天线设备,有天线架子,自个从家里又找了两根长竹竿,并且将两根竹竿链接起来,立起来必须超过房顶,再将天线架子绑在竹竿上,将天线这头链接电视机。刚买回来那天晚上,在房根下竖起竹竿,顺好天线,就插电看电视机,刚开始屏幕上光闪雪花,没有图像,更没有节目,就赶紧出去一台人去转电视机竿,顺着北京方向转,转来转去,忽然有了信号了,电视机机出头像了,那时正是晚上七点钟,中央一台正在播“新闻联播”,我们可高兴了,以前都是从收音机上听“新闻联播”,这回从电视机里看到“新闻联播”了。……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世界运动会,那是1988年第24届“汉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我们屋子挤满了人,(因为邻居家也没有买电视机呢,他们一家人也来看运动会开幕式)小小的电视机频幕,那开幕式上的人头串动,那奥运会的歌那么响亮,我记得清清楚楚。
在1990年播出50集的连续剧“渴望”,中央一台每晚八点正是播出 ,每天两集,当天的晚十点还重播一次。我们被剧中人物、剧情所感动,一集一集挨着看,一集也没有落下,有时还看重播,50集全看完了。随后有播出了“霍元甲”“水浒传”等长篇电视机连续剧。
……这个黑白电视机,一直跟了我们16年,这16年中一次也没有坏过;或是到了2003年儿子结婚,儿媳家陪嫁了个彩色大电视机,这才使我家的黑白电视机下了岗。
这台黑白电视机跟了我们16年,我们一家人对它都有着深刻记忆。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fdcw | 来自辽宁
提起黑白电视机机,就想到小的时候,村里边哪一家买了电视机机,很多人一到晚上就到他家里去看电视机,可以这样说,满屋子挤满了人,有的甚至把电视机放在堂屋,大门口,人坐在院坝看,因为有人人太多了,屋子里边没办法住这么多人。
下图是七八十年代的。下图是七八十年代的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机。
是不是有满满的回忆?




可能目前很多年轻的无法想象,但当时一台黑白电视机机是700元。700元钱不是你想买就买。当时700元都很难找,很难找。一台鸡蛋几分钱?
不像目前这样可以打工,一台月是几千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个时候没有地方打工,家里没有钱。都是天天在家里种地。年朝黄土背朝天这样天天干农活,一年庄稼收了不够半年吃,所以不像目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如何买就如何买?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那个时候很多东西没有,有钱都买不到,关键是没有钱。
有黑白电视机机那个时候,有的东西还要用票才能买得到,例如,粮票,布票,盐票,煤油票,煤油票就是晚上照明用。喊的叫煤油灯,当时还没有电灯。我们那里电灯线拉好,有的都没有照,没有钱拿不起钱。照不起电灯。电费一台月一块钱。两块钱三块钱都拿不起。有的都是点煤油灯,年龄小的不知道这些,说来大家都不相信。80年代,很多地方都是。都没有招点人,都很少。在农村。90年代才慢慢开始造电灯。所以黑白电视机在。所以黑白电视机在80年代后90年初才有。彩色电视机都是后来才有的。当时的彩色电视机机是21寸,2100块。不像目前这样,很大很大不像目前这样尺寸多,想都不敢想,不像目前这样,超薄超轻,随便买。
所以回忆当时那个时代,有欢声笑语,也有很多无奈。
所以生长在这个时代的人真的很幸福,我们要珍惜这好美好的生活。
下图这是80年代90年代初的黑白电视机机。是17英寸的。




抹不去的满满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i11030 | 来自黑龙江
我们村是我第一台提回去,一台12吋木壳上海产芦笛牌黑白电视机机。
当时是快到过年的时候,找信号竖天线可是大费周折,从房前跑到房后,最终爬上屋后一株高大的麻栎树上,终于银屏晃出几抹黑影。
于是小弟妹妹在屋内欢呼雀跃:四哥!有图像了!有图像了!
绑好溜下大树回去一看,尽是雪花,动画影子是在晃动,尽呼呼噪音,伴音牙根听不见。
大哥说:这看鬼,有跟无没区别!
母亲挺失望:这带回来做么事?过年都看不成!
我灵机一动:家里有的是破废铝瓢铝盆子,于是又跑到屋后爬上大树,解下天线来,把铝瓢缠系在天线前后四头,用铁丝老虎钳绑紧,把铝盆底用钉子锤几个小洞,绑在天线中间,然后爬上树重新竖起,这下我在树上都听到了清晰的伴音。大哥在屋里兴奋大叫:好了!就这个方向,绑紧别动!
待我用铁丝钳子捆紧好天线,再回到屋里一看,图像清楚,伴音悦耳,只有星星点点的雪花,并不影响观看。当晚家里人来如潮,坐椅板凳全用上,还有人挤站着。
那年的春节,好象没看到晚会,收的是潢川付店转播站的节目,播的是秦明刘雪华他们主演的电视机剧,《几度夕阳红》。虽是大冷天,只烧一盆火,但晚晚座无虚席,茶水得烧几大瓶,电视机不完不会散场。
过后母亲说:我的妈耶,这真是天天闹死人,想早点睡都睡不成!
那年月农村有电视机是稀奇,其实城里已经开始玩彩电。那芦笛12吋小黑白,是我打工厂里的,老板买了台20吋的长虹彩电,才作价100元把我。
记得放假时走得匆忙,没发票证明,在进新华路长途客运站时,连人带货扣进了车站派出所,好说歹说,给厂里打电话,老板骑辆红摩托送张证明来,讲明原委,才得以脱身。
临走老板开玩笑说:巴妈日养的(武汉人的囗语),老子不来,你过年得蹬号子!
那时电视机机自行车什么的,都值钱,没发票证明,你别想带出武汉市,弄不好真的得进牢房。
出市走到岱家山检查站,武警又上车检查,司机喊:谁的电视机机?
我忙答:是我的。
发票!发票!司机一叠声催。
我急忙把厂里开的证明递过去,武警看了证明再看看我,才下车示意车子通行。
一路上闯关过隘,才好不容易把电视机机带回。
目前真好,无论从哪里带东西,只要你不怕麻烦,一路上无人过问,畅通无阻。
时代的前进,日新月异,也说明物质的丰富与人类生活的水平大不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reebird62 | 来自北京



这部黑白电视机机是我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负一层看到的。屏幕旁边的扳动式的选台按钮,说明那个时代的电视机机没有目前那么智能化,除去央视一台外,也就有几个可怜的地方频道,没多少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亦芳 | 来自吉林
我们家小时候农村的,我十岁左右才通上电,通电很久以后才买了黑白电视机。
那时候电视机只有中央和当地地方几个台,画面也不是特别清楚,有一些雪花。
每天晚上我们院子里的小孩一起挤在我们家里追《雪山飞狐》,追《我本善良》,还有《追妻三人行》,真是快乐的日子。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足球赛,是国外的两只球队,当时没有其它的节目我就只能看这个,因为喜欢白色,我就支持穿白色衣服的队。后来毕业工作以后真的成了一名球迷。[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温柔di野兽 | 来自北京
新鲜!奇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hongfeng | 来自北京
我家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78年买的,12寸的,好像是花了500多,是匈牙利进口的,外壳是桔红色的,当时觉得很不好看。
买这个电视机说来也是个意外,当时买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电视机是个大件,当然也不能例外。之所以把这个电视机票给了我爸爸,是因为我爸爸当时的工资是他们单位比较高的,月工资已经达到了105元,别人只挣几十元,所以他是他们同事中的高工资。
当时别人家都是四五口人,而我们家只有三口人,所以别人都因为没钱买,只有我爸爸还算有点钱,所以就把这张票给了我们家,于是我们家有了我们这一片小平房的第一台电视机机。
那时住的是平房,一排房子住十几家人,平时都关系不错,知道我家买了电视机后,这些人都来看热闹,一是当时的电视机还很少,大部分人都没见过,所以挺新鲜的,另外,当时的娱乐活动也太少了,有部电视机看,也是难得。
记得那时候电视机里正在演日本电视机剧《望乡》,是栗原小卷主演的,当时每天电视机剧开演的时候,我家都是围着十几个人,屋子里坐不下了,有人就站在了外面,人坐满的时候,我们自个想出去上个厕所都很困难。
当时的天线设备还不是很好,看着看着就没图像了,要不就是没声音了,我爸爸不得不起来动动天线,好了再继续坐下来看,看一集如何也得起来动几次才行。
就是这样断断续续的,大家也都极有耐心,没图像的时候就等着,没有一台人提前离开。
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多长时间,后来我爸爸单位分房了,他是第一批,所以我们家在1979年的时候就住了楼房。那种十几个人挤在一起看电视机的情景也就再也没有了。
那时候谁会想到,几十年后,电视机的普及率那么高,目前每天都不只一台电视机,有条件的可能每个屋子里都有电视机,为了就是看着省事。
如今的电视机也不再是奢侈品了,买一台电视机也不用攒多长时间的钱了,一般一台月的工资就差不多够了,这就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人,更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zwhn | 来自河南
一、黑白电视机进入家庭的年代:1980年-1985年。
二、尺寸:9寸屏、12寸屏、14寸屏、18寸屏。
三、优点:对眼睛相对较好。
四、亮点:必须有室外天线,杆子要高一点,屏幕不清楚去室外转天线杆,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
五、黑白屏幕和彩色屏幕过渡期:白色贴膜,三色片。但是颜色看着特别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CrBIGZK | 来自北京
我家买黑白电视机机的时候,村里还真没几家有电视机。村子不大400多户人家,基本上都以种地为生,我爸在粮食局上班有正式工作,到月能拿到现金,在村里就是很特殊的了。
有一天我爸用自行车,驮回来一台大纸箱子,我跟弟弟连忙跑过去看,我爸说是电视机,那时候我们村好像就大队部有一台,还有村头老孟家有一台,每天晚上看的人太多,我们姐两个都挤不进去,这回可好了,我家自个也有电视机了,把我弟弟乐的,跑外面告诉他小伙伴,这下都知道了,到了晚上我家一屋子都是人啊,里屋成不开,外屋还有,我记得当时电视机里演的是射雕英雄传,新买的电视机没人会调,都是雪花,根本看不清楚人,拉着电视机上面的天线来回转,最后还有人给出主意,在天线上放个易拉罐,又后来几天在院子里,挨着窗户那里埋一棵大木头杆子,上面安装一台像飞机翅膀似的,说是天线,每天电视机打开就出去个人,转那个大木头杆子,这活是力气活,一般都是我老叔,我老叔来得早,吃完饭就来站地方,来晚了屋子里挨不上,只能在外屋听声音看不见人[捂脸]。
那时候我家天天特别热闹,谁家有好吃的,来看电视机也都带过来,大家一起吃,觉的人吧,也都特别的单纯,没有目前的人想的这么复杂,目前想想那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