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人的大屏幕青春

nqyun 回答数0 浏览数223001
文/嵇中豪
很多年前看《美国派》、《怦然心动》、《歌舞青春》,再过些年看《站台》、《十七岁的单车》、《牯岭街杀人事件》、甚至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早年提到青春片脑海里飘过的全是这些,甚至还有段时间会去想特吕弗的《四百击》、杜维威尔的《胡萝卜须》能不能算对青春的诠释。青春期里的叛逆、焦虑,对于社会认知的困惑,和父母不断升级的冲突,对懵懂爱情的向往和迷失,这些严肃话题交织成的或许是我对于青春类型片长久以来的全部理解。当然这些理解或许早已不合时宜,也就是匆匆数年,再听到“青春电影”几个字的时候,紧跟着的永远是《小时代》、《后会无期》、《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这些话题热络情感却无比遥远的电影。
世上所有的准则总会遇到中国特色,或许青春电影也难以免俗。狗血的爱情、荒唐的高考、频繁的堕胎,以及纸醉金迷的人生,各种经典的桥段构成了我对中国青春类型电影的全部认知。相较于西方的审美,或许日式的青春才更符合东方人的追求,那种内心深处的悸动大概是所有东方导演想表达的全部。可受限于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他们所能想象到青春悸动也就只有各种性幻想和偷尝禁果。
于是你看不到《西西里美丽传说》里青春期少年对于女神的幻想,看不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无忧无虑的放荡,看不到《那些年》里柯景腾纯粹到只有爱情的人生。你能看到的只是下雨天的分手,打群架的兄弟,必须堕胎的开房,以及一定被抢的婚礼。各位神一样的我国导演总能避开重重难题,审美极度一致的选择这些被拍烂的青春片必备情节。或许他们对于残酷和纯爱的理解大概已经肤浅到只有打架和开房,又或者他们漫长的人生履历里就压根没有过青春。
能全怪导演么?当然不能,谁让我国电影行业的准入门槛如此之低,电影观众的要求和审美则比导演的准入门槛还要低,偶像效应+青春题材基本等于票房的全部保障。或许再没有比大波学生更加忠诚而坚定的粉丝了,他们不但总能突破各种艰难险阻买到首映当天的电影票,时不时在社交平台推广捍卫自己偶像的形象,还总爱和各类影评人、编剧做着永无胜负的斗争,以骂开场,以骂结束。以至于《小时代》一役,史航一战成名。至于什么是电影,为什么要看电影,电影看的是什么,对于他们没意义,也并不重要。
他们要的或许只是郭敬明的一张签名,韩寒的一句口号,韩国某个长腿欧巴的浅浅一笑,这些就已经满足他们对于电影和人生的所有追求。无意吐槽任何群体和任何人,只是所有的事物都需我们起码的尊重和敬畏,电影也是一样。或许你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可你至少要遵循起码的游戏规则。
当然,类型片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服从和服务市场,所以你不能端着爆米花去指责一群电影导演为什么不对艺术负责。但至少你要让观众看到你的专业和态度,而不是一提及青春电影,就只能让人联想到矫情的梦想和貌似伤痛的无病呻吟。当下的文学已经被青春文学毁的没个正经样子,很难想象若干年后的青春电影会不会再成为孩子对于电影和青春的全部认知。
青春永远是躁动和残酷的,可好的电影一定是沉下去的。那些半个月写出来剧本三个月就拍完的电影导演还是安心去拍你的广告和MV吧,别再打着青春的名义卖弄自己浅薄的经历了,不是所有年轻人的故事都可以被称作青春,也不是所有100多分钟的视频都能被称作电影。
使用道具 举报
|
当贝投影